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9年式的GOLF R

akon1314 wrote:


我是R車主 &n...(恕刪)


我是 2017 Golf R 的車主, R 的引擎與 GTI 除了渦輪外,還有很多設計上的差異,詳細可以看看底下這篇國外的介紹.
http://m.australiancar.reviews/GolfR-Mk7_CJXC-CJXB_Engine.php

R 的四輪驅動系統,我認為 CP 值非常高,就 CP 值上,我認為它是很好的的設計.

而目前的四輪驅動車要設計到完美,需要是 2~4 馬達的四輪驅動車,才會優點明顯優於 2輪驅動, 引擎車需要有 2~4 顆引擎才能做到比較好的四輪驅動車,但這很難實用化.

所以看過各種引擎的四輪驅動設計後,我反而覺得 Haldex 在台灣這種不下雪的地方,是最佳的設計,從來不覺得這樣該稱做假的四輪驅動..這樣說有貶低的異味了.

下部四輪驅動車我希望是 Tesla Model 3 performance, 或是 Porsche Taycan 這類的設計,只少要有兩個馬達,四個會更好,但造價高 車內空間小,所以雙馬達應該是不錯的平衡點

雙馬達的四輪驅動車,有幾個優點是單動力的引擎車難以做到的
1. 前後動力調整度很高
2. 不論那種扭力分配下,能量耗損都很少, 引擎單動力的動力分配,往往是靠離合器半離合做的,會有不少能量轉為熱
3. 前後獨立馬達,不需要中央傳動軸,減少許多齒輪傳送動力造成的能量耗損.

你可以去查查 Tesla 兩輪驅動 vs 四輪驅動, 每公里的耗電量, 你會看到,比引擎車的 兩輪驅動 vs 四輪驅動 差異少很多.

台灣沒下雪,其實我認為當前輪有打滑可能時再傳動力給後輪就可以了,因為需要傳動力到後輪的時機也不是很高,用離合器做,成本便宜,也反應在車價上,使用壽命也夠長了
謝謝各位大大解答
但小弟不才,未來還有很多目標要實現
結婚等等之類的
目前唯一可以買的預算頂多就是POLO GTI吧
剛好最近出限量25台含BEATS的喇叭POLO GTI
超想買的,想請問一下POLO GTI跟GOLF GTI
GTI系列是不是比較不會遇到死亡閃光?

希望大大能幫小弟解答,小弟今天可能會去看車XD
工藤翔太 wrote:
謝謝各位大大解答但小...(恕刪)


變速箱都是 DQ250,都差不多吧! 如果以後要結婚,生 1~2個小孩, Golf 空間剛好夠用, Polo 我是覺得太小,我一部車大多開車過 10年,如果結婚後要換車就不用考慮這麼多

我只生一個小孩, 兩大一小,小孩 2~3歲時,Golf R到花東旅遊 3~4天行李還夠放,小孩很小帶很小的手推車,也還裝得下,但真的能裝的空間都裝完了, Polo 就真的空間太小了
工藤翔太 wrote:
謝謝各位大大解答但小...(恕刪)


我記得一般的Golf是用DQ200或DQ250,但如果是GTI或R系列,就是使用DQ380或DQ381。
過去聽到的災情,主要發生在DQ200與DQ250,而不是單純用6速或7速來區分,因為DQ380、DQ381、DQ500、DQ501也是有6速或7速。
阿尼吉1119 wrote:
光等料
夠你受的
夠...(恕刪)

聽說這是全車系都一樣(¬_¬)
caoq wrote:

聽說這是全車系都一...(恕刪)

全車系 這太籠統了⋯
一樣是golf   GTI &R  目前7.5代所用的變速箱
DQ381就很強壯了
7代GTI &R 用的DQ250 災情也也沒有很誇張
通常開這兩款車的 正常使用上不太有問題
當然惡操的話 什麼車都一樣

不過如果是1.4 或1.0車款搭載的DQ200我就不敢恭維了

樓主要記得  買濕式的就對了!

