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關於DQ250的半離合

AlfaBrera32 wrote:
你如果是車主,買個 VCDS 自己 log 變速箱數據,就可以很清楚知道半離合的狀態,
包含轉速差,電腦估算的溫度,可能連夾壓的力道都有.
DQ250 的數據我 log 好幾年了,也分享過不少數據


It is not driver issue:
使用者的行為模式並不能改變DQ250 / DQ200 任何一丁點地方
(頂多使用M模式讓自己爽一點/走走停停輕鬆一點)
所以一直沒買VCDS
(因為除了Porsche/BMW 也不打算跟VW/Skoda的車相處太久)

如果VCDS能夠讓使用者自己修改/設定變速箱的運轉參數
也許我會考慮買一套
或者 就Alfa大的經驗
那些參數可以動?

會看看這些技術手冊/買閥體底座回來自己修
也是休閒消遣
只是年紀大了
開始覺得有點累了
ilsun888 wrote:


It is no...(恕刪)

真的嗎?我看法不同,VCDS 對我改車後,修正DSG 的使用方式幫助很大。

當然如果你都慢慢開影響很小...我開車一趟常常油門到底10多次。

我沒錢買Porsche,所以會一直停留在VW ,以要高CP 值就是要買大量的車

只是下部換電動車不見得是VW,一個VCDS 要省的話也才500多元,只要有一部車能用我就買了...
AlfaBrera32 wrote:
我看法不同,VCDS 對我改車後,修正DSG 的使用方式幫助很大


如果換作是我的車改裝 提升馬力/扭力
我也會特別注意改裝後[原]變速箱的使用方式(手排/自排/雙離合...)

現在我們談的是99.99%一般的使用者
除了官方使用手冊記載的注意事項外
DSG的使用方式還有什麼地方是官方沒公布
而私底下就Alfa兄的經驗 值得注意的地方?
(換油的部分以及不惡操之類的常識以外)
ilsun888 wrote:
如果換作是我的車改裝(恕刪)


我認為油門踩到底不算惡操,而且還蠻常踩到底的.

DSG 為了在換檔時動力不間斷(實際上應該有短暫降低一點引擎扭力),所以換檔過程勢必因為半離合過程產生磨擦與升熱.

目前在改裝廠聽到發生問題的主因都是過熱,例如油溫過高造成波叉的小鐵彈珠脫落,就無法換檔,或是連續彈射起不,離合器壓板因為高熱變質,變形,之後換檔或起步會抖動

彈射起步後,最好有一段時間是定速行駛或順順行駛個 5~10 mins 讓離合器片降溫.

爬山用 D 檔,頻繁換檔,退檔,我認為也是沒必要的耗損,這同時耗損離離合器片與同步環, D 檔要夠聰明,需有有 GPS 導航,道路速限,塞車狀況,當有這些資訊後,應該會比較接近手排的選檔邏輯

VCDS 無法改變D檔換檔邏輯,但可以把電腦預選檔位,換檔完成所需的時間弄清楚,和一些電腦設定,查異常碼對於查修問題也很有幫助 ,花 500元左右有這種功能我覺得很便宜. Revo 改 TCU 一階大約要 3萬元左右... VCDS 正版 3 台車權限 8000元左右,不能改 TCU 我覺得合理

就算原廠未改,我也會弄清楚這些,有的沒抓過實際資料,跟原本自己的推測還真的有落差.

我的目標是車用到不開以前,都不希望換離合器片,因為店家拆裝要滿足我的要求很難,這工作又很難 DIY, 所以,離合器非必要的磨耗盡量避免. VCDS可以讓我確認我手排的操作是否有達到我希望的效果

當然如果覺得花 2天換離合器片 3萬元左右沒什麼,就 D 檔隨便用就好,同步環更換費用我還不清楚,有改車的人有在操的 1~2 年換離合器片,我看他們也都還能接受...

就算是自排車, 離合器片也是耗材需要換...所以我家另一部 Mazda 3 我也是幾乎都用手排在開比較多..只是自排引擎退檔我比較隨意而已,最近我越來越覺得自排比較好,尤其是可以隨意退檔,不用擔心同步環磨耗這點...

少退 1~2 檔需要有馬力大很多的引擎才能彌補檔位差造成的加速差異,手排本體的變速箱退檔的轉速差靠同步環,常這樣玩容易壞,自排引擎的轉速差全靠離合器彌補,而且有扭力轉換器也可以彌補一部分的轉速差,可以很放心的做2000 rpm 轉速差的退檔,真的是好用很多...

最近我反而因此比較喜歡自排變速箱
AlfaBrera32 wrote:
DSG 為了在換檔時動力不間斷(實際上應該有短暫降低一點引擎扭力),所以換檔過程勢必因為半離合過程產生磨擦與升熱. 目前在改裝廠聽到發生問題的主因都是過熱,例如油溫過高造成波叉的小鐵彈珠脫落,就無法換檔,或是連續彈射起不,離合器壓板因為高熱變質,變形,之後換檔或起步會抖動
彈射起步後,最好有一段時間是定速行駛或順順行駛個 5~10 mins 讓離合器片降溫.

