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邊電氣化了,一樣是PPE電動平台上開發,這邊又評是純電休旅操控天花板...所以有不好嗎?
這一級純電動態上還有一個強力但冷門的角色I-PACE...國外評價也高
還有新代世的iX3將來也會是強力的競爭者
如果要跟Model Y.Mach-E或IONIQ 5或EV6最高性能版比...嗯嗯...跟本上就是不同的族群
不過我比較想看跟Macan油跟電的差別...但油沒有新款車...只能跟舊款的比
相當於Macan S那一級..不過EV重了300~400kg
電車的最大重量在前後2軸之間"平均"分佈,重心又低,平衡性相對來的理想
油車引擎變速箱差速器配置,相對類似的前後軸配重數字是表達不出這種平衡性上的差異
電車目前吃虧的地方是車重,通常比同級油車明顯的重
若以後有能量密度更大的電池,能降到跟油車一樣的車重,油車操控到時應該完全沒的比
這款車應該會有一個銷售熱度,非戰之罪是電動車市場擴張不會那麼快
電動車越賣越多,但設備跟不上幾乎是每個市場的問題
台灣純電車已破6萬輛,每個月還以上千輛速度增加...一樣不覺得設備擴充有跟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