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dsg 是設計問題? 還是製造問題? 還是材料問題? 應該釐清楚吧!?

wessley wrote:
其中一個原因閥體耐高...(恕刪)

120度?
這溫度哪來的??
我還沒看過有人DSG壞掉後有分享當時DSG的油溫有多高
但是一直有人提到DSG散熱不良、台灣天氣炎熱、市區走走停停造成高溫
這些理由我看了好幾年了
但就是沒有人願意提出證據
最簡單的證據就是油溫紀錄不是嗎?
不然就只是以訛傳訛

我不相信120度就能造成損壞
因為VW原廠可說像濕式6速的DQ250 dsg
閥體周圍的油可高達140度(這是最高溫度不是平均)
這應該是原廠實際測試的值
加上沒人敢沒有容許誤差
所以6速DSG瞬間耐溫應該可高達150度
都不是,應該是找不到問題,不然過了這麼久,早就有解決方法了!
Cloudy Shiau wrote:
120度?這溫度哪來...(恕刪)


前年花了7500拆了6速DSG,就像您所說的看不出個所以然,唯一知道的就是三個
1.在壞掉的閥體附近有金屬粉堆積
2.夏天油溫高到139度,不是瞬間
3.下雨天確實不會讓DSG產生閃光
不過我沒有證據,也不想提供5052列出的資料,一切讓VW自行解決。
至於我們這些前浪的心酸,聽不聽,後浪自己評估吧,反正後來的修車錢及浪費的時間是你在付的...
我看我6代TDI的變速箱電腦在左前方散熱應該很好,電腦沒藏在裡面
mrmask wrote:
前年花了7500拆了...(恕刪)

感謝提供
我想如果受害車主有這樣清楚的資料
累積後就比較容易知道原因
像閥體因為有很多電子零件
怕熱應該是可以想見的
但是要多高?
是不是主因還是只是多種原因之一?
要釐清就是需要夠多的樣本
所以我才會覺得原廠不想外人知道的話
很難想像外廠要如何有足夠的樣本去釐清原因?
台灣DSG的總數在全球中不會算多吧?
光到2007年6速DSG DQ250就總共累計生產了100萬顆!
2007年一年就賣出40萬顆!

其實6速DSG發生故障的原因就一堆「專家」猜過一回了
後來案例減少
慢慢也比較沒人討論分享
現在看來7速DSG DQ200又要來一回
唉!
一定有一堆「專家」和一堆老生常談的「理由」再次出現
希望真有幫助就好
高溫是問題嗎?DSG車種都不賣阿拉伯,杜拜等中東國家?他們的溫度更高吧!
DSG到底是啥問題,依現在代理商的態度,DSG是車主的問題應該很清楚吧!

Cloudy Shiau wrote:
120度?這溫度哪來...(恕刪)

我來說說七速乾式可能的問題
大致上有分兩類
1.閥體
2.離合器在2檔抖動
我只針對比較嚴重的閥體
原廠宣稱七速閥體機電機構(mechatronic)的優點
http://www.volkswagen.tw/tw/zh/experience/technology/dsg_7/mechatronics.html
閉合式系統
Mechatronics模組本身具備一個獨立的機油循環系統裝置。
它具有下列明顯優點:
‧液壓油的黏性可專門調整以配合這些操作情況。
‧由於具有高純度的液壓油,所以能使用具有極小間隙的液壓閥。結果:大幅降低漏油率並增加電動泵運轉的效率。
‧Mechatronics零組件可與齒輪箱分開單獨安裝,而且可以事先徹底地測試。
‧此系統可成為‘便利的混合系統’(hybrid-friendly),因為雙離合器都可嚙合,即使內引擎未運轉時,仍能換檔。

優點就是
一閥體油路獨立沒有離合器金屬粉屑
二油壓幫浦使用電動馬達
三蓄壓器在壓力足夠時可以減少電動馬達運轉
缺點就是
一只用1.7升散熱齒輪油散熱較差
二乾式離合器片採用單片非多片離合器片耐用度比較差

現在來猜測一下閥體故障的原因
一溫度過高造成電動馬達故障,電動馬達溫度範圍大概是-40~105度C或是電腦高溫造成功能失效
二中國網友所提到因為使用G004000方向機油裡面含硼造成硼結晶影響電磁閥油路
三良率問題

這些還有待VW提出解決方法
目前針對一二原因就是想辦法降溫了
三的話無解靠運氣
在VW還沒有解法前請延長保固吧~

philip631019 wrote:
我來說說七速乾式可能...(恕刪)

感謝分享資訊
我想對DSG問題有很多看法和意見
尤其在大陸這廣大市場
有很多人都認真許都蒐集資料
而寫出一些故障原因的可能
但是這些可能看起來很合理但好證實嗎?
DSG是不是因為高溫造成故障我想都不是很確定吧!
因為有高溫不代表故障是高溫造成的
如果是硼結晶那部是更容易測試?
但是都沒人宣佈這就一定是故障原因呀!

