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jy) Porsche Taycan 4S 電的你不要不要的

拜 Tesla 之賜,各家車廠如火如荼的展開電動車開發上市計畫,從2020台北車展就可以看出一二,如 Mercedes 展出的 Mercedes-Benz Vision EQ Silver Arrow

前、後輪軸各配置一顆電動馬達,能輸出750 hp最大馬力,搭配80 kWh高性能電池組,讓 Vision EQ Silver Arrow 行駛距離最長可達400 km 。


車身鈑件皆採用碳纖維打造,以Alubeam Silver銀色烤漆包覆;車頭則使用象徵純淨能源的藍色LED燈。


Concept EQA 動力系統架構同樣在前後軸各配置一具電動馬達,搭配60 kWh鋰電池模組,能夠輸出最大馬力268 hp,最高行駛里程可達400 km。


也特別針對「未來即現 The Future is Now」為主題,以C.A.S.E.為核心概念,「Connected聯網科技」、「Autonomous智能駕馭」、「Shared & Services共享與服務」及「Electric電能驅動」,於 Mercedes me future talks未來論壇談論從交通的未來移動,到政府治理以及數位公民等多元角度勾勒對未來的想像,而旁邊陳列的便是 Mercedes-Benz EQC。


當然,不僅單一車商,Audi 的 e-tron 也是相當耀眼。各家都積極推出以電能作為主要驅動方式。


Hyundai KONA Electric


個人自駕電動車 Toyota RHOMBUS Concept,未來如果有這麼炫的概念車上市,應該可以吸引大眾目光。


而 Porsche 也推出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純電車:Taycan,涵意為「活潑年輕的駿馬」,引用自Porsche盾牌標誌的中心圖像。第一次看到這台車,淚眼造型,相當特殊,作為保時捷旗下第一款純電動車,2020年第一季於全球正式開賣,自然備受注目。

======================

這次參加 Porsche Taycan 賞車會,當天來到竹北展間,此展間算是2020 8月才開始營運,據說現在已經開始另建旗艦展間,看看地點,應該是在中華路跟環北路交叉口。


進到展間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商談間設計的相當舒適。


旁邊休憩間


賞車會尚未開始,先看到旁邊這次主角 Taycan 4S。


Porsche Taycan 4S 規格

動力型式:前後軸雙馬達
電池容量:93.4kWh
最大馬力:571ps
最大扭力:66.3kg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前馬達單速、後馬達雙速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煞車卡鉗前6後4活塞
前懸吊結構:雙A臂+氣壓懸吊
後懸吊結構:多連桿+氣壓懸吊
輪胎規格:前225/55R19、後275/45R19
車身尺寸:4963mm x 1966mm x 1379mm
軸距:2900mm
車重:2220kg
電池續航力:463公里(WLTP數據)
國內售價:473萬元起

相關規配表,參考即可,畢竟選配是許多車主都會做的抉擇。





而於 2021 1月也推出入門的 Taycan 車型(358萬元起),採用後輪驅動永磁式同步馬達,提供兩款電池選擇,包括標配Performance Battery 在超增壓Launch Control時可激發出高達300kW(408ps)的動力輸出表現;以及開放選配的高性能電池Performance Battery Plus,其鋰電池輸出功率更高達350kW(476ps)。而基礎功率分別為240kW(326ps)及280kW(380ps)。

Taycan 的外型設計延續保時捷的經典DNA,令人一看就知道是 Porsche家族車款。明顯的側面弧線、內收的後擋風玻璃及雙翼突出的肩線提升了車尾視覺感受,0.22Cd的風阻係數也是能讓可行駛里程數提高的原因之一。


尾燈上具琉璃質感的「Porsche」字樣則展現了創新設計。一字眉尾燈應該是這代家族設計特色。車尾多層次堆疊的設計,B柱後便向下傾斜的設計,讓整體流線許多。


相較一般電動車配備400V動力系統,Porsche Taycan為首款搭載800V動力系統的量產車款,僅需5分多鐘便能透過高速充電站的直流電,充電至100km續航力(WLTP數據)。在理想狀況下,電池從5%充電至80%僅需22.5分鐘,充電功率更高達 270kW。高性能電池系統(Performance Battery Plus)的鋰電池輸出功率高達93.4kWh;至於續航里程,Turbo S為412km,Turbo則超過450km,而4S車型可達463km(WLTP 數據)。充電規格支援Type 1 (美規) AC交流電與CCS1規格DC直流電快速充電,國內共有超過1500座公共交流電充電設施相容。


