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Porsche Taycan 國內正式上市,473萬元起、三車型設定,最大動力達761匹!

Taycan是台好車無庸置疑,以下單純分享資訊和一些客觀事實

微微55 wrote:
拿有爭議的美國EPA數據來幹嘛?

非也,EPA是目前最接近實際用車情況的標準


EPA是SAE規範+實驗室測試,爭議近乎0,那位挪威YouTuber有經驗+實驗條件接近,結果也還算準,那為何有如此大的差異?

兩者差異來源在於,EPA的測試工況著重於加、減速,更接近實際用車情況,而YouTuber的定速70英里實測雖然會因為交通而有些許車速變化,但大多數時間是定速行駛,可以看成只測某個時速的電耗(里程),也就是動力系統(馬達+傳動+電系)在那個轉速的效率+那個車速的風阻,參考價值相對較低
《TESLA小知識》淺談EPA里程測試

市區工況


高速工況


至於WLTP我沒研究,我只知道特斯拉WLTP/EPA的差異有一部分來自特斯拉的WLTP里程常拖很久都沒去更新,而EPA里程時不時就在提升

微微55 wrote:
保時捷也有回應美國那個EPA數字找了其他公正第三機構來測試 也比美國EPA給的數據高

非也,保時捷是說,他們自己跑的結果跟EPA宣告的差不多

the EPA's range testing matched Porsche's own data, which is what they published. Porsche apparently wasn't pleased with the range results, even though they conducted the tests and came up with the figures published.
https://insideevs.com/reviews/395038/porsche-taycan-road-trip-240-mile-range/

延伸閱讀:《TESLA知識家 #10》分享總整理 (持續更新)
https://fb.me/TeslaHere|TESLA知識家
你誤會了 EPA跟WLTP都不太代表實際上的里程 電動車有個特性跟傳統汽油車不一樣的地方就是
開越快越耗電開越慢越省電 同時氣溫跟輪框大小也影響里程數不少 氣溫的因素影響還比想像中大很多

Tesla Model 3: Here's How The Range Changes In Hot And Cold Weather
簡單講今天要是開車台北直達台南都是高速路線沒有甚麼經過市區
那續航里程會比台北到台南沿途新竹台中有下來市區晃晃一路玩下去的里程跑得更少
你車上的平均時速影響你這趟旅程的實際續航很大

很多人以為電動車的里程是WLTP去打個幾折才算真實續航這也是錯的 WLTP測試是市區低速加高速
今天如果有人行程是高速居多 那他當然會覺得WLTP那個續航根本灌水的 如果有人是市區居多 那實際會比WLTP里程還多

上面講的這點有研究過電動車跟很多特斯拉車主都知道 他們在台灣里程實際上還比WLTP更多
所以看實際里程看別人實測的最準確 不然WLTP告訴你可以跑400多 可是你實際上跑300多 那看WLTP的準嗎
EPA告訴你Taycan居然低速混和高速只能跑201 結果別人實測純高速可以跑270 那看EPA的準嗎?
這差距很大耶 特斯拉車主應該很清楚他們車低速混高速跟純高速的續航差多少 結果EPA測出來的差這麼多
csw0704 wrote:
EPA比WLTP更嚴(恕刪)


你貼這篇剛好證明EPA的爭議
NIRO跟KONA在EPA里程都比Taycan高 結果WLTP比較低
那看EPA還是甚麼WLTP準確嗎?還是實際看別人測試的最準

EPA測試高速加低速只有201 結果別人實測Taycan純高速有27X
我上面講的那段你不會不知道吧 所以我很好奇你是甚麼樣的心態明明知道實際里程跟EPA測試的差距之下
還特地貼有爭議的EPA數據出來 看到後面這麼多人還在以為Taycan實際里程很低 我好像想懂甚麼了
JL wrote:
嗯沒問題一次打包在這(恕刪)
你自己下面貼Insideev那篇你有仔細看嗎?那篇作者也是說實際上路比EPA測試的更高
而且他也講了如果沒有下雨的情況下會更好 你自己開特斯拉你不知道氣溫跟天氣影響里程很大?那你怎麼會覺得EPA測試的是0爭議 EPA顯示多少實際上路每個人都不會超出EPA的里程

