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Hank賽車日記2 – 與GMS特波車隊征戰大鵬灣

這麼多帥哥又有專業的後勤團隊, 在這樣的車隊裡才能放心又開心的賽車!!!
GMS特波車隊真的是少數幾個在台灣用心經營的好車隊!

加油!!
影片44秒處其實真的很危險
R8那邊的技師可是幹的要死
不好意思
問個蠢問題
為什麼路上跑的性能車輪胎扁平比都是要多扁有多扁
可是在場上跑的賽車輪胎扁平比都肥肥的?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koenigsegg08 wrote:
為什麼路上跑的性能車輪胎扁平比都是要多扁有多扁
可是在場上跑的賽車輪胎扁平比都肥肥的?


我是不清楚大鵬灣裡這類的賽事有沒有強制規定輪胎的規格(應該有,等神人來解答)

那像Le Mans或Super GT採用的輪胎都有點肥的原因除了賽事規定外,一方面也會用來減震,這類的賽車多半採用水平置懸吊系統,在行程極短且極度硬朗的設定下,肥胎便有吸震的效果,且過彎時有著3~5G的側向G值下,也不會產生扁平胎容易產生的折胎現象。小弟淺見,如有錯誤的地方或需要補充的再交給樓下大大。

Diyman25 wrote:
http://youtu.be/owi5EFWwWrM
分享一下,一些難得的畫面!!
影片中是GMS特波車隊717號的A車手與B車手,換手的畫面〜
因為在比賽的中盤之後,賽道的狀況以經不利於,全力操駕,拼爭先(有很多的散落物,與油孳),所以完賽變成首要的優先。
台灣大賽車的規定有一分鐘強制,熄火。在這時候,可以進行車手交換或換輪胎!!





幫大大iframe一下~!



跑耐久賽, 往往能穩定發揮, 順利完賽更加重要!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rwbbbb wrote:
這麼多帥哥又有專業的後勤團隊, 在這樣的車隊裡才能放心又開心的賽車!!!


明明就是衝著SG來的好嗎....?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fhinfo wrote:
GMS特波車隊真的是少數幾個在台灣用心經營的好車隊!
加油!!


謝謝大大的鼓勵與支持~!
更多訊息: https://www.facebook.com/HankRS225

Hank大的彩繪越看越親切耶...

衝啊~旋風衝鋒

萬惡田宮應該贊助不少吧(誤)

謝謝Hank大願意把自己花了大把時間精神跟金錢的可貴經歷跟大家分享,

自己親自參賽或許門檻不低,但挺身而出當個有良好素質的觀眾卻是熱血車迷人人可做到的事。

衷心希望能有看到台灣賽事蓬勃發展的一天,並且以曾經身為一份子為榮!

少跟我說什麼國情不同,你是不是就是那不守規矩的其中一份子!
DjZack wrote:
那像Le Mans或Super GT採用的輪胎都有點肥的原因除了賽事規定外,一方面也會用來減震,這類的賽車多半採用水平置懸吊系統,在行程極短且極度硬朗的設定下,肥胎便有吸震的效果,且過彎時有著3~5G的側向G值下,也不會產生扁平胎容易產生的折胎現象。小弟淺見,如有錯誤的地方或需要補充的再交給樓下大大。


我並不清楚Le Mans or Super GT側向加速度可否達到3~5G.
或許真的是拿胖胖胎來當作避震器的緩衝,但是說到折胎,相信胖胖胎應該更容易折吧?
以物理的力矩來說,同樣側向加速力為1G,應該是胖胖胎比扁平胎更容易折胎...

相信以賽車這樣的運動來說,輪胎的配方,材質,結構...等,應該都跟消費市場上能買到看到的不一樣.
印象中有看過一份文件說明了F1使用的輪胎結構是用玻纖或複合纖維,跟我們買得到的鋼絲應該差異很大.除了輕量化以外,胎壁的結構應該也是硬到不行.

忘了是NGC or Discovery Channel,有提到drag racing用的胖胖胎是拿來吸收扭力的,這種超變態級的輸出若直接施力在扁平胎上,一般的鋼絲層會直接斷裂...或許,同樣的想法也可以套用在賽車運動上...

另外,個人猜想或許跟slip angle有關,slip angle在4~6度時會達到最大的traction,超過8度,traction會降低,而slip angle又跟胎壁有關係...

以上都是個人的想法,跟版上先進討論討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