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零一 wrote:
有很多人無法接受共用...(恕刪)
是的,開過Cayenne再開Q7,有感覺的人沒一個會覺得是一樣的底盤,雖然他們確實系出同門,雖然我曾經也為Porsche的策略不甚認同,不過,這家車廠所因而增加的獲利確實不容忽視,德國方面在第一代Cayenne上市時也說過,沒有這些普銷車型,Porsche便無以為繼像是911這種純跑的開發與精進,雖說車廠為了賣車什麼話都說得出口,但大方承認自己的策略,總勝過偷偷來還不認帳的義大利品牌,沒錯,我說的就是加州跟FF。
所以樂觀點看,也可以說現在以個人角度接近完美的997(很遺憾,目前還沒機會開到991),之所以物美價廉的原因也出自於此(更遺憾,物美價廉指的是純跑市場裡,而非對個人而言),物美,指的是911相對於其他英義對手伯仲之間的性能與操控實力(但樂趣則還是稍有不足),價廉,更是與這些手工跑車比較後的必然結果,更何況,Porsche這邊還多了油耗與舒適性、實用性上的優勢。
整個討論串也有不少人提到Porsche的歷史,現在台灣大概已經不多人記得,老保時捷博士可是左手幫auto union(audi前身)設計賽車,右手替希特勒開發beetle的傢伙,製造既快又實用且讓大家買得起的車一直都是他的願望之一,356很貴嗎?在當年是台灣窮且封閉,不然比起英國車反而大碗滿意,第一輛車如此,最新的車不賣貴只是天經地義而已。
而關於開版者所言,台灣M型社會這種大家都知道政府所造就的慘劇就先甭提了,關於市場大小這件事,很多人真的老喜歡自以為心胸開闊其實目光短淺,喜歡貶低自己歌頌別人,台灣汽車市場以這樣大小的土地或人口來說當然算大,不然M.Benz與Audi還有更多品牌為何願意來此設分公司?現在做生意、特別是汽車這種高單價的產品,能多賣一輛就是一輛,有做過生意的就知道,客戶無分大小,這樣的邏輯與態度才能讓公司永續發展,當越來越多汽車品牌看重國內市場之時,我想也只有台灣人會整天看低自己羨慕別人,比利時會看著法國市場而自卑嘛?丹麥會看著德國市場自卑嘛?那台灣幹嘛什麼都拿來跟全球前幾大的中國或日本美國市場比?這樣會顯得比較有國際觀嗎?
行動零一 wrote:
這棟看下來很多人都用 賣很多=很俗=Porsche失去價值..(恕刪)
這真是我覺得最好玩的事

還什麼真保時捷跟假保時捷....共用零件又怎樣,開起來一樣再來說吧
真是應了一句我抱怨BMW價錢真黑後,BMW業代回我的話:⎡如果賣太便宜賣太多,客人會不高興,所以我們訂的高一點也是不得已的阿⎦

Life is poop,pee,fart.
Taste your own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