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想四萬換,但等不及,所以周末 3.5萬先換.
根據國外車主的經驗,在寒流來襲,氣溫接近0時,改 ECU 一階的 Golf R, 冷車大腳油門時,離合器會打滑,但熱車就好了...
推估是低溫,油黏度高,離合器片間的油膜厚,所以比較容易造成離合器打滑
紅線的 DSG 油黏度比原廠黏一點,所以不適合天氣很冷的地方使用,而且換油後最好讓變速箱做基本設定,這過程會重新學習同步環與離合器的咬合點.
紅線 DSG 油國外分享使用心得的案例不多,我只有找到 1~2 例說改善退2檔的不順與異音,2000 年左右我的 alfa 156 用原廠手排油退檔有異音時,改用 Kazz 的手排油,確實可以改善,好的油似乎對於同步環的同步有幫助...這也是我想換這款油的原因.
以往不敢用非原廠的離合器油,但因為原廠對於離合器油有規範標準,所以大油廠符合規範的油照理不會有問題才對
--------------
為了評估離合器是否會有打滑的問題,所以我趁原廠油下,用 VCDS 抓 microslip 的程度:
檢測的項目是以下8項:

項目 1-3, 1-2, 可以算得離合器打滑的轉速,根據原廠 DSG 自學手冊,這轉速差會控制在 ~10 rpm,目的是幫助離合器冷卻,所以需要隨扭力不斷的動態調整離合器壓力,以保值轉速差在 10 rpm 附近,當然也不可能精準地控制在 10 rpm, 如果油太滑就可能無法控制在 10 rpm 附近,也可能導致轉速差的變異變大
所以,比較換油前後引擎最大扭力,高速檔時,離合器的轉速差控制是否良好? 離合器最大壓力是否過大? 就可以推測非原廠油會不會過滑造成 DSG 有問題.
先講結論,
我把數據比較表整理如下:

1. 離合器微打滑平均值控制在 10.66 符合原廠標,標準差 6.86,跟以前 7.73 也差不多
2. K1 離合器壓力 平均值也差不多(最大 12.4bar, 跟以前原廠是 12.5 Bar)
3. K1 離合器最大需求扭力為 470 Nm 左右
4. 離合器油溫 71 度,收油門時略升到 73 度,需要再觀察, 下次看看飛濺離合器油溫
總之,看起來都很正常
實際資料如下:
1.原廠 DSG 油:




2.紅線 DSG 油:



---------------------
後續說一下 DIY換油跟以往不同的地方:
1. 滲油的問題,補塗膠後,4個多月,看起來都沒任何滲,其實當時也是怕換油後沒多久要拆的話,換油叫浪費了

2. 3.5萬km的油,看起來還算乾淨,但裝成一桶還是偏黑:



3.濾蕊很乾淨:

4. 倒出 4350 cc(以前拆濾蕊導致總量變少一點),我加了 5000cc, 但流出 400cc, 實際加入 4600cc

5. 濾殼倒入 200cc 油開始從旁邊的孔流出, 新綠蕊藥吸滿油大約要 120cc 左右,所以每次拆濾蕊大約會有 80cc 左右的油流出來

濾蕊吸一部分油的狀態,這樣就好好幾分鐘,所以平常濾蓋慢慢拆,油要流回底部,不甚漏出來幾乎可以說是不可能

6. 油位油管約 10~20cc,所以檢查油量時,如果流出的油量,明顯高於 20cc, 就代表加入的油足夠,一般而言,油過量,容易油溫高,油不足,容易在陡坡吸不到油造成潤滑不足
所以過多過少都不好

7. 這種五金店的加油漏斗蠻好用的,管子剛好可以塞入濾蕊口,漏斗夠大,方便倒1L的變速箱油,等大約 5 mins 就會流入變速箱


8. 使用前,原廠 SOP建議要搖一搖,目的是避免防止打滑顆粒沉在瓶底



9.根據車友的經驗,頂高車頭可以漏出比較多的油,觀察油底殼確實也應該是如此,所以以後應該頂高車頭漏油,但檢查油量時車身水平,讓過量的油流出

10.原廠建議的扭力:



最後,會用紅線的 DSG 油,是因為我覺得這品牌的油 CP 值很高, 機油,差速器油我也都用紅線的,萬一以後買不到,我想 Ravenol 的 DSG 油也應該沒問題,紅線的 DSG 油特殊的是含 Ester, 但變速箱油不會經歷引擎機油的高溫,所以 Ester 配方可能用處不大...
Ravenol這家德國油廠,產品也很多,機油也便宜到貴都有,也有幾家廠的專用 ATF, 水箱精, Mazda 3 我用他們的變速箱油,水箱精感覺也不錯..
所以如果紅線 DSG 以後買不到,我應該就買 Ravenol...我就是不想用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