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幾個月之前,我們曾經跟大家分享過新一代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的試駕體驗心得,而當時所試駕車款為頂規的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採用2.0升四缸渦輪增壓配置,並搭配4MOTION主動式智慧型四驅系統,具備265ps、40.8kgm的最大動力,加上完整的配備項目,如果想要入手這款歐系中大型旅行車款,看樣子直上頂規就毫無懸念了,但本回我們所試駕的車型則是建議售價182.8萬元的330 TSI R-Line車型,少了四輪驅動、動力輸出也略調降,而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之間的15萬元價差(建議售價197.8萬元),是否會成為車主購車時的考量因素之一?透過本回的試駕體驗,跟大家分析該如何選擇。

先從外型設計來看看330 TSI R-Line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有何差異吧!雖然兩車都配備了R-Line專屬外觀套件,因此兩車的前保桿氣壩造型相同,中央為網狀護欄、兩側看起來似乎有一點Lamborghini Urus的視覺效果,但仔細看就會發現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所採用的是黑色高光材質,而像是窗框以及車頂行李架部分,330 TSI R-Line則是採用鍍鉻材質,雖說兩車在加上R-Line套件之後都很帥氣,而你比較偏好黑化處理還是鍍鉻金屬風格?其實這樣的問題不會有結論,就看你個人的偏好了!

LED Matrix矩陣式頭燈為Passat Variant全車系標準配備,並搭配貫穿式車頭定位燈,帶來相當出色的車頭辨識度,但如果能跟Golf一樣加上發光廠徽就更棒了。

前車門下方的R字專屬飾徽有畫龍點睛的效果,330 TSI R-Line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都有相同的設計。

330 TSI R-Line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都採用19吋的胎圈配置,但輪圈造型樣式略有不同,原廠配胎尺寸為235/40R19。

330 TSI R-Line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都配備了全景式天窗,本回試駕的330 TSI R-Line搭載鍍鉻車頂行李架,且車頂採用與車身相同的配色,有別於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的專屬雙色車色。

車尾部分則是全車系標配3D序列式燈組,加上貫穿式的燈組設計,帶來相當好的車尾辨識度;本車的車長為4917mm、車寬1849mm、車高1497mm,軸距為2841mm,實際視覺效果頗為修長,同時具備中大型旅行車該有的扮相。

既然是R-Line車型,當然也少不了黑色頂蓬、金屬踏板、運動化方向盤、專屬內裝配色等設計,但細節上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相比,還是少了類麂皮頂蓬、前後車門雙層隔音玻璃等配備;不過本車仍標配15吋中控螢幕、發光飾板等配備,讓整體車室風格更有獨特感。
駕駛輔助系統方面,Passat Variant全車系標配全速域ACC、Travel Assist智慧車陣穿梭系統、車道維持偏移輔助、主動式車道修正輔助、轉彎對向來車警示與煞車輔助、緊急避讓輔助、AEB自動輔助緊急煞車、Emergency Assist緊急待援輔助、車側盲點警示、Exit Warning離車安全警示、駕駛疲勞警示與注意力警示、主動乘員防護系統與環景顯示系統等
,加上10具SRS輔助氣囊,整體主被動安全防護也是頗有水準。

數位儀錶板為10.3吋規格,除了提供豐富的行駛資訊之外,也具有全中文化介面,R-Line車型的儀錶板中央還有專屬字體,儀錶板的顯示風格亦可依照駕駛人的習慣進行切換。

排檔桿位於方向機柱旁,採用轉動式操作方式,方向盤設有換檔撥片功能。

15吋中控螢幕的存在感相當強烈,彷彿像是一台大型平板佇立於中控台上方,當然也能提供豐富的資訊顯示以及便利的操作回饋;功能方面內建全中文化MIB4系統、中文衛星導航系統、中文智慧語音助理、藍牙無線通訊、無線Apple CarPlay與Android Auto功能、多媒體播放、車輛控制等;螢幕下方還設置空調與音響音量觸控調整列,但若要完整操作空調系統,就要進入螢幕選單中調整。

