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往兩年用煞車油檢驗筆測通常沒到必要換的程度,所以,這一次到快滿3年才換.
早上有點冷,所以只先把車頂高, DIY 工具沒這分方便,光是讓車上安全頂車架,就要花不少時間,因為工具需要從箱子拿出來,
車庫地板要洗乾淨,大致擦乾.被頂的車底也需要擦乾淨...

吃完午餐,
先測試換油的加壓罐是否有問題? 加壓到 15 PSI後,等個幾分鐘看看是否可持壓? 壓力沒掉代表沒有明顯的洩漏.

開始把油壺的油吸出來,我只敢吸到 min 的位置,不想吸太低,萬一空氣跑進去會很麻煩..為了避免吸太低,油位不容易看,所以,我在滴管做記號,這樣是剛好吸到 min 的位置.

最後油壺吸出 225cc, 所以,就再倒 225 cc 的煞車油進去.
煞車油我買 ATE SL6, 一瓶 235 元.買兩瓶打算換兩部車.
抽出的油,含水率大概 <1%:


量新油確實是 0%:

這部車的煞車油管大概是這樣:


長度從長到短依次為 左後,右後,左前,右前. 我打算從最遠的管路洩油,越遠的洩越多油, 所以估計是這樣:

不過原廠建議的放油順序,應該是 左前,右前, 左後,右後,原廠的順序,看不懂背後的原因

最後兩輪本來想剛好用完 1000cc 但多漏了一點,所以多了 50cc 就拿以前開封過的煞車油補這 50cc.
加壓油壺的壓力我控制在 15~17 psi,因為這加壓罐的官網建議 15~20 psi...但其實後來我看 VW 技術資料,建議用到 29 psi...但這壓力壺的表最大也才 30 psi...
卸油螺絲是 11mm 我都先用外六角套筒+長扳桿先放鬆一點,這樣對螺絲的傷害最小,然後再用棘輪板手來放油,管子都先往上在往下,這樣有空氣可以往上排.
底下用量杯收油,可以精確控制放油量:


管子不夠長, 換長一點的:

後輪的油,放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有點雜質,而且後面兩輪都這樣.

放完一輪的油,用扭力扳手鎖到 8 Nm, 然後用高壓沖水機沖,油嘴孔內要確實噴,把殘油噴出,然後用高壓空氣把水噴乾,等一段時間確定乾了,再裝回橡膠套.

後輪洩出來的油都明顯是比較深黃,但前輪兩輪很怪,漏出來的油都很乾淨,檢驗筆測出來跟新油的含水量都一樣是 0%,前輪的管線似乎很短,所以換 150 cc 都算過量了...
以前 Audi A3 我換也都是這樣,照片我不小心刪掉了.所以只有文字敘述.
油壺內的液位不容易看,可以用手電筒照,會好看很多...

煞車油的相關工具,可以用水洗,然後擦乾,噴乾,油壺再到點酒精進去洗一次,滴管就只用酒精洗,油壺最後除溼機吹 2~3 小時在收到櫃子中

所有的工具收完,已經晚上 19:00 全部搞大約 6~7小時. DIY 算所花的時間其實不划算.只是能自己換,我還是喜歡自己換...
最後順便檢查一下 DSG 滲油處理後的狀況,距離上次塗膠後,跑了大約 1500km, 看起來都沒任何滲油,我想這樣補救,比原廠換螺絲重鎖還有效,雖然醜了點,但為了一點滲油把整顆變速箱下下來,重新打膠,
我覺得工程太浩大...如果那天需要維修變速箱再重新打膠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