Porsche獨家的800V電力系統、對應320kW直流電的充電裝置(Porsche Turbo Charger) 應該就是快充的技術能力所在,能有效縮減充電時間。另外,新車四年不限里程保固、高壓電池八年或16萬公里保固,並免費享有台灣保時捷提供的兩年充電相關服務及三年Porsche Connect相關服務,這對於電池疑慮應該有所幫助。


在外可使用 Porsche Turbo Charging 高速充電站作為主要的充電方式,居家可使用使用 AC 交流電慢充。


19吋 Taycan S Aero 鋁圈,紅色卡鉗相當令人注目。


頭燈與氣簾形成淚眼式造型


可於行駛時讓空氣透過氣簾導入至輪胎,提升空氣力學表現。


四點式LED頭燈





車輛解鎖時車門把手會向外彈出以便開車門,行駛上鎖後車門把手就會向內收起。


盲點偵測,雙曲率後視鏡





Porsche 輪圈中心蓋,德國斯圖加特市徽


車尾


正面一覽


驗明正身 Taycan 4S



====================
內裝
使用大面積LED面板,但設計上較為講究,將大量實體按鈕取消,以數位方式呈現。使用中央儀表版 10.9 吋以及延伸至下方的 8.4 吋螢幕。


駕駛車側一覽,配備雙前座八向電動調整舒適座椅


駕駛座車門一覽,含有座椅記憶套件


四窗以及後視鏡操作


配備 BOSE音響


Taycan 4S 車門踏板


雙前座八向電動調整舒適座椅含記憶套件


另一角度


方向盤


方向盤左側按鈕


右側


切換駕駛模式旋鈕,可切換Normal、Sport、Sport Plus、Range與Individual五個模式






前方為曲面設計的16.8吋數位儀錶板


左方為燈光控制



右方為循跡系統、避震器模式、車身高度與自訂快捷鍵。


排檔座位於方向盤右側,按鈕為P檔,其餘檔為以小型撥桿控制,


整體乘坐一覽


內裝對於現行電動車來說,質感算是相當優異,其中10.9 吋 PCM 通訊管理系統,整合音響、通訊、空調等。


右側乘客座一覽


杯架等


下方8.4吋螢幕,可顯示各種資訊,如充電


空調設定等







後座空間相當充足,椅背角度稍直些,但拜其全景天窗採光,完全無壓迫感。


後座西部空間約依1個半拳頭


後行李箱空間 Taycan 4S 有 407 公升,車頭行李廂容量為 81 公升,是的,無引擎,車頭空間自然空了出來。


電動尾門



====================
專業解說

接下來聽專業的 U-CAR Bob哥解說 Taycan 特性

以電動車為主要解說,電池特性,可行駛里程數,充電速度,充電地點,駕馭感受,內外觀科技配備等等做一一分享。

基本上,Porsche車輛的駕馭感以及底盤表現已經是數一數二的好,因此在駕馭感受上,只有讚可以表示,但不同點在於,即使為電動車,但踩踏的氛圍仍與內燃機等有極類似的體驗,反而不像一般電動車放油門後,若踩下煞車或是啟用動能回收等功能,便會有較大的減速阻力做回充等現象,讓消費者對這台電動車能更快上手。

而其中最受人注目的應該就屬可用里程以及充電速度。依照其經驗分享,Taycan 4S 標準可行駛里程為463公里,但依照其右腳以及妥善運用定速的方式駕駛下,發覺可突破原廠公告的里程數,來到500多公里,即使以100/120km/hr方試駕駛下,發覺差異也不會太大,估計是優良空氣力學,0.22Cd的風阻係數所賜,因此,以現有充電方式,至少可以在里程焦慮上有所釋疑。


至於充電速度,以 Porsche 主打的 Porsche Turbo Charging 高速充電站 800V電壓來說,Taycan 4S 標配 93.4kWh 大容量電池、支援 270kW 的 DC 快充功率,僅需5分多鐘便可充電至100km續航力,在理想狀況下,電池從5%充電至80%僅需22.5分鐘,充電功率更高達 270kW。

Taycan 車輛左側為 AC交流電插孔


右側為直流電DC與交流電AC雙用插孔。


當然,不太可能隨時隨地都有 Porsche Turbo Charging 高速充電站,因此最好還是家中有充電樁可使用,或是透過其他已經佈建好的充電站來充電。


不過,對於一台車重 2.2噸,電池續航力 463公里(WLTP數據),0-100km/hr 只要4秒,內裝精緻以及能帶給駕駛無窮樂趣的一台電動跑車來說,說實話,有錢,真該買一台。










