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意外的邂逅, 遇見C7世代的小改A6, 儘管進入產品末期, 但優雅的身型與由Audi引領的LED光條式燈具依然充滿現代感, 雖說沒有新世代Audi的虛擬式座艙如此的高科技, 但成熟穩定的末代產品與驚喜的價格卻也吸引著我!
與內人約好了時間試駕, 卻碰巧是在陰雨綿綿的寒冬中, 前擋與前側雙層玻璃圍繞的靜謐車室讓我們可以安靜聆聽Audi原廠10隻喇叭演繹Adele的渾厚嗓音! 聽說CNY版本配上了更棒的Bose音響!
35TFSI搭載的1.8 turbo引擎是小改之後新的動力版本, 變速箱也從Multitronic CVT改為S tronic 7速自手排版本! S tronic其實就是名聞遐邇的雙離合器自手排變速箱(但對某些人可能會說是惡名昭彰的DSG?), 不過這具濕式的雙離合器自手排, 業代一直強調與VW橫置引擎所用的DSG是不同款式!不知道是不是自手排動力傳遞直接的關係, A6的渦輪時滯比起之前試駕過的Infiniti Q50 2.0t甚至BMW 740i都還要輕微, 全油門時縱使只有1.8t的引擎仍小有貼背感! 儘管A6是身長4.9米的中大型房車, 但大量運用的鋁合金結構讓車重僅約1600kg, 由35TFS的動力驅策對多數人而言應已足夠!
甫上高速公路, 原先要往內側車道變換的我突然瞥見一台疾駛而來的車子, 我趕緊再閃回原先的車道, 讓我驚豔的是A6在高速變換車道時的穩定性, 方向盤回正後車子就跟著穩穩行駛, 沒有多餘的晃動, 這應該歸功於車體的剛性與優異的懸吊吧! 不過這也凸顯出盲點偵測的重要性, 聽說CNY特仕版有補足包含盲點的公路行車套件(試乘車沒有), 讓人相當的心動!
除了DSG, Audi以及VW之前不少車型, 也有吃機油的問題, 另外缸內直噴引擎也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積碳問題, 為此特別google了一下
Audi A6的第三代發動機改進了哪些問題
新引擎似乎是混合噴射技術(缸內直噴+進氣歧管噴射), 用以改善過往積碳的問題!
整體而言, 步入產品末期的A6在補足各項配備與主動式安全裝置後, 是CP值相當高的選擇, 但前提是沒有雙B的品牌情節, 不在乎較差的二手價, 還要拋棄對雙離合器自手排的諸多成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