最簡單的就是美國和中國的調查都不是以招回作為結果
因為如果調查出明確結果
絕對有理由可以要求原廠「招回」並提出替代方案!
當然這些過程至少讓車主更瞭解自己的變速箱
至於能不能心安
那就看自己相信什麼
我個人是覺得不要輕忽一顆變速箱的複雜性
而隨便相信一些簡單的解決辦法



再補充一下查到的資料
在看七速濕式DSG(DQ500)網路上看到的資料
裡面剛好有提到閥體電腦的CPU是INFINEON的Tricore系列
電路板是LTCC材質是相當耐高溫的
至於英飛凌的資料網路也查到相關的資料




看得到他的控制晶片是可以到bare die juntion temmperature 170度C相當高
LTCC不知道是不是可以裸晶片直接打線免除包裝??
如果是那就可以耐到很高溫了
電動馬達的控制晶片BTN 79XXB也是可以到150度C
如果七速乾式閥體電腦是如上面這樣的話
那電腦部分受溫度影響嫌疑比較小
google查了一下 DC brushless motor(BLDC)本體的耐溫就明顯低很多了目前只有看到最高105度C
BLDC的控制晶片也可以耐到150度C
所以如果以溫度來說電動馬達本體嫌疑比較大(可請專業人士提供資料)


說到硼結晶都是中國網友的推論
他們的推論我並不是很懂
所以有待對油品比較懂的朋友了解看看
七速乾式原廠閥體油VW G004000是否真的含有硼
可以間接推敲棚結晶的可能性

當然也可能如上一樓大大說的都不是這些原因所造成
研究這麼多其實早已超過一般使用者的範圍
但是VW使用者或許是要有點"源自對修車的熱愛"的精神
為甚麼?因為VW滿敢用新科技
但也相對都是要車主使用狀況回饋之後才再做修正改善
這個從以前幾代就是如此
但DSG卻是一個極端的例子
一個效率高性能高但耐用度卻極差的狀況
VW若想2018稱霸全球車市
在還沒辦法提升耐用度之前
十年延保應該是對使用者必要提供的保障才對




philip631019 wrote:
再補充一下查到的資料...(恕刪)

感謝分享
p大真的很用心找資料
以我的想法是DSG零件的耐溫資料、測試資料、耐不耐硼結晶
原廠技師或DSG設計者應該都有清楚的資料吧?
即使一開始沒料到或沒測試
故障案例開始發生時
要找出這種簡單原因有很難嗎?
趕快找出原因偷偷修正讓故障不再發生
那不是比現在全球一直流傳DSG不耐用要好的多?
所以我一直不認為故障原因是很簡單清楚
不然DSG上市前測試是作假的呀?

以廠商角度
我相信車子的一些小故障
只要消費市場沒有很大的反彈
寧願自己慢慢修正
所以一台車到要改款前就是最穩定的狀態
容易壞的零件也都可能改用較耐用的材質了
而DSG呢?
如果有注意6速dsgDQ250故障發展的過程
再對比現在7速dsgDQ200的故障發展
我覺得大量的故障案例都是在發表後2-3年慢慢浮現
然後越來越少
前陣子我還在開玩笑對車友說
「我感覺DQ200的案例好像慢變多了,希望是我多心」
沒想到接著就是一堆案例的分享
真是新變速箱就要走這一遭?

故障案例沒有在變速箱剛發表時就出現
我想某個程度也可以解釋為何VAG在測試時沒有發現
當DQ200可是測試了200萬公里!
因為要量更大使用里程更多時
比較複雜的原因才會造成故障的結果
常有人提說扭力耐溫承受較高的DQ500是DSG的救贖
但是我不這樣看
如果VAG沒真的把問題找出
DQ500搞不好也要走那一遭
因為台灣DQ500已經曾有閥體損壞的個案(VW Tiguan)
讓我不解的是
生產數量也不少的DCT: Power Shift就真的比較沒有這麼嚴重的故障情況發生
或許PS比較保守
所以再換檔和出力上就沒DSG那樣直接也就開起來像傳統自排
而剛好避開一些可能故障的風險??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