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Audi 的妥善率、可靠度,需要檢討的是「產品」還是「後勤維修」?

很多車友都對 Audi 的「後勤維修」很有意見,車子是一個產品,除了基本保養,產品有問題才需要維修,而修不好到底是維修技術差,還是產品設計上的問題?當然還有原廠保固更換零件是否阿莎力!

蠻多車友會參考 J.D. Power 的數據,但可以先了解妥善率及可靠度的計算方式

1. IQS( Initial Quality Study ):調查90天內的新車車主遇到的問題

2. VDS( Vehicle Dependability Study ):調查的是3年前出廠的車去年一整年所出現的毛病

簡單來說,就是調查:

1. 新車出廠的品質

2. 使用一段時間後的耐用度

大家都認為 Audi 的本質是沒有問題的,那妥善率的調查一定是在前段班,若調查結果在後段班,產品本身的設計、零件耐用度、操作使用上等等,就有檢討的空間了。

有些人對變速箱有意見,有些人對引擎吃機油有意見,這些是產品零件的問題?還是維修技術不良的問題?

我認為台灣消費者最有意見的是,當問題產生時,在保固期內原廠是做維修零件?還是更換零件?

要真正改善後勤維修,應是從改善產品本質做起,還有調整產品的配置與設計!

下面這篇文章是 U Car 對 J.D. Power 可靠度調查的報導,可以參考新聞分析的內容:

http://news.u-car.com.tw/29449.html

2017-02-09 11:40 發佈

Davidchubby wrote:
Audi 的妥善率、可靠度,需要檢討的是「產品」還是「後勤維修」?


換個「集團」可能會比較好。
價格 舉例 a4 45 avant +s line 成交價 可以買到a8 50 tdi ??? 所以定價太高

東西為什麼有價值,最簡單就是二手價

二手價 穩 相信大家比較敢買

產品 ........ 不用我說吧 以相同價位

出包機率 比另外兩B跟L 還高吧.....


後勤.......... 我倒是覺得.... 普通啦 單純覺得

Audi只是賣外觀, 可惜現在外觀也被賓士追上...... 年輕化 價格又穩 問題又少

產品不好 價格太高, 對手太強,

可憐的是經銷商。 還要顧到所謂的(後勤)
奧迪比較可惜的是世界上還有其他車廠,不然他會是一台好車


有個每次都最後一名的學生,其實他只是運氣比較不好

如果班上只有一個人,那他就會是第一名

Peter015038 wrote:
奧迪比較可惜的是世界上還有其他車廠,不然他會是一台好車


有個每次都最後一名的學生,其實他只是運氣比較不好

如果班上只有一個人,那他就會是第一名



你可能是個好人,所以善意的建議
多看一些國外集評的結果,參考一下車評的評論觀點,比較不會......鬧笑話
我看過啊,但在台灣的狀況卻跟"國外"有一大段落差

我也很喜歡奧迪的車,你以為我喜歡現況嗎




inconceivability wrote:
你可能是個好人,所以...(恕刪)
說真的 我看到奧迪的車子 我覺得挺漂亮的~ 但是看到網路的評價~我就不考慮了...

Davidchubby wrote:
很多車友都對 Audi...(恕刪)



我看你應該是台奧"長官"
長官你想要"奧迪"可以在台灣闖出一片天
不是用其他國家的調查報告給車主看
就說奧迪很好.你看雙B會不會說
奧迪在台灣也有風光過.銷售量也有過很搶眼成績
不過就是被自己玩"爛"的


第一個問題.中古車崩盤.就是你們玩業配車玩太兇了
假象消售成績很好.造成中古車大崩盤
讓換購車主不敢再買(現在BMW5系列倒貨也一樣狀況)
奧迪車不是不好也沒自己打自己問題.如果有自己打自己雙b不是更嚴重


第二個問題.就是售後體系太爛~~~~~~~~~~(一定要重音不然長官看不到)
保養費過於昂貴(你一定要拿同級車比喔)而且奧迪客戶比較年輕
你保養價錢跟雙B一樣的話.誰要買"奧迪"阿
還有服務態度跟流程跟雙b比還是有差.需要加強
如果不知道差別在哪你可以問問內湖保養廠.(廠長還是經理)我忘記他職稱了
不過我知道他待過BMW尚德.做過接待了解雙B做法還有改善空間
奧迪其實硬體不錯不因該賣到如此爛的台數.可以加強以上兩點.有機會再創高峰
PS:也不要看.台灣售後報告.每間車廠都在做假.用拜託給滿分
客戶要是可能有意見.那位客戶就不受訪了.不過長官愛看"滿分"
長官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還是眼不見為淨.假的消售.假的消售報告

Brookchi wrote:
我看你應該是台奧'...(恕刪)


我是 Audi 最陽春入門低階的 A1 車主,自從入手這款車以來,開始發現 Audi 的產品策略跟 雙B 走不同路線了,少了" 豪華品牌 "該有的高度,在 2014 年 Audi 領先 Benz 將近 10 萬台的時候,發現 Audi 的產品線結構存在隱憂,當時也寫了不少文章,只可惜正在意氣風發中的 Audi,怎容的下這樣的言論,因為我曾用了節節敗退的形容詞!

時間到了 2017,賓士大軍短短兩年追了 30 萬台,只怕 Audi 最大的中國市場,很快也會被賓士拿下第一
你要讓奧迪像Lexus這樣的妥善跟可靠感覺,還是別期望好了。

能唯一拯救奧迪的方法就真的只有後勤跟行銷爾以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