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排版傷眼請見諒
文長
最開始是在2021年的年底有想要換車的念頭
因為會露營與去些簡單的林道,目標鎖定有四輪傳動的休旅車為主
當時的口袋名單有 KUGA/RAV4 Adventure/Discovery sport/Tiguan/Kodiaq
———選車———
RAV4 AD看到歐版有油電心動,但台灣沒有直接放棄
KUGA太座不喜歡他圓潤的外型就Pass
Discovery sport 爆太多預算,也怕後續養了車就養不起自己
Kodiaq 內裝不喜歡
在2021年底走進福斯展間
業務表示等車要半年
由於展間當天沒有330,只有試駕到280
280開起來真的不錯,想必更高階的330肯定沒問題就直接下訂
回家後開始做功課發現有5+2的allspace,隔幾天立馬再訂一台
當初的想法是哪台先到就買哪台,反正訂金可以全退
———駕駛心得———
很快的半年到了
本文主角 Tiguan allspace 330 登場
拿到車的隔天馬上衝北海岸
福斯的 ADAS真的蠻好用
一年就跑了三萬就知道很長假日跑長途出遊
其他詳細評測網路上一推了就不贅述
既然有AWD就是要選個沒有柏油路的地方把車弄髒
白石山礦場
小錦屏野溪溫泉
都是厲害的越野車款
上去的路上差點叼車
變速箱顯示過熱警告但可以繼續行駛
超級緊張,還以為變速箱要爆了
茅埔林道
最難的一次
感受到4Motion的努力
體驗到一顆輪子懸空是什麼感覺
可惜當下太緊張忘了下車紀錄
可以明顯感受到限滑差速器在夾煞車
說真的很刺激
一般都是認真的吉普車才會上去
其他吉普車大哥看到我開上去都覺得浮誇
認真的吉普車
會車直接開上山壁
露營車宿
長瓜好處就是後座打平可以睡
買5+2,即使+2幾乎不會用
但有時候公司午休睡車上也是真的爽
但只能在冬天這樣玩,夏天太熱
嘉義東石地層下陷區
當天有看到皮卡裝AT胎直接到沙丘上去晃
實在是很羨慕
地瓜還是稍微碰一下海水就好
不然可能會上新聞
引擎護板
交車半年後招回捕的
有記得還不錯
總體來說長瓜真的是台好車
沒有不滿意的地方
DSG隨便踩動力隨便有
不論山路或高速都是輕鬆
跟上一台車第一代super Sentra相比真的穩很多
過彎以及過坑洞的晃動感差異蠻明顯的
可能是仙草本身就晃的關係
覺得休旅車比房車穩真的奇妙
油耗純高速可以到15k/l,市區大概就8~9
操控方面真的給我蠻多信心
曾經故意在山路上高速過彎
可以聽到前輪發出哀嚎,也可以感受到車子向彎外滑動
但整體而言沒有失控的感覺
可以順順的滑過去
(也可能是輪胎太爛)
—— 三萬公里保養 ——
從2022年中拿到車
除了招回裝引擎室護蓋以及15000回去檢查外都沒有回過原廠
依照原廠QI6標準
3萬公里第一次換機油
秉持一切照手冊來的想法
只換了機油/濾芯/空氣濾網還有一些耗材
總共8500左右
說實在沒有想像的貴
在本次保養中保養廠提到煞車皮快磨光了建議更換
原廠一組開價11500,工錢1200另計
真的嚇死
好險聯絡了換輪胎的地方一組報價4500含工
深刻體驗到買歐洲車必須要懂車這件事
不然真的被原廠宰爛
附上電子工單
—— 輪胎更換分享——
車子原廠配胎為韓泰休旅車胎
說實在蠻不錯的
摩擦力好排水不錯但有點吵
後來在2000公里的時候兩顆前輪胎壁磨到護欄底長水泡
無奈在週六凌晨只找到一間能幫忙換的店家
換了一組南港 SP9
就此開啟了山道輪胎尖叫之路
抓地力排水跟安靜性都不及原廠韓泰配胎
三萬公里保養時被我磨到剩下2.2mm
於是前後輪一起換上最新的馬牌PC7
差異十分明顯
現在要讓輪胎叫大概要比原本快20-30公里
試過一次就不敢了
畢竟地瓜的等級沒有真的這麼高
再快下去可能翻到山谷
另外就是煞車不會點頭了
原本不管怎麼輕踩都會小小點頭
最後就是高速公路體驗完全不同
開到gps160也依然安靜
像是黏在地方一樣穩穩前進
對比原本的輪胎轟鳴聲完全是不同世界
但目前PC7的尺寸不是很完整
原本的輪胎235/50 R19
換成馬牌變為 245/45 R19
錶速差了一點
輪栱看起來有點空洞
——心得——
喜歡四傳的穩定
想要大空間
想要不錯的性能
但撐不太起豪車
福斯真的是個不錯的選擇
載家人的時候穩定舒適
想熱血的時候稍微可以熱血
但畢竟不是380或是R版,也就那麼一點點熱血
但對於即將步入家庭的我來說真的很剛好
最近地瓜末代車折價10多萬
這折下去比我當初買的時候還便宜
真的哭暈
但也爽開一年多,值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