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引用隔壁樓新聞: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09&t=5804208&p=1
召回原因:
本次召回範圍內的部分車輛使用了特定供應商在一定時間內生產的變速箱機電單元上殼體,其固定蓄壓器的螺紋在使用中可能開裂並引起油壓下降,部分情況下造成離合器不再耦合,導致車輛失去驅動力,存在安全隱患。

引用隔壁樓照片: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網路搜尋 ADC12Z JIS H5302 :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ADC12Z 這個材質的機械特性可對應到歐洲標準EN AC-46100: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ADC12Z的常溫機械特性: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ADC12Z的高溫機械特性: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
關於DQ200的鋁合金材質

從上圖tensile strength 抗拉強度表來看,[理論上]在200度的油溫工作區間以內,
部分抗拉強度的衰退應該還不至於造成蓄壓器的螺紋在使用中可能開裂
但 那只是"理論值"
實際鋁合金鑄造的製程中會什麼變異....
(待續)
2019-07-02 7:27 發佈

ilsun888 wrote:
引用隔壁樓新聞:https...(恕刪)


夠專業

ilsun888 wrote:
引用隔壁樓新聞:
https...(恕刪)


個人猜測應該是壓鑄的砂孔跟氣孔問題 若模具開的不好 可能發生的機率會很高
哈囉~照片是我拍的
那是英國(UK)製的版本S

後來版本T是德國製的


上面字寫AlSil2Cu1(Fe)<

變速箱本體外殼是AlSi9Cu3

可以研究看看

查了一下google

新版本是EN AC 47100

不知道有沒有比較好@@

變速箱外殼google查是 EN AC 46000

好像跟原本閥體固定座材質一樣

https://www.makeitfrom.com/compare/EN-AC-46100-46100-F-AISi11Cu2Fe-Cast-Aluminum/EN-AC-47100-47100-F-AISi12Cu1Fe-Cast-Aluminum

https://www.makeitfrom.com/compare/EN-AC-46000-46000-F-AISi9Cu3Fe-Cast-Aluminum/EN-AC-47100-47100-F-AISi12Cu1Fe-Cast-Aluminum

看不太懂的材料科學比較

下禮拜召回檢查再問原廠看看了

倒是之前換完閥體感覺換檔速度有比原本的慢

一開始以為是電腦歸零還在學習

久而久之就習慣了

再搜尋一下DQ200 accumulator housing repair

市面上也有出蠻多強化套件了(https://maktrans.net/remont-akpp/rep-dsg/0am-dsg7)
材料測試時,一定是裁切固定的形狀+尺寸.

但當材料做成各種異形的成品時
之前的測試值就是只能當參考
天災人禍我們避免不了,但車輛主被動安全,我們可以有選擇的權力!!!
ilsun888 wrote:
引用隔壁樓新聞:https...(恕刪)



抗拉強度不適合用在這裡看,你要看的是特性強度
也就是你自己列的yield strength

因為是鑄造體,不是棒材也不是片材.不能用抗拉強度來看

抗拉強度一般不是單單用這樣看,通常還會搭配模量來看
模量就是和elongation的除值.這樣才知道材料好不好加工
加工完的強度需不需要再冷加工來補強(噴砂),還是要熱處理

鋁合金的熔點有640度,200度要鑄造缸變形是很困難的事.
當然,要看螺紋的長/寬比有沒有達到GUIDE LINE強調的設計值
沒有,當然強度就不夠. 一般的模具設計要開模前,這個評估是夠的


ADC12 是基本的鑄造鋁,強度通常不會是問題.除了這隻牌號以外
ADC10也是常見的鑄造鋁,強度也不會是問題.

除非用回收鋁碇,使得成分跑掉,除了矽鋁以外,混入太多雜質.
例如鐵,或其他氧化電位比鋁低的材料,致使鋁會因為電位差產生差排
現象,造成缺陷.鋁合金的強度才會不足以達到牌號的宣稱
VW是大廠,不敢也不會用回收鋁錠來找自己麻煩.

所以你的論點基本上不存在,有問題的螺紋要改朝其他方向思考


kuwata.yang wrote:
抗拉強度不適合用在這裡看,你要看的是特性強度
也就是你自己列的yield strength
因為是鑄造體,不是棒材也不是片材.不能用抗拉強度來看

抗拉強度一般不是單單用這樣看,通常還會搭配模量來看
模量就是和elongation的除值.這樣才知道材料好不好加工
加工完的強度需不需要再冷加工來補強(噴砂),還是要熱處理

所以你的論點基本上不存在,有問題的螺紋要改朝其他方向思考


感謝楊兄專業的回覆。

如樓上wiseco兄所言,
VAG集團對於爆閥體/有問題的螺紋,
DQ200後來更改料號,所採用的材質為AlSi12Cu1(Fe)
EN AC-47100的機械特性如下圖:

100度C的模量= 167.3Mpa / 3.4% = 4920.6
200度C的模量= 146.5Mpa / 4.8% = 3052.1

對照 AC-46100的機械特性:

100度C的模量= 175.3Mpa / 5.3% = 3307.5
200度C的模量= 156 Mpa / 4.1% = 3804.9

小弟非本科系出身,
無法理解在100度C與200度C的時候,
這兩個材料分別得到相反的結果,
這部分就有勞板上專家解惑了,感恩。

Google了一下關鍵字

只有找到看不懂的文獻

http://www.aimnet.it/la_metallurgia_italiana/2016/giugno/Gariboldi.pdf

直接看結論

The tensile tests carried out on alloys EN AC 46000-AlSi9Cu3(Fe), EN AC 46100 - AlSi11Cu2(Fe) and EN AC 47100-AlSi12Cu1(Fe) in the range 24-450°C revealed only slight differences in their high-temperature short-term mechanical behaviour. The three materials showed a clear decrease of tensile properties above temperature reaches of exceeds 200°C, with a steep decrease of them occurred at testing temperatures between 250 and 350°C, corresponding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uctility. Among the three alloys, EN AC 47100 showed the lowest but more stable tensile strength up to about 250°C, consistently with its minor amount of elements that can potentially cause age-hardening effects during high temperature exposure.

這3種壓鑄鋁合金差異不大

或許是47100比較能抵抗長時間高溫所以引起的硬化(老化??)現象

是不是一段時間後金屬疲勞會出現?? 我是發生在第四年,快60000公里左右,記得是很熱的9月
個人覺得沒必要討論變速箱材質
因為那就像台灣很愛討論車體鋼材一樣
根本不會有甚麼實際結果
原來DQ200的舊材質和設計並沒有到不能用的地步
招回也只招回部分
也就是有部分舊DQ200車輛還是在路上跑

新更改的不只有材質
厚度好像也有改變
你要不是真的實際拿新舊零件去做強度或耐久測試
沒有辦法比較新舊差異吧??
就算你比出新的比較好
你也沒辦法知道新的在實際使用上的情況
那討論材質的意義是想知道什麼?
wiseco wrote:
或許是47100比較能抵抗長時間高溫所以引起的硬化(老化??)現象
是不是一段時間後金屬疲勞會出現?? 我是發生在第四年,快60000公里左右,記得是很熱的9月


這幾種材料查到的金屬疲勞都差不多:


誠如樓上蕭大所言
原先DQ200的舊材質和設計並沒有到不能用的地步
加上也沒辦法知道舊材質在實際使用上的情況
我們關於DQ200蓄壓器座爆裂的任何討論就沒有意義
只能任由那個SOP白癡繼續吹狗螺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