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pitol wrote:
在他們的原產地歐洲ID.4還賣得比iX1好,我想選擇ID.4不會錯
這張圖表ID.4年減40%,BMW兩車型年增25%和23%
原始來源
BMW led the BEV market for the first time in July as EV registrations stalled
emeryville wrote:
如果要考慮充電你還是買採用CCS2的ID4吧CCS1前景不看好
我上星期在墾丁充電
這位特斯拉車主明顯對CCS1是很有信心的
旁邊兩個空的CCS2 他都沒想要去充
寧願用轉接頭接CCS1
四個充電頭 兩個CCS1都在使用 兩個CCS2都在那空著

就只是充電
用個轉接頭就能解決的事
吵接頭規格是哪種 根本是個假議題
尤其第三方已大量建置高規的CCS1充電樁
政府根本沒鬆口轉向CCS2
台灣兩大CCS1電車巨頭 BMW和納智捷電車也未改 有一定的支撐量
讓特斯拉的市佔率下降
加上70%慢充都是J1772(CCS1)
CCS1前景不看好這句話我是很懷疑啦
與其看充電頭規格 真正值得關注的是充電電壓
這才是對充電時間縮短最有幫助的
充電電壓越高充電速度越快
ID4雖然不是目前最快的800V充電規格
但至少是真正的400V充電
好過iX12的假400V充電 實際只有286V的充電規格
雖然ID4電池大 充滿同樣趴數的電量 但快充時間卻沒有比iX12長
而我的車支援800V 電池可用容量83.7度
雖然已經跑了一年半3萬公里 90%都是回原廠快充
最近一次充電從9%充到80%只需要18分鐘
是目前為止最快的充電速度
而且還是在高雄左營奧迪原廠樁所創下的
並非第三方Upower or EVoasis 所謂高規360KW的充電站
可以看到在50%之前都以250KW以上的速度充電
最大充電功率可達266KW很接近原廠宣稱的270KW
到了60%還可以維持近190KW的充電功率
到了75%還有近120KW
等於在9%-80%的充電過程中
花費18分共充進59.6度的電 平均充電功率達到近200KW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