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17/10/26 主題修改) 國外福斯延伸保固凸輪軸瑕疵及頂筒磨損, 為何台灣標達的處理態度跟國外不同調?

謝謝樓主的努力,這篇新聞採訪的方向,車商回覆焦點放在個人,在玩文字遊戲,所以樓主真正想努力的方向被模糊掉了。

所以新聞操作方法應放在:
1.國外有發佈vw2006-2007,audi2005-2007,
2.台灣市場有相同的問題並發生引擎損壞, 台灣何時發佈?
3.所以新聞焦點也放在vw2006-2007,audi2005-2007,何時全面招集上述車型給予更換。

建議下一篇找水果新聞,若新聞焦點放在問題3(不要談車主個人的車型),標達若是沒有妥善回應是會影響新車銷售的。
說來奇怪, 投書水果日報, 數字周刊, 至今都沒有後續回應... 讓人有不好的聯想! 版上有記者朋友或是有人有認識的記者嗎? 煩請PM!

maulian wrote:
謝謝樓主的努力,這篇...(恕刪)

不只2005-2006Y喔 我的車是2009出廠的5代GTI 一樣頂桶還是會磨損,頂桶上面黑色的那層還是會磨光,而且不用兩萬公里就磨光了。而且原廠從來不會幫你檢查。我有個感想,自己還是多了解一下車子有什麼問題要怎樣解決,自己會比較心安

lingenchan wrote:
我也是 高速...轉...(恕刪)
敗家記錄 http://jones-buy.blogspot.com/
早上數字周刊回覆, 其他媒體報過他們不能受理... 不知水果是不是也一樣?

如果媒體不接受就算了, 只是很可惜! 不過我還是會繼續用正規管道來尋求 "公理正義"... 盡我所能!! 反正我的情形現在是最糟的狀況, 也不會更糟!

EinsteinCheng wrote:
說來奇怪, 投書水果...(恕刪)

EinsteinCheng wrote:
早上數字周刊回覆, ...(恕刪)


掛個號先.....
正腐助大家吃萊豬,配核食, 用心涼苦。>>>>>>>>> 大馬女子來台讀書被姦殺,讓全世界看見台灣。
各位 2.0 TFSI 的車友:

一直有人建議我發起串聯, 集體向福斯標達爭取保固. 如果你自己或是親朋好友曾經遇過這個問題, 或同是2004~2007年份的2.0TFSI引擎的車友, 如果你願意加入可以PM給我, 並提供以下資訊...

姓名:
連絡電話:
車型:
出廠年份:
是否發生過此問題:
發生時的年月:
發生時的公里數:
是否在原廠維修此問題:

所提供的資料本人一定保密, 並會親自聯絡電話確認!!
如果你沒辦法PM, 也可以發e-mail 給我 einstein.cheng@gmail.com

雖然不知道結果會是好或是壞, 但如果我們不試, 絕對是一點機會都沒有...
台灣的效費者真是軟弱阿,
其他的Golf或甚至是VW車友只會在一旁冷眼旁觀.
建議開版的找其他受害者打集體訴訟,
只要找個10幾,20人就能share律師費用.
且甚至不需出到半毛錢
(如果該律師事務所想出名,或從VW額外賠償金額收取即可)

EinsteinCheng wrote:
一直有人建議我發起串聯, 集體向福斯標達爭取保固. 如果你自己或是親朋好友曾經遇過這個問題, 或同是2004~2007年份的2.0TFSI引擎的車友, 如果你願意加入可以PM給我, 並提供以下資訊...


這事我已經做了一年多囉...

如果可以,也請大家把資料登錄上 vagtw.com
問題分類就先選擇[其他]吧。等數量超過三我就會另外開個類別來統計...
http://twitter.com/smallufo
大腸一號 wrote:
台灣的效費者真是軟弱...(恕刪)

很佩服樓主的精神
請加油了

如果真的要「據理力爭」
請把所有的事情都以法律觀點來看
在法律前要講證據就會非常嚴格
像「年份範圍」
像到底是「招回」?
還是「保固」?還是「延長保固」?
差異很大且責任歸屬是不一樣的
台灣情況如果真的可證明「原廠瑕疵」造成的
那原廠應該要不分年份全面招回才對!
希望樓主最後能達到這終極目標
台灣車主及消費者的權力才算真的伸張

舉二個相關例子給樓主參考
1.peugeot或PSA的招回:台灣車主發現在法國及日本某零件有招回
,而台灣同型車也有一些車主發現同零件故障的情形。現任代理的回覆是:
「台灣零件和國外使用不同,故不需招回」。此事好像沒見媒體也沒消保官介入,
就這樣台灣車主自費修理,連「善意保固」都沒有!
2.有名的DSG故障: DSG故障可是不分年份,全球性的討論。「死亡閃光」夠可怕了吧!
這可是有機會影響車主自身安全。在重視消費者權益的美國,IIHS甚至介入調查!
但結果為何?招回2008-2009一小批車子,美國DSG保固延長至10年。結案!!
以IIHS的公信力來說,可以反應出車輛零件故障的問題沒有想像中簡單,像最近Toyota
的油門踏板案子也是!

面對強大商業利益的車商
我想不論哪個國家
消費者都是很弱勢的
但真要好好對抗
只有客觀的證據才是最好的武器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