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簽約,廠商也有最終決定賣否的權利,既然無法出貨,也退了訂金加付了違約金給消費者,我反而覺得消費者有點站不住腳,打官司也不見得有勝算。人都是會犯錯的,最終要賠錢的也是業代不會是代理商,沒必要得理不饒人。這跟品牌形象也無關,畢竟差價那麼多,消費者要說一開始不知道出錯價,我是比較保留啦!要切記,廠商有付出違約金
阿米孤 wrote:即使簽約,廠商也有最終決定賣否的權利,既然無法出貨,也退了訂金加付了違約金給消費者,我反而覺得消費者有點站不住腳,打官司也不見得有勝算。人都是會犯錯的,最終要賠錢的也是業代不會是代理商,沒必要得理不饒人。這跟品牌形象也無關,畢竟差價那麼多,消費者要說一開始不知道出錯價,我是比較保留啦!要切記,廠商有付出違約金(恕刪) 1.那是不是即使簽了約,消費者也有最終決定買否的權力?(權力非權利,到底誰是最終?)2.官司絕對贏,不然你跟我簽個約,我跟你打看看3.我管最終賠錢的事誰,我的合約對象是車商,不是業代4.怎麼會跟品牌形象無關? 業代教育訓練不足,主管危機處理不良,公關慢了一大拍5.消費者知道出錯價又怎樣?雙B車都可以殺到10萬了,這車少18萬有什麼稀奇?6.廠商有付違約金,我幹嘛要切記?我有權可以要求車商履行合約內容,讓車商解約是消費者的善意回應。原本售價與合約價不一定只差3~5萬,現在又要多付5萬,還搞臭名聲,失算失算~
阿米孤 wrote:即使簽約,廠商也有最終決定賣否的權利,既然無法出貨,也退了訂金加付了違約金給消費者,我反而覺得消費者有點站不住腳,打官司也不見得有勝算。...(恕刪) 是嗎?聽聽新聞中的消保官怎磨說:「假如日後消費者如果去別的地方買,買了(同一款車)100萬的東西,那中間的差額,可能業者也要做一個賠償!」
不是每個人都對車子的行情這麼了解~~在說,一台車他賺多少你我怎麼會知道!! 一台114萬的車子,東折西折也有可能賣到90多萬~~~很多會買車的只看感覺和服務以及自己當初設定的預算~~本來福斯休旅是我下一台考慮的,但這陣子付面新聞不少,或許是生意太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