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等車期間就邊花點時間,陸續整理打個分享文,記錄一下心路歷程,也希望有幫助到需要的人。
文長慎入,放個目錄方便大家閱讀
一、前言:廢話+為什麼買這台車
二、購車時程:車型+時程+付款期程
三、船期追蹤
四、選配表及說明
五、隨意照片
一、前言
一開始想買台標準4人座的敞篷車,此時沒考慮跑車,一方面覺得不實用,一方面沒有想花那麼多錢。考慮的有BMW 4 Series Convertible、Benz C-Class Cabriolet,但總覺得外型沒有那麼帥(個人觀感),覺得花了幾百萬,卻沒有特別衝動或興奮的感覺,好像少了什麼。
直到某天看到跑車的新聞,激起心中小男孩(小屁孩?)的那點激情

其實原本對跑車沒什麼特別的熱情,在看車的時候有坐在跑車上面拍個照,也不知道他是什麼跑車(就是911


1、一定要有4人座
平常最常使用的狀態還是載家人小孩,上下課、買東西、出遊,因此要有四人座。雖然2+2的跑車,後座空間都很小,但對於小學生來說,試坐起來還ok,身高150以下時,應該都還不會頂到天花,不過背有點挺就是了,但我的小朋友覺得還好。
2、底盤不要太低或至少要有前軸抬升
希望買了以後,開出門不要怕東怕西的,最後變成只能到特定地方才敢開。
3、舒適性不能太糟
4、外型
因為家裡還有一台休旅車可以使用,所以希望這台出門的時候可以有敞篷體驗一下;太座要求不能太引人注目,我只希望看起來像跑車。(又要底盤高,又要跑車化,又要不引人注目,這要求是不是太多

5、速度
因為個人沒有開快車的習慣,只要可以偶爾熱血一下就好,但大部份還是開帥不開快,所以沒有特別的需求;這樣好像是歸類在跑車的應該都可以滿足。
綜合以上,查到911的時候好像完全符合我的需求,外型有帥又不會像法拉利或藍寶傑尼一樣張狂,992世代的內裝和舒適性,看了一些試駕影片,感覺也很不錯。所以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去約試駕,結果一試駕就中了,就是它了!!
試駕過程雖然沒有太大腳油門,但是油門踩下去,整台車子的動力回饋,真的會讓有人車合一的感受(可能沒開過跑車所以很容易被征服

二、購車時程
自從決定要買這台車以後,朝朝暮暮都在想著什麼時候會到,但是愈注意它,就愈覺得時間過很慢
1、 業代說有配額,但不確定什麼時候會生產,要先繳訂金才能去排生產時間,大概110年5月初繳訂金,300k。
在等待過程中,一直想說有生產配額不就應該是知道什麼時候可以生產拿到車嗎? 但對於配額比較少的車款似乎不是這樣,有配額好像只能確定原廠有排產線在生產這個型號,但什麼時候會輪到無法確定。(有關配額和生產時間的關系是個人理解,如果有誤再麻煩大大指正)
2、 111/01/10號通知選配,3月的生產配額,然後要付1/3車款。
付款後等業務幫你建立帳號(mail),就可以用帳號登入保時捷網頁,追蹤看你的生產進度,不過有更新的話,它也會發mail過來就是了(通常會比實際進度慢幾個星期)。進度有4個期程如下:
a.訂單已建立
b.已排入生產
c.你的車子正在進行生產,這個階段會有車輛識別碼 (VIN)
d.你的車子正在交車途中
在c階段的時候,會有一張生產中的照片可以看,如下:

3、 上船 111/5/8 ,111/6/5 到港(台北港)
4、 6/6 關務署放行,6/7 能源局核章,6/8 環保署及公路總局核章。
這部份可以在跨機關車輛資訊平臺的簡易查詢裡,輸入VIN後查到進度。

5、111/06/17 業務通知111/06/20可以看車
6、111/07/01 領車
從到港到掛牌領車也是經過了快1個月啊
以上就是整個等待的過程,原本想訂的是Carrera Cabriolet(C2 C),但是台灣保時捷近年好像沒有導入,因此我訂的是Carrera S Cabriolet(C2S C) (比C2 C貴了快100萬

三、船期追蹤
等車很痛苦的,一直很想知道最新進度,但網頁又是進度落後,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吵一下我的業務,,請他拍內部的訂購系統給我看(這才是台灣保時捷收到的最新進度)。訂購系統的畫面如下:

