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車不是保時捷才有吧台灣車商哪個遇到檸檬車不是這麼一套流程不然你以為TOYOTA為什麼成為神車不就是因為人家出問題的機率低嗎那厚厚一本手冊,裡面一堆注意事項你覺得人家是應該廣告自己車子很帥很會跑還是應該廣告自己的車子1000公里要吃掉800cc機油你自己公司產品的廣告會這樣打嗎不可能嘛不是因為自己遇到檸檬車就變成反邏輯買保時捷本來就是要對盾牌有愛想要問題少請選日系車就這麼簡單
周遭剛好有3台2018的E3可以對照里程分別為13萬 10萬與6萬公里保養週期皆為15000公里。里程最多與最少的週期內無需再補機油,但會吃到0.8-0.9公升,接近下限但還不會亮燈。10萬這台每五六千公里時會亮燈回原廠補一瓶,過保前9萬保養技師提醒有輕微滲漏但屬於正常現象,這次不到2千公里機油燈亮,又跑去買來加,是後來停在朋友家滴了幾滴被提醒去檢查,才發現已經漏很久了…..外場檢修也吊引擎,真夠崗,零件不貴工錢貴,現在正常吃機油而已。想說的是:吃機油跟漏機油是兩回事,保固內不主動告知,心態不夠健康,很可惜。事後有跟業代建議,開會要反應,沒半年,今天這篇就上來了,何必呢?
感覺在台灣所有的車商含中古車商都是吃定消費者,依照我自己使用一般普通車輛,也不曾發生這種離譜事情。德國原廠應該並沒有什麼問題,沒有哪間製造商敢保證生產出來的車輛是100趴的良率,有問題的往往都是台灣代理商經銷商這邊遇到問題後,推卸責任,拖延處理,才是讓消費者心寒。
負擔的起證明一定不是窮人,但富人肯定沒那麼多時間處理這種鳥事,車主辛苦了花較多的錢在保時捷買到的是"品牌"很多田僑仔開toyota理由大多都是"穩定",因為他們的時間值得拿去創造更多價值我相信這一定是個案,我姊的macan電動後視鏡不能收折,其他有的沒有的亮燈,也是個案保時捷很nice的,是不是有什麼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