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下定開始期待與倒數,最後終於圓夢把她帶來身邊
為的就是那神似經典T1的俐落外觀、以及電動馬達的暢快
很愛這種新舊世代完美融合的我,ID.BUZZ真的完全打中我的點


交車後真的幾乎每天都開,就算去隔壁costco也應要開車去
這段時間除了帶著家人戶外到處跑之外,就是往兄弟的領袖海洋
前陣子看煙火有幸見到停在現場桑尼大大的 台灣唯一 TESLA CYBERTRUCK
對船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去了解看看,領袖海洋的專業度非常高,家裡是蓋碼頭的
所以不只是買賣船而已

平時也都有各行各業的菁英前輩們在交流,酒會雪茄兄弟會等等的交流活動


這邊題外話...關稅議題雖然還是霧裡看花,但美國關稅議題影響到的也只有美國品牌跟美國產的車而已,歐洲車說真的沒有甚麼影響,身邊朋友也是車照買舞照跳
接下來只有庫存在港口風吹日曬的現貨車,其實倒是可以不用有過高的期待
尤其是其他歐洲各國生產的品牌車款,更是不用想太多,有需要或想入手,趁現在有車可交就動起來吧
ID.BUZZ的用途跟對我來說的價值,除了自己圓夢以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全家一輛車凸全台灣
不論是我們家三代同堂出遊,還是姑姑們阿姨們一起出遊,都剛剛好


正常滿載人數國內出遊,大家帶旅行袋比較多,車內空間都很足夠
原廠送的兩個收納箱倒也是好用,車上雜物丟進去眼不見為淨
上面蓋板還可再放其他行李,算是很有心的小巧思

當然收納箱跟隔板可以拆掉,這樣大概2大2小行李箱也是很剛好
基本上要再更大,第三排只要折一張座位,空間就遠比一般SUV或MPV大很多了
很喜歡T系列就是車內空間可以很靈活運用

暑假最常發生的就是變成娃娃車,好幾次載整車的孩子,他們都最愛搶第三排
因為都有Type c充電,飲料杯架或是置物的地方也多,可以窩在一起打傳說跟其他手遊,吃吃喝喝不亦樂乎
離前排大人也最遠,儼然就是他們的秘密基地


交車後很愛趴趴走,朋友也是對這輛很有興趣,常常某天就心血來潮到處跑
像這天跟朋友約賞車,他清晨跑去騎車,我乾脆就開上不厭亭去載他
這也是ID.BUZZ第一次跑山路,電車真的加速源源不絕而且隨傳隨到,而且沒有再給你含扣
單馬達推這麼大台的車還是輕而易舉的順暢,跑山真的舒服啊~



腳踏車第三排倒下就可以全放進去
如果座椅拆掉再加上駐車架套件,擺個2~3台應該沒問題


吃飯的時候查了一下,發現台灣最東就在附近而已
想到好幾年前跟朋友跑過24小時台灣四極點,不如開著ID.BUZZ也來回憶一下
但這次就不用24小時內了,畢竟工作時間難喬,體力也不如以往
也帶小孩跟家人來幾趟難得的國旅
雖然叫做極東公園,但附近比較有名的反而是三貂角燈塔
至高點加上三面環海,景致很迷人


星空藍加香草白,剛好呼應白色燈塔跟藍色海洋
T系列還是要雙色比較好看


極北點是富貴角燈塔,附近有名的就是富基漁港
這裡燈塔也是雙色,可以在一天內看到海景的日出跟日落

開車能到最北的是富貴角公園,停好車再走進去

富基漁港海鮮餐廳很多,不過個人最推的還是這家
老闆手路不錯,每道菜的鮮味都有炒出來,速度快總類也多

8月南下回親戚台南老家,順便也去極西點看看
極西點在七股的國聖燈塔,不過是無人的那種鐵架燈塔

以前印象中車還可以開到燈塔下面,現在都圍起來

最後是帶小孩去很久沒去的海生館跟墾丁,位於鵝鑾鼻燈塔的極南點
如果從鵝鑾鼻燈塔進去是走不到,反而要往前開一點才會有指標
裡面停好車後再沿著步道走



花了兩個月再次走訪當年24小時就走完的四極點
開著夢想中的ID.BUZZ,也是解鎖人生階段目標了

當初其實有點猶豫白色或淺色的內裝,小時候的被教導的觀念就是容易髒
但又很喜歡ID.BUZZ這樣的搭配,比起黑色或深色來的有活力
人生能有幾次圓夢的機會,既然是圓夢也就不需要多考慮
交車至今包含方向盤、座椅還有車內其他白色的部分,都沒有看到殘留明顯的髒污
有沾到甚麼也很容易清掉,基本上送給汽車美容回來後就又是新車的樣子
前方儀表不算太小,時速、電量、續航里程等等的資訊不會太複雜
而且儀表是固定在方向機柱上,調整方向盤也會跟著移動
起初有點不太適應,不過這樣反而很剛好

按鈕看似觸控,不過按下去會有震動反饋,有點介於實體按鈕跟觸控之間

車機介面只有英文,而且大多數都有圖像顯示,很直觀知道是甚麼功能
很多設置都是調整一次後就不會再動了,其他常用的功能也很習慣
車機可以連接carplay,螢幕在這個位置用來觀看導航比較順眼


有些朋友第一次看到會覺得外型可愛,不過看久了反而有當年T系列的氣勢存在




最後來提一下充電
ID.BUZZ公布的續航是487公里,大概就是一般電動車的水平
但不要忘了他是一輛7人座全尺寸的家庭MPV,實際使用滿電順順開都還可以跑將近400公里
去台南那趟全車滿載6人加上行李,一路到台南還有10幾%的電可以用

再來就是充電站越來越多,包含EVOASIS跟UPower都有持續在建置
其他像是高速公路休息站、加油站、公有或私人停車場、景點、飯店也都越來越多充電樁
到休息站或加油站上廁所買東西可以充、到景點或飯店可以充、停車場也可以充
基本上我的觀念是,充電只是”順便”,到目的地做甚麼事才是主要的
目前為止只有2~3次是臨時有事專程去補電,其他幾乎都是目的地充電
交車至今沒有甚麼煩惱過充電的問題


交車到現在都算很滿意,全家或三代同堂出遊、載貨也都很方便,電車開起來路感也很不錯
算是有滿足當年對ID.BUZZ的期望,不枉費當時缺車還等了一陣子
最近朋友去問,各種配色也剩下不多
希望路上能遇到越來越多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