各編號的意思如下(國外網站查的),其中V3XX的事件說明,不同車型或不同國家到的港口和工廠好像不一樣,編號好像也不太一樣:
Key Event Name.
V200 Delivery date determined.
V250 Vehicle fixed on production line.
V260 Vehicle in production
V270 Exit compound regular production (CP 7.8)
V280 Vehicle entry CT-assembly.
V300 Vehicle exit production (CP8.0).
V333 Entry factory compound Kornwestheim
V334 Exit factory compound Kornwestheim
V335 Entry compound Bremerhaven.
V336 Exit compound Bremerhaven.
到V300的時候可以開始去查一下船班預估什麼時候會上船什麼時候到港。
這部份Rocana大大在賓士po的「Benz 美製交期精準推算 ( GLE, GLE Coupe, GLS ) , 交車了」說的滿仔細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03&t=6398506
但因為我查的過程有遇到一些困難,譬如說不知道保時捷是K line網站的船班,還是Hoegh網站的船班,而且也不確定是從哪個港口出發(Bremerhaven布萊梅港或Emden埃姆登,業務說現在船班有點亂,無法跟我確認)。
雖然最終還是不知道怎麼在前期就確定用哪個,但在業務通知我上船了,並給我船名及追蹤船的網址,我的是在k line網站上的船班。
https://www.klineglobalroro.com/schedules.html
k line網站上的船班可以在上述網頁customer tools裡的schedules頁面,最下面Europe - Far East的pdf可以查到該月的船班(會定期更新提早或延誤,預期延誤的會標紅的,我這班在4月中的時候標紅色說5/9號到Bremerhaven布萊梅港,但5月中時候pdf更新日期,到港比預期延誤的時候早,5/2號就到了)

上船後有人說可以用VIN去查詢確認是不是在這個船班,但我找不到可以查詢的地方(好像要註冊繳費才可的),最後是依據業務提供船班名稱來查,船班動態資訊查詢在這個網頁,也可以下載app:vesselfinder。
期間我也有用另一個APP Vesselink查,但這個APP查到的船班(IMO和MMSI序號都一樣喔),可是去的地方和位置都不對,不知道為什麼…

https://www.vesselfinder.com/vessels
這個網頁好像只能顯示他下一個目的地及預期到的時間,創立帳號後可以將船班加入我的最愛,但如果想要知道更後面到達的港口及預期時間好像要付費。
所以我是定期去K LINE的網站看他的schedules有沒有更新。

我會想知道更後面的港口,其實是因為從K LINE 的schedules裡,不萊梅港出發後下一個應該是到新加坡,但動態資訊裡他下一個港口是到埃及的塞得港Port Said, egypt,所以當初一直懷疑這班真的是schedules裡那班船嗎。
從紅海出來以後船的位置有8天沒有更新,直到快到新加坡港的時候才又更新。
另外這個網頁裡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好像都是UTC時間,不是當地時間(又或者是每次都有延誤到,導致我誤會)。

接近台中港的時候,去台中港的網站可以查詢預計靠港的船支以及預計何時離泊,台北港的網站不知道為什麼在船期表我查不到,一直到快到港的時候,我在台北港的網站裡→港區船舶動態→台北港→如下圖,才查到我的船班預計停在哪個碼頭。

到港那天剛好假日,還特別跑去台北港想說是否可以看到船(不能進去,不過有一條給釣魚客進去的路線,但要先申請,而且18歲以下不能進入),剛好靠港的位置在在台61上面可以看到,因為那邊是台61尾段,車流量比較少,經過的時候可以開慢一點看一下,然後要帶著望遠鏡才看得到車。