雙前座配備了通風與加熱座椅,對於台灣環境來說相當友善,螢幕選單中還有快捷功能按鍵,像是走在外頭正好遇到下雨衣服淋濕的時候,就可利用內建的乾燥功能來弄乾身上衣物。

我個人相當喜歡Passat Variant的環艙氛圍燈功能,除了內建的顏色配置之外,也可透過個人化功能自訂顏色,包括內裝飾板以及車門飾板都會發光,夜間行駛時氣氛特別出色。

雖然排檔桿移至方向機柱旁,但仍保留頗為厚實的中央鞍座,這裡可以看到引擎啟動按鍵以及電子式手煞車等配置,一旁還有置杯架等多處置物空間。

中央鞍座前方則是無線充電板以及兩組Type-C插孔的配置。

座椅造型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車型相同,但皮革用料以及頭枕下方的飾蓋顏色略有不同,雙前座的乘坐包覆性都不錯。前方腿托還可以拉出提升支撐性,加上雙前座通風、加熱與按摩功能,即使是長途開車也能帶來充足的舒緩效果。

後座空間相當寬敞,除了地板中央隆起明顯會影響後座中央的乘坐舒適性之外,即使是四名成人同車出遊,皆能享有充足的乘坐空間。

後座還設置了手動式遮陽簾,能避免強烈陽光照射或是提升後座隱私性。

空調系統為三區恆溫配置,後座可以獨立控制溫度,出風口上方還設置了兩組Type-C插孔。

在標準狀態下,Passat Variant的行李箱容積為690公升,搭配內建的完整空間管理套件,各種大小或是造型的物品都能妥善地放置在車內,透過後座椅背6/4分離功能,能將行李廂容積擴增至1920公升。

雖然330 TSI車型與430 TSI車型相同,皆採用原廠代號EA888之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配置,但動力輸出與驅動方式略有不同,本回試駕的330 TSI R-Line車型採用前輪驅動,最大動力輸出為204ps、32.6kgm,0~100km/h加速成績為7.5秒,極速為232km/h,屬於水準之上的性能表現。

實際駕駛感受部分,由於動力輸出略小於430 TSI車型,起步時的衝勁當然也沒有這麼強烈,但我認為對於家庭用戶來說,這種油門反應線性的設定,對於加速與減速過程的控制能更加細膩,藉此能讓車內乘客享有更佳的乘坐舒適度,況且其性能實力並不容小覷,超過200匹的動力輸出以及7.5秒完成0~100km/h加速的表現,對於一輛尺碼不小的旅行車而言已經相當足夠。
而剛才提到的乘坐舒適度部分,330 TSI車型未搭載DCC Pro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而是配備車高降低15mm的運動化懸吊(與430 TSI R-Line相同),加上原廠配胎的扁平比較低,若行經路況較差的路段,會感覺到其路感回饋較為明顯,不過到了高速路段或是較為平坦的路段,這種感受就減少許多。
最後做個結論,究竟15萬元的價差,該直上頂規的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還是選擇本回試駕的330 TSI R-Line呢?我私心會選擇430 TSI R-Line Performance,畢竟價差「僅有」15萬元,但卻多了DCC Pro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更大的動力輸出、4MOTION四輪驅動等,加上外觀與內裝還有性能迷喜愛的黑化套件,還有同級距車款中少見的類麂皮頂蓬配置,所以我認為直上頂規就不會有懸念。
不過台灣福斯汽車在發表會時還推出一款售價157.8萬元的330 TSI Elegance車型,我倒是認為本車對於想要追求性價比的車主來說更有吸引力,即使少了帥氣的R-Line套件,車內螢幕尺寸也縮小至12.9吋,但主被動安全系統、駕駛輔助系統以及動力輸出等,其實皆與330 TSI R-Line相同,這也值得準車主們好好考慮一番!
Volkswagen Passat Variant 330 TSI R-Line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直列四缸DOHC 16V 渦輪增壓
排氣量:1984c.c.
最大馬力:204ps/4500~6000rpm
最大扭力:32.6kgm/1500~4400rpm
驅動方式:前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七速自手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麥花臣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
輪胎規格:235/40R19
車身尺寸:4917mm x 1849mm x 1521mm
軸距:2837mm
車重:1644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