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新訊】Porsche Taycan 4S登場,國內同步展開預接活動!

看留言就知道很多人不知道電池原理和續航力的關係

只看到續航力輸I-PACE更輸TESLA就開始造神

TESLA果然是神一般的存在,開T牌的不少都有一股優越感

說T牌電池多好你認為保時捷真心要做會做不出比T牌更好的電池?

說T牌超充多強但目前只是點多不然T牌400V和保時捷800V誰充得快?

但都忘記了TESLA其實是"3C商品"強項是軟體而其他則是"車廠"強項是硬體

硬體當然不是指什麼電池電機之類而是指人家造車工藝就算到了電動車也會讓駕駛覺得有駕駛樂趣而不是在開一個遙控汽車玩具

而且現在科技進步的很快誰能保證T牌的優勢可以繼續維持下去?之前只有你一個獨佔市場也就算了但現在電動車只會越來越多就不一定了,T牌還是先管好自己公司的財報比較重要否則哪天破產都不意外...

然後只會在那裡嫌賣最貴的結果跑的少又慢爛死了(雖然嫌的沒幾個買得起)
酸民、仇富者發言請自重,窮不可恥可恥的是既窮素養又差!
ericlin921224 wrote:
為什麼不直接叫4跟4S...(恕刪)


因為 "4S" 的電池重量抵消了馬力的增幅,兩部車的 0-100km/h 是一樣的,所以兩部車"實際性能"是一樣的
印象中通常 S 比普通版 0-100km/h 大概會快 0.2s 左右
losergodie wrote:
看留言就知道很多人不...(恕刪)


嫌貨人才是買貨人
我相信Taycan不少未來車主都是從Tesla來的
會比較也是正常的

你說的對
Tesla強項是SW所以對電量的掌控立竿見影
這時候傳統車廠和Tesla新興車廠的差別就非常明顯了

我自己也訂了一台   預算就500萬
我自己也會希望500萬能讓我買到無焦慮里程至少300公里以上
雖然話說保時捷從不強調它的油耗
但問題是油車沒油加油就好了
但電車充電再怎麼快  還是要不少時間
一旦要長途開車又不想中途休息   這時候就很尷尬了


不過我想最近10年在電池上應該會有突破性發展
-馬克- wrote:
保時捷首款電動車Taycan...(恕刪)


反正怎麼訂家都是貴!

續航電力還是有再加強~

‧°∴°☆﹒°☆﹒﹒‧°∴°﹒☆°∴°☆﹒﹒. °.﹒‧°∴°☆‧°∴°﹒☆ ☆°.﹒‧°∴°☆°
這台開在路上肯定吸晴
而且又是四門
zgmf11133 wrote:
嫌貨人才是買貨人我相...(恕刪)


今天有和業務聊到他說4S國內就是預估約500萬

還有聊到訂單的話題

說是700張訂單看似很多但那都是預購的並沒有全部轉正式訂單

抓一個大概只有約400多張轉正式訂單但還是很難消化完因為明年開始交車台灣一年只給150輛的配額

所以全部消化完約需要兩年至兩年多

想要早點交車就是買越高規格的因為很多人都是要買入門款的偏偏入門款還沒發表所以可能會最慢交車

另一個消息就是TAYCAN可能不會出ST版本了因為2020年MACAN就純電化了再出ST版本機會不大

以上消息來自保時捷內湖業務...
酸民、仇富者發言請自重,窮不可恥可恥的是既窮素養又差!
zgmf11133 wrote:
嫌貨人才是買貨人我相...(恕刪)


因該里程沒有300...除非你不大腳..就正常開..但總里程先打8折在7折這樣算...一般開因該都沒300KM!

我研究一下電車耗電量..再加上自己平時開車方式...除非里程能再提高..或是耗電量再降低..或充電再更快..不然買電動車只能把它當超跑一樣! 如果不改開車方式..對我來說目前任何牌子電車都不實用!
losergodie wrote:
今天有和業務聊到他說4S...(恕刪)

大家一開始預訂都還是想等入門款(保時捷奢侈稅以下)
雖然說是滿單 我想能買上turbo等級以上還是有限。
現在這時間點發表4s多少也應該有確保接單量的目的吧
losergodie wrote:
看留言就知道很多人不...(恕刪)



傳統車廠你所謂的強項「硬體」
在電動車上佔不到什麼便宜
特斯拉除了軟體,在電動車三大關鍵技術,電池-電機-電控 還是領先不小的距離。
身為百年跑車名廠
卻一直被拿來和小菜鳥特斯拉比較
德國佬心裡已經很不爽了
對客戶來說
性能,續航,快充佈局,都還在追趕特斯拉的進度
(紐伯林那台Taycan,還被拍到散熱偷吃步...)
最重要的電池,還卡在韓國LG手上
那這個百年品牌還有什麼優勢?
設計風格?內裝?情懷?
——- 以上言論偏激了點,不過也都是事實,看不下去的話請多包含...
現在的電動車 讓我回想80年代剛問世的那超大支的水壺手機 還是電腦剛問世超大又慢一樣 看看下面圖片超大的電池模組 或許再過幾十年的未來世界 科學家能研發出攜帶式電池(像智慧手機大小) 要開車時再插入車子發動 不用把那麼大片又超重的電池模組設置在車底盤 也不用充電站 也不用怕電池效能衰退 一卡隨身攜帶的電池就能搞定 XD

試想把這些電池模組變成一張卡片大小的電池


前些日子諾貝爾化學獎 美英日3學者發展鋰離子電池才獲得殊榮 科學家們請繼續加油吧!!!

古德諾(John Goodenough)
1922年生,美國固體物理學家
學歷: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
經歷:曾獲日本國際獎、恩里科.費米獎、美國國家科學獎章
現職: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教授
研發成就:1980年發現電池陰極新材質氧化鈷,電壓提高到4伏特,大幅提升電池效率
惠廷安(M. Stanley Whittingham)
1941年生,英國化學家
學歷:英國牛津大學博士
經歷:曾獲IBA Yeager獎
現職:美國賓漢頓大學教授
研發成就:1970年代初期研發一款部分由鋰構成的電池,以二硫化鈦當電池陰極,金屬鋰為陽極,產生2伏特電壓
吉野彰(Akira Yoshino)
1948年生,日本化學家
學歷:日本大阪大學博士
經歷:曾獲全球能源獎、日本國際獎
現職:日本名城大學教授、日本旭化成公司名譽特別研究員
研發成就:1985年以石油焦當陽極,消除電池中的金屬鋰,創造出第一個商用鋰離子電池,提升電池使用安全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