以上是給等車等到崩潰的人可以滿足一下追蹤的心理需求。
另外因為英文不是很好,所以要付費才可以查詢資訊之類的,可能要再自行確認一下。
四、選配表及說明

★外觀顏色:金屬瑪瑙灰色 (Agate Grey Metallic)、黑色篷頂
因為最常當司機載家人出去,想說來個黃色,但太座覺得太丟臉了,不想要亮的顏色,且太座不喜歡車子再點去貼貼改改,所以直接選了原廠的色漆,有預算考量的,似乎可以選標準色再去貼膜。
在打造我的保時捷網頁選配備的時候,如果是敞篷,會有一個小按鈕是可以控制照片上顯示關篷或開篷,一開始不知道一直找不到怎麼看開關篷後的照片
★內裝顏色及材質:板岩灰色真皮內裝套件 (Slate Grey),搭配蠟灰色縫線
一開始看到椅背和儀表板上方都是塑料有點無法接受XD;雖然很多人買這台車更在意的會是它的性能,但是難得買這麼高級的車,希望打開門後也有驚訝的高級感,所以就捏一下把它選起來了。
在打造我的保時捷網頁裡,有沒有選真皮看不太出來,建議到現場看看有無選配真皮的車來做比較會比較清礎,差別最多的地方會是在儀表板上那塊、車門上、椅背???
★驅動系統與底盤:
→跑車計時套件,含駕馭模式切換器
大家都說必選。
→跑車化排氣系統
有選配的話,車內會有一個類似望遠鏡的按鍵可以選擇開啟或關閉,試駕的時候,有試試看開啟與否的差別,聲浪的感覺有明顯的差異,所以就選訂了,
→90公升油箱
業代建議可以選配,標配的是64公升油箱,以一公升10公里來算的話,可以多跑260公里,減少去加油站的次數,因此就勾起來囉。 網路上有人討論說會增加重量,但以油的密度0.76,多26公升大概多20kgf,對於敏感度較低的駕駛應該是感覺不出來的XD
→動力輔助轉向升級系統
照原廠網頁的解釋是低速的時候方向盤會比較輕,高速開起來方向盤較重。有車友沒選覺得影響不大,但保險起見還是選起來。
→前軸抬升系統
前面可以抬高40mm,這個台灣討論的很少,要搜尋國外的論譠,關鍵字可以用Front Axle Lift 去找。
看了很多討論,認為需要或覺得不用的大概各佔一半,都說看你平常住的區域和常去的地方。啊就沒開過鬼知道啊

→保時捷主動式懸載調整系統,含跑車化調校(PASM Sport Suspension),車身會降低10 mm,很怕A到所以沒選;至於其它的如 PDCC、後輪轉向、陶剎,因為沒有要特別挑戰極限(速度極限和選配極限

★輪圈:Carrera Classic 輪圈
原本有想原配框(Carrera S)加上黑色烤漆,但一來覺得標配框不愛,另外烤漆可能有掉漆的風險且加烤漆的費用比換成Carrera Classic 輪圈貴,而且Carrera Classic 輪圈個人比較愛。
★舒適及輔助系統:
→停車測距輔助系統(前後),含 360 度環景輔助攝影
→變換車道輔助系統
→車道維持輔助系統
→智慧巡航系統 (ACC)
雖然有人說開跑車了哪需要輔助系統,但是我覺得人不能可永遠這麼專注在駕駛上,總是會有需要用到輔助駕駛的時候,所以這幾個沒什麼猶豫就選了。
★內裝配備:
→座椅:雙前座四向電動調整跑車”升級”座椅
跑車座椅和跑車”升級”座椅,差在升級座椅在肩膀部份比較寬。
另外原本以為有記憶套件的座椅,椅背往前倒或壓回來要靠電動慢慢調整,但其實不用,前倒或壓回來都是直接手動的椅背向前倒後再壓回來會是原本的位置,所以只差在記憶套件和比較多向的電動調整。
預算考量,就只選了升級座椅但沒有十四向或十八向且含記憶功能的。
不過交車這天開了一陣子覺得椅子沒那麼舒適,且常常小朋友後座有上下車的話,椅子要再手動前後移動,
如果再選一次應該會選有十四或十八向含記憶功能的。
→前座座椅電熱系統
原本的座駕沒有這些,也不會覺得特別不舒服;但想說冬天似乎比夏天更適合開篷(夏天太陽直射太恐怖了),如果冬天開篷外面冷冷的

→GT 跑車式方向盤採用真皮包覆
滿多大大都建議加選,業代說這個相對後改的費用,相當划算,所以就選啦!
差在大姆指扣住那個地方上面會多圓弧狀出來,然後左右的按鍵四邊會有錨釘。
→儲物空間套件
免錢的,選起來。
★皮質內裝:前座座椅頭枕施以保時捷盾型徽飾印記
上面都是選比較實用的東西,選一個不實用的騷包一下。
五、隨意照片
- 外觀 (1)
- 外觀 (2)
- 外觀 (3)
- 外觀 (4)
- 外觀 (5)
- 外觀 (6)
- 開篷 (1)
- 開篷 (2)
- 內裝 (1)
- 內裝 (2)
- 內裝 (3)
- 內裝 (4)
- 內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