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X2有其角色定位,說不如買2 Series或M125i可能參雜些許情緒
可是我比較想不通的是
一樣在C柱上多加個廠徽
Q2四個圈看起來有畫龍點睛的效果
反而BMW廠徽放在C柱,有點像加油孔的設計跟Q2比起來感覺少了點質感


以設計面來說,Q2最大不同於X2之處
Q2車身尺寸比A1大又比Q3小
不共用其他車款的底盤,算是蠻有誠意的全新車款
而X2沿用X1的底盤
說是全新車型感覺上好像又差了那麼一點
和X2同為前驅車,雖然Q2這次沒有以往Q系列有的quattro系統
以及新世代車款都會有的虛擬座艙
但是少了這些,價格設定在139萬、143萬、154萬,也算有反映在售價上
再來談談外型
因為審美觀每個人看法不同,以下是小弟的感想
如果有跟大家看法不同的地方,請各位輕鬆看待
X2車頭經典雙腎水箱護罩加上特殊造型的前保桿
利用兩種車色重複堆疊,可以提高視覺上對於車高的判斷,看起來車子大很多蠻加分的,但不得不說,車頭有點像兩個大鼻孔配一個大嘴巴,
看久了就像是放大版的1 Series

車尾部分X2保有層次感
但比起過去X3、X5的收尾方式,X2線條似乎有點拖泥帶水的感覺
X2細長型的LED尾燈組,跟過去設計也有所不同,是我最喜歡的部份
還有雙出的排氣尾管,幫X2維持住該有的運動風格
整體車尾設計蠻新穎的,但畢竟是全新設計就看個人買不買單

Audi的設計一直以來獨樹一格
Q2線條看似簡單剛硬,車身帶著幾道摺線
再配個盾型水箱護罩,展現強烈視覺感
Q2不走堆疊層次感,利用頭燈保桿上下呼應的設計
尺寸不大的頭燈組卻顯得炯炯有神

小面積的尾燈組,和若有似無的小尾翼
讓Q2的車尾設計略顯保守
反倒是粗壯C柱特別搶戲
如果把尾燈組面積加大
像Q5那樣,應該更好看也更有Audi的家族樣貌

再來說說內裝
X2內裝風格走的是一貫BMW Style
雙圓儀表板、三幅式方向盤、中央控制面板、排檔座
即便把車內每一部分都切割分開,仍舊一眼可以出這就是BMW
可是美其名叫做經典,一但冠上讓人期待的新世代車款稱號
經典反倒成了一成不變

Q2的內裝鋪陳似曾相識,尤其是圓形出風口
和A3設計是如出一轍
走極簡風的內裝線條,雖然內裝創新度不高
但還可以選配12.3吋的虛擬座艙增加科技感
可惜沒有遊艇式的排檔桿
整體Q2的操作介面和新世代的A4、Q5其實相去不遠

至於乘坐空間,X2和Q2比較適合四人乘坐,後座空間X2略勝一籌
小弟特別找了怡塵的試車影片來讓大家比較看看
X2和Q2的後座椅背角度差不多,偏挺的那種
這樣看雖然不太明顯
不過X2的膝部空間和頭部空間都有稍微大一點點


扭力樑對乘坐舒適性到底是加分還是減分?
Q2後輪是扭力樑,或許是調教得宜
媒體試車對於Q2的操控讚譽有加,舒適性也還說得過去
X2後輪是多連桿設計
可是看了幾篇媒體試車報導都說X2後輪過於跳動,坐起來不舒服
之前嘉偉哥有提過媒體車胎壓很多都過高
大家有機會去試駕的話,不妨多注意一下
性能有官方數據可以參考
X2 2.0引擎,最大馬力192匹、最大扭力28.6公斤米
Q2 1.4引擎,最大馬力150匹、最大扭力25.5公斤米
引擎輸出數據X2占了上風
可是回頭再看看0-100km/h的秒數
X2 7.7秒,Q2 8.5秒
Q2在省稅金的前提下,還能跑出這種成績對於性能加分不少
最後想說說小弟自己的想法
Audi一直以來最大的弱點就是台灣人傳統觀念認為雙B品牌比較高級但Q2和X2目標都是年輕族群
既然是鎖定年輕族群
X2定價200萬起實在有點不友善
相比之下Q2便宜5~60萬,對於年輕族群較容易入門
兩台車的價差甚至可以買一台國產車,我想這應該是X2最大的問題
而Q2最大的問題就是要想辦法打破台灣的傳統觀念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