捉黑天鵝 wrote:Mazda採用的變...(恕刪) 您張貼的確實都是事實,卻也算是個案,並且光看維修里程也難以看出駕駛者的慣用操作模式畢竟初代馬三在當時絕對是一時之選賣得不錯數量自然不少這些案例較難有力說服人無論如何操車,至少要20萬公里後才會掛變速箱況且人之常情是這樣,若公里數尚低搞掛引擎本體或操掛變速箱簡單花個2-3萬能把問題消弭,很少人會張揚,因為會影響自己愛車的2手價呀!像我小舅子的一代2.0馬,就是不到8萬就掛變速箱,還尷尬的絕口不提,我當初還愚蠢的笑他,如果學姐夫買給你姐的進口馬3,就不會那麼容易壞了,因為是進口車……後來較懂車後才知道,其實一代國產馬3跟進口5門馬3引擎變速箱其實都一樣……換我尷尬了,哈
爆肝首席 wrote:這位大大有點出重點...(恕刪) <<自動手排明明就是手排車,只是科技進步到您不需麻煩的踩離合器只要動動撥片或推推排檔桿便可完成換檔動作>>我也是覺得, 自-手排, 這個[自動]應該是自動幫你踩離合器完成換檔動作, 而非AT自排的全程電腦自動換檔, 大家都誤解了!<<然而何時可偷懶轉換成自排車運用呢?路況順暢或高速行駛不塞車時自排功能只是個偷懶的附加價值罷了>>D檔真的是附加的一個偷懶功能, 我現在是沒在用, 有一陣子D跟M檔交互用, 結果反而會混亂不夠直覺!<<所以才說買車是買個性的延伸,開起來不符合自身喜好,什麼車都能嫌棄啦!>>這句是至理名言! 尤其是超車時無力, 會讓我小捉狂!
Brian Lian wrote:選rav4 吧 進...(恕刪) <<選rav4 吧 進口車國產價>>去L牌的論壇中,有看到L牌NX車開發主管特別強調,NX與RAV4框架相同,可是所有零組件是另外[強化]過的,以加強運動性能.VW的車與AUDI的小型車是共用底盤, 零組件90%以上相同. 這就可以說明VW與TOYOTA, 這兩家平價車大廠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