(chujy) Porsche Taycan 4S 電的你不要不要的


若您覺得寫得不錯也剛好有空, 請您不吝滑動一下滑鼠, 於文章下方按個讚, 救救寫稿肝苦人!感謝您~

(chujy) 其他文章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2021-04-05 14:45 發佈

看到 Kia 推出相似規格的 EV 後
宅爸有疑問
大家會覺得 EV 進入 3C 模式 ?
不管哪一牌的手機, cpu 必由晶圓代工廠, N7,N5,N3 決定
果粉,安粉,小米粉 ...... 選喜歡的外觀,平台即可

EV 的電池工廠有若干規格供車廠挑選 - 性能版,續航版,平價版
與車廠引擎工藝脫鉤,消費者選喜歡的外觀,平台就好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看到 Kia 推出相(恕刪)


個人覺得,要能將外觀/結構做到可選配化的規模時,可能該電池平台已經是世界標準,或是規模已經吞噬絕大部分電車市場,唯有在如此原則之下,各家車商才有可能以該電池平台為主,建構自己的外觀/車輛結構,以符合該平台所需。

但這樣的整合性,看來是有難度的,畢竟現在技術百花齊放,要把自己獲利的金雞母任人宰割,自己僅變成外觀/架構的製造商,看來沒人想做這事阿。
My blog : https://chujy.pixnet.net/blog
想請問這種賞車會是如何報名?
percy880919 wrote:
想請問這種賞車會是如...(恕刪)


常去逛逛 UCar討論區,如果有就會公布喔。

版主用心整理多家 EV 介紹

宅爸最近比對 Taycan rwd vs E60 535d 時發現 - 數位流晶片的差異
原本 2003 推出的 E60 iDrive CCC 數位晶片,距今 18 年,當然是古董了
其後宅爸換成安卓八核心主機,效能強過 Taycan cluster
p.s Aftermarket android headunit 每年都在更新世代

已知車用晶片全球大缺貨
For cost down,車用數位流晶片不會使用最高規,最先進的製程
It's decade old than the cpu inside your smart phone
品牌手機必為最高規格的 cpu e.g N7,N5 and coming N3
每位消費者,假設五年一換的手機,內含的 cpu 遠遠強過車上影音晶片

EV 的設計,這方面可以借力,讓消費者透過手機串流影音資訊,甚至基本導航 & 行車資訊
畢節望族後裔

Hey Mercedes,tell me a joke
Sorry,my engineers were German
電動車不只是用電池取代內燃機,加速猛暴而已 ...... IMO
畢節望族後裔
ai_0301 wrote:
已知車用晶片全球大缺貨
For cost down,車用數位流晶片不會使用最高規,最先進的製程
It's decade old than the cpu inside your smart phone



Cost down 不是主因
全球一年才賣9000萬輛車
手機一季就超過這個數目,要cost down 當然是找手機下手
驗證和認證才是車用IC無法用最先進製程的原因
手機放車上曬太陽會曬壞,車子上的系統可不能曬個太陽就壞掉
GG光是要ready 車用製程,就是以年來計算的時間
然後二階供應商驗證要半年,一階供應商再半年,車廠再加半年,隨便算都是好幾年。
這中間還會碰到許多奇奇怪怪的問題,沒有包生兒子的。
另外,影音系統的晶片不用太高檔,剛好夠用就好,沒必要把寶貴的電力花在這上面,更不需要多大的運算能力。供應商也很多,intel atom, Renesas, nVidea, ...目前缺的不是這類的晶片。

透天綠能 + 電動車, How's that working ?
宅爸研究太陽能板發電 -> 電動車充電,自給自足模式
1)國內專做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廠表示,一般來說,3坪的面積每天可以發電1KW,
1KW的建置成本為7-8萬元,普通民眾家中屋頂若有30-40坪才能施工,
扣除可能會被女兒牆遮住的陰暗部分,也只能蓋12坪,也就是每日發電4KW,
成本 30萬元。
而1KW約等於3.5度的電 <- 此為南台灣日照換算,北台灣只有 2.5 度/天
2) Taycan 20 度電/100Km & Model 3 需 14 度電/100Km

假設日行 50 公里,視車款需要 7~10 度電/天
太陽能發電要 2~3KW = 6~9 坪矽晶板 = 22 萬建置費用
畢節望族後裔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