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提到傳統豪華品牌的代表性車款,1A2B內的行政級房車肯定版上有名,E-Class、5系列、A6三本柱,基本上就是撐起歐洲半邊天的存在,雖然在休旅車浪潮下漸漸被掩蓋,但車廠們還是相當重視此等代表「顏面」的產物,只是該如何存續,就相當考驗品牌的智慧。賓士方面採用的是油電各自為政的做法,徹底將E-Class與EQE分開,成績如何大家可以自己評判一下。BMW方面則是延續了油電共生的做法,雖說G60世代的5系列外觀、動態讓大家稍有微詞,但銷量確實更多了一些。至於最後推出的Audi,可以說是結合了雙B各自的優點,使用PPE與PPC平台確保動態表現,外觀上用著些許的差異帶出風格上的不同,但大家還是可以輕鬆產生連結,知道這就是新世代的A6,成果會是如何,不妨來看一下我們A6 Avant e-tron的試駕影片了解一下先。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不同於A5與Q6讓人有點不知所謂的命名方式,A6顯得相當明確且合理,消費者可以簡單的用e-tron來區分燃油與純電,而不管是油還是電,奧迪都提供了房車與旅行車行供消費者選擇。國內市場方面,台奧率先導入的是e-tron版本,燃油則是稍後引進,目前兩車都尚未正式發表,前者已確定會在10/2上市,有興趣的網友也可以鎖定我們的影片介紹。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外觀方面A6 Avant e-tron延續了新世代奧迪的設計風格,分離式頭燈算是e-tron招牌的設計語彙,封閉式的水箱護罩依舊可以看出品牌的盾型設計,根據車型等級的不同,前保桿氣壩造型與顏色也會略有差異,整體來說符合小編自己的審美標準,顏值這塊Audi還是拿捏得死死的。看到車側,A6 Avant e-tron的車格比以往也放大不少,車長直接突破4米9,倘若是燃油版本更是直逼5米大關,但可惜的是,A6 Avant e-tron車身比例讓人看起來有些奇怪,鈑金與窗戶的比例不夠協調,像是愛穿高腰褲的阿伯,但這算是個人喜好的問題,也歡迎大家提出自己的看法。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至於車尾方面,A6 Avant e-tron的造型就有挽回顏面,整體設計與A5 Avant神似,都是以貫穿是燈條作為視覺主體,輔以相對厚實的後保桿,在流線之餘也保有強烈的氣場。此外,A6 Avant e-tron是奧迪在台灣首款提供車尾發光廠徽的車型,在夜晚看到亮起紅光的四環標誌,真的會讓人感到帥氣不已,中二歸中二,但真的帥就完事了。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或許是疲勞轟炸,A6 Avant e-tron的內裝已經無法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畢竟最近真的接觸到太多新世代的奧迪,大家的設計基本上都是完全相同,11.9+14.5吋的雙曲面OLED螢幕給好給好,少數的差別在於副駕駛螢幕標配與否,就台奧目前的設定,A6與Q6屬於定位較高的產品,副駕駛螢幕直接標配,A5、Q5則是需要選配。簡單來說如果你沒有自己碰過新世代奧迪的內裝,那麼肯定會相當喜歡,配備等級基本上也跟上同級對手,甚至C/P值更高一些。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A6 Avant e-tron軸距為2946mm,發揮出電動車PPE平台的優勢,使得後座空間表現相當出色,腿部與頭部的空間表現都相當出色,也不會有坐在二樓的感受。少數美中不足的是後坐板凳感稍嫌明顯了一些,倘若腿長一點坐椅不容易支撐,久坐比較容易疲累。但就坐椅本身的泡棉設定非常優異,搭配可以用平坦來形容的中央地板,實際乘坐三個成人不成問題。既然是旅行車,行李廂表現跟後座一樣重要,A6 Avant e-tron可以提供502公升的標準容積,但Sportback同樣也是502公升,兩者唯一的差別在於後座椅背傾倒之後,前者為1442公升,比後者多出了112公升,差距也不算太過懸殊。之所以會有如此差異,原因在於Audi標準容積的算法為頭枕下方,全倒則是包含到上方空間,因此如果你是因為載物空間想要買到旅行車,A6 Avant e-tron有些不太成立。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來到動態的環節,PPE的表現依舊讓人喜歡,A6 Avant e-tron延續了從Q6、Macan EV以來的均衡,兼顧舒適與運動的強悍實力,而我們試駕的是Performance版本,標配的為標準版懸吊,但試駕車款額外選配了S6標配的氣壓懸吊,讓這個均衡表現更如虎添翼。A6 Avant e-tron的懸吊設定非常Q,氣壓的調整基本上就是在這個Q的前提上進行加減,另外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也可以改變車身高度,對應不同的駕駛場域。之所以說本車兼顧舒適與運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避震器對於路面震動處理極為細膩高級,給予路感的同時不至於碎震太多,同時對於抑制車身晃動的表現非常出色,過彎時車身會保有些微側傾,使得輪胎循跡表現更優,避震坐動迅速扎實,晃動感不大的同時跳動也不會過激,簡單來說就是高級。

【影音試駕】Audi A6 Avant e-tron P,至少我們還有顏值!
動力系統方面,Performance採用的是100 kWh大電池搭配後軸單馬達,最大動力為367匹/57.6公斤米,在彈射起步狀態下則是可以啟動超增壓模式,馬力可提升至381匹,零百加速成績為5.4秒。加速帶勁是大多數電動車最不需要擔心的問題,A6 Avant e-tron當然也是,讓人驚喜的反而是續航里程,直接來到720公里,基本上是三四年前無法想像的數字,倘若是風阻係數0.21 Cd的Sportback(旅行車為0.24 Cd),更是可以來到756公里。搭配800V架構,快充公率最高可支援到270kW,21分鐘便可完成10~80%電量補充,基本上已經可以跟里程焦慮說掰掰了。

以上就是我們對於A6 Avant e-tron簡單的試駕心得,有興趣的網友一定要幫我們看看影片,順便在影片下面留言喔!
2025-09-22 16:52 發佈
感謝分享&介紹,快充感覺很實用
阿放 就是美
低調奢華 看起來很喜歡
已加入清單中 掃個2.3台
個人覺得 i5 touring 顏值比較高~
Audi 電車前臉那塊同色配置很廉價的塑膠感(學 EQ系列?)~
BMW 那種不特別區分電車設計的前臉,個人覺得比較協調~
然後燈具分成上下兩個的,我覺得都很怪(Ex: Kona)
另外最近 Audi 借出的車色~ 其實很難拍出好質感(公關請看這)~
Audi A6 外型真的很美~
Avant 真的帥
Audi車頭越來越沒車廠特色了,
應該把跑去中國那個首席設計挖回來。
這一代的A6 Avant 車側高腰身的設計讓我第一時間想到了阿貝...





歐迪碗公就是漂亮!但電車我就沒辦法接受了~
e-tron 真的很考驗市場接受度...二手市場爛到爆炸!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