最近我反而因此比較喜歡自排變速箱


DQ250離合片摩擦總功率最大到70KW,這是一個很驚人的數字
家裡的熱水瓶/火鍋才1.2KW而已
.

.
幸好換檔的時間不長,但如果市區/爬山走走停停,所累積的熱量/溫升也是很驚人
離合器片冷卻油最大流量就是20L/min而已
能帶走的熱量是固定的
就算加大油冷排
還是受限於N217的開度(最大都已經給你0mA的開度了)
.

.
N218的開度可以從0~1000mA
但上面的圖表只告訴你"平均"575mA
它不告訴你有/無微打滑的數字是多少(絕對是商業know-how)
Alfa大似乎沒有抓出最重要的G193/G194離合器壓力?
ilsun888 wrote:
不告訴你有/無微打滑的數字是多少(絕對是商業kn



以前看這頁沒注意 70kW 這個數據,
離合器壓力我抓很久了,以前也研究過我把扭力加大到 450~460 Nm 會不會離合器壓器不夠?

整理出 離合器扭力 vs 壓力的關係,看起來 扭力加大到 450~460 Nm 原廠成是對應的扭力還夠,難怪改裝廠的一階對應 TCU 程式並沒有把壓力調大.因為壓力搞越大,閥體壽命越短

microslip 是控制在大約 10 rpm, 技術資料裡面有提,我用 VCDS log 的資料也確實是如此,是平均值控制在 10 rpm 標準差大約 8 rpm 左右, 3000~5000 rpm 能控制到這樣,我覺得很厲害

這篇有我提的數據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5688504

這篇是換紅線 DSG 油後又做類似的分析: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6068438
AlfaBrera32 wrote:
這篇有我提的數據


有看到G193/194的數字了
只到6.xbar? (原廠規範最高可以到10bar)
.
ilsun888 wrote:
有看到G193/194(恕刪)


沒有啊! 你沒有把資料看完, 為了保持有 10 rpm 的 microslip, 這個壓力隨扭力值而變,低扭力時當然需要的壓力小,基本上很接近物理的磨擦力公式, log 的data 僅有在高扭力區偏離線性關係,我附的資料裡面最大壓力平均值 11.9 Bar, 最大壓力超過 12 Bar,明顯超過技術手冊的 10 Bar, 聽車友說原廠設定下,一樣是 DQ250 GTI 與 R 的最大壓力不同.
K1壓力:




K2 壓力:




但我沒有實際看到改裝到扭力與 R 一樣大的 GTI, 然後去 log 資料來看,所以也不確定這樣的說法是否是正確的.

但以扭力 vs 壓力曲線來推估,我改後,這樣的壓力是合理值,並不是被原廠最大值所限制而導致壓力不足,例如 11 Bar, 甚至 10 Bar...

我只能說,好的改裝廠真的有其專業...我這家 Revo 的 TCU 一階程式理面就沒寫有加大壓力,二階以上才有加大壓力
AlfaBrera32 wrote:
沒有啊! 你沒有把資(恕刪)


高溫玩壞的離合器片,聽說大多是連續完彈射起步,來不及散熱玩壞的:



正常的:



油溫操太高,這個鐵彈珠掉出來,就會造成換檔撥差無法正常度動作:


Golf R應該就是考慮會比較激烈操駕,所以保險桿多挖孔放散熱排,用來加強散熱 DSG油,不過適當的改變操作方式,也可以降低不少 DSG油溫

要從設計面改善這也應該不難,就是要花成本,最笨的就是片數增加,直徑加大,散熱加強, 但考慮到售價,我覺得目前 濕式 DSG 都很夠我用了
AlfaBrera32 wrote:
為了保持有 10 rpm 的 microslip, 這個壓力隨扭力值而變,低扭力時當然需要的壓力小,基本上很接近物理的磨擦力公式, log 的data 僅有在高扭力區偏離線性關係


1. K1/K2統計資料中 [壓力-頻率]常態分佈曲線:
99%以上大概是10bar,這部分的log data應該是行車狀態中的"穩定態"占絕大部分
(相對於 紅綠燈起步/路邊停車/倒車入庫...等"暫態")

2. K1/K2統計資料中 [扭力-壓力]線性曲線:
約略看出100牛米=4bar,200牛米=6abr,300牛米=8bar,400牛米=10bar
也就是離合器壓板上的壓力約略等於油門開度
這個動作跟手排車很像:右腳補油門 左腳放離合器踏板

如果電腦可以把紅綠燈起步/路邊停車/倒車入庫...等"暫態"控制在10rpm的微打滑
那濕式雙離合的變速箱根本沒有走走停停的"半離合"問題
(瞬間重踩油門的狀況除外)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