EPA有告訴你他測試的平均時速跟氣溫嗎?他每一台車都是同樣氣溫去測試嗎?
我反而是在挪威那個Youtuber有看到氣溫跟天氣還有時速的差異

下面還有一段
Porsche apparently wasn't pleased with the range results, even though they conducted the tests and came up with the figures published. They evidently believed the EPA range calculation didn't accurately depict the real range the Taycan would provide owners so they commissioned AMCI Testing to do their own range testing for the Taycan Turbo and Taycan Turbo S

不要講保時捷找第三方測的 我看了幾個Youtuber實測的實際上都比EPA高上不少

EPA平均時速是多少去測的 我看你那篇大概加起來平均時速51公里測試的
他每台車條件氣溫有一樣?你Model 3 SR+實際上平均時速50公里左右的只能跑到EPA宣稱的400公里?
如果超過EPA宣稱的400公里那你怎麼會說EPA顯示的數據無爭議

而且你也不是不知道電動車有動能回收 EPA測試的加速加減速情況會有可能比純高速的里程續航更低嗎?

動能回收:汲取大量動能
內燃引擎車款減速時,煞車產生的動能被轉換成熱能;電動車則能夠將如此動能大量回收,減速時將電動馬達當作發電機,以產生的電力為電池充電。

Porsche Taycan 獨特的動能回收相關數據如下:

265 kW的最高動能回收容量遠高於大部分競爭車款,減速的最高動能回收 G 值為 0.39。
一旦釋放加速踏板,Taycan 會盡可能滑行;滑行時回收到的動能則保留給後續行車路線使用。
動能回收僅會在踩下煞車踏板時啟動,隨即開始回收大量動能。
主要透過煞車控制動能回收情況下,車主將體驗到易於預測的可再生減速表現,且不受充電狀況與溫度影響。駕駛測試數據顯示,Taycan 達 265 kW 的高動能回收輸出功率使得約 90% 的日常煞車得以透過電動馬達執行,無需啟動車輪煞車。因此保時捷首次針對煞車來令片推出定期更換時程:來令片每 6 年需進行更換。
小人物櫻木 wrote:
Taycan是台好車(恕刪)
真的很帥很有科技感!
會買這台或telsa 都是錢多到不知怎麼花
家裡好幾台車
買來當玩具 玩玩看(不管telsa 或 Porsche)
不會是每日出門必須的工具車
就是假日開出去玩玩 或半天來回 或台北到桃園機場接客戶回台北
連假要開長途就選別台車
anthony0612 wrote:
會買這台或telsa(恕刪)


並不是
我敢說九成買Tesla的人都不是錢多到不知道怎麼花
若不是在台灣 model 3最入門大概只要120萬
買得起120萬車的人到處都是
目前160跟其1A2B volvo 保時捷比起來還算便宜很多 保養又省心
平常上下班 假日開出門玩玩已足夠使用
連假要開長途更要選能輕鬆開車的Tesla開出門
我的Taycan turbo 車上二人 冷氣音響開好開滿 回充沒開 正常開車 該大腳大腳 實際數據

80%(我只保持充到80%)有213 回算 100%有 266英哩 約等於444公里

朋友的4S 可破300 在相同電池容量下 以後的後駆單馬達版本應該會更多

不用拿那些騙人的機構有問題的數字來黑Taycan

車主回報資訊應該很有公信力

請問一下車主不開電能回收是不是因為回油門的感覺會比較好?或是有其他考量可否分享一下?
因為台灣還要一陣子才能拿到車 先跟你請教
謝謝

HediSlimane wrote:
我的Taycan turbo...(恕刪)
大家都知道 基本上電車如果完全沒有用到物理煞車 所得到的續航是最高的

所以有的人提出 one-pedal driving 的方式來開電車 我個人是覺得這樣開很危險

回收不開 (預設) Taycan 的滑行比油車更遠 且煞車輕含 會等同輕量回充煞車

在重煞時 也設計成絕大多數比例依靠回充來煞車 回充量不少

何時回充完全掌握在駕駛手上

與其妨礙操控體驗 在那邊頓 Taycan 這樣設計我是覺得非常聰明的

所以Taycan開起來與油車並無二致 非常容易上手

搭配這次的十活塞陶煞 taycan的煞車真的很厲害

你的速度其實超乎其他駕駛的想像 所以換道超車有時會須要收招

六七百匹綫性加速 收起來一點都不費力 又狠又順

老話一句 保時捷不會讓你失望
HediSlimane wrote:
我的Taycan turbo...(恕刪)


德國電動車預留電量都比較多, 充電還是需要只充到80%飽嗎?
保時捷是怎麼建議的?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