小弟的是18年式R 想換手排車
樓主有興趣可以私我
工藤翔太 wrote:
謝謝各位大大解答但小...(恕刪)


我大概看了一下原廠官網POLO GTI的技術規格
他搭載6速雙離合器變速箱 沒意外就是DQ250 又是前驅
其實這樣的話樓主不需要太擔心變速箱問題
目前台灣 DQ200 DQ250的維修及相關技術基本上都相當成熟了
我聽過DQ250 更換閥體及離合器片報價約8萬多塊
身邊真的很多GTI的朋友都開到了十多萬公里 閥體沒壞過 不過倒是換過離合器片
離合器片更換價格約3萬多塊
如果照這樣子看來其實就跟一般手排車 時間到了離合器片也是要更換一樣道理
變速箱本身就是手排變速箱不是
小弟當初要購入福斯車種也是很擔心 但是身邊朋友都是用自身經驗告訴我
不改不操壞的都是DQ200乾式居多 濕式的不敢說都沒有 但是少很多

如果樓主未來有家庭的考量 又沒有打算添購其他大型車輛 短期也不會換車
我也是偏向 AlfaBrera32大大說的 POLO太小了
以130萬來說 其實二手市場我也是有看到許多車商那有 18-19年式的GOLF GTI
售價約110-130的低里程車(5000KM-30000KM不等)
希望這些資訊能幫到你
總之已開過6輛車來說的我 VAG車輛 cp質真的滿高的
akon1314 wrote:
7代GTI &R 用的DQ250 災情也也沒有很誇張
通常開這兩款車的 正常使用上不太有問題
當然惡操的話 什麼車都一樣

不過如果是1.4 或1.0車款搭載的DQ200我就不敢恭維了⋯...(恕刪)


這是一個誤導大眾的說法.

完全是[倒果為因]!

駕車掛檔模式的調整才是key point.


新世代的多檔位傳動系統, 若是以 掛D檔+慢速行車 為主, 時間到了 ,都是一堆[通病]上身 !

時間早晚罷了!



樓主的選擇都不錯 ,若是擔心變速箱, 不如多上網了解DSG這類的自手排變速箱該如何掛檔行車, 及如何掛檔才能發揮渦輪發動機的精華! [扭力高原區]是重點.

新世代變速箱都有D/S/M三個行車檔, 這都是有用處的!

[D檔+慢速行車]是最傷發動機及變速箱的, 最容易引發[通病].



我只用M/S檔.

D檔只適用高速行車時 較省油, 可是常感[再加速]時的無力感!

高速時, 我都掛M檔手排, 每一次再加速, 都是滿滿的滿足感!
今天看到一個有趣也合理的現象,

DQ381 用的 DSG 油料號也與 DQ250 不同了,台灣材料行目前 DQ381 油的價格是 DQ250 的兩倍.
有趣的是美國 ESC tuning DQ250 的油一瓶大約 $30, DQ381 只賣 $23,

而台灣 DQ250 的油材料行與網拍大約賣 600/L, 價格其實不貴.
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DQ381 的油才能下降到 600/L 左右.

DQ381 與 DQ250 現在問題都不大, DQ381 改裝潛力比 DQ250 高,不過 DQ250 必竟是老變速箱了,外廠維修經驗多,要改到搭配 70公斤扭力的套件也有.

DQ381 我所聽聞的只有剛上是前幾個月有車失去動力,案例也不多,後來就沒聽說了,應該是新產品剛量產可能有些不穩定,現在都量產一年多了,應該很穩了.

DQ200其實去換個強化的變速箱底座,材料費1000多也不貴,應該就不太會有底座裂開,瞬間沒有油壓而沒動力的問題...

真的喜歡車部車,為了變速箱放棄很可惜,除了 DQ200 以外,濕式的 DSG 車種,單舊性能與價格來考慮 CP 值,應該還是目前引擎車中高 CP 值的車種.

如果願意花更多錢,有更好的車,但就是 CP 值差.

如果願意接受電動車, Model 3 Performance 的性能跟 Golf R 改一階差不多,但保養省麻煩很多,明年的車款,估計電池能量密度提升23%, 電池使用壽命從現有的 50萬英里提升到 100萬英里..如果是我最近要換車,我還是會考慮電動車優於引擎車
akon1314 wrote:
全車系 這太籠統了...(恕刪)

抱歉是指全車系幾乎都沒備料,要等料
我引言應該沒有引錯內容
GOLF5TDI wrote: 這是一個誤導大眾...(恕刪)

你只會跳針洞滋洞滋講廢話
才是誤導大眾的根源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