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下半年的LSUV豪華休旅車市場相當熱鬧,為搶搭2016世界新車大展及農曆年前的購車熱潮,各家車廠都盡可能將今年於國外發表的新車盡快引進國內。在LSUV豪華休旅車級距,2015第一季由小改款的BMW X5/X6、Porsche Cayenne及接替家族入門身份的Land Rover Discovery Sport率先開跑;第三季時Volvo則推出引領新世代家族風格的XC90;隨著第四季到來,則有大改款Lexus RX、Mercedes-Benz GLE/GLE Coupe及本回試駕的New Audi Q7,加上可望於2016世界新車大展首次與國內消費者見面的Jaguar F-Pace,一字排開的豪華休旅陣容令人目不暇給,並隨著各品牌中的休旅車款銷售數字逐年爬升,各家車廠於研發新車款時也會將大量新技術挹注其中,New Audi Q7即是這股休旅風潮的受惠者之一,全車整合多項Audi新穎科技,進步幅度極為有感,成為此級距中具備高度競爭力的大改款車型。

於2005年法蘭克福車展中現身的第一代Q7,是Audi一系列休旅陣容開山始祖,隨後Q5與Q3才分別於2009、2011年時誕生,以滿足不同需求的消費者。五米一的身長加上超過兩米的車寬,讓第一代Q7外型視覺相當龐大,其PL-71底盤與同集團中的Porsche Cayenne、VW Touareg共用,動力方面在長達十年的產品週期中,共計擁有三種汽油及三種柴油引擎車型,當中包含一具驚人的6.0升V12 TDI柴油引擎。在小編先前的試駕經驗來說,縱使上代Q7具有足夠的動力支撐及乘坐舒適性良好的車室空間,但超過2.2頓的車重是影響其操控、節能表現的主要負擔,因此減重便成為新一代Q7的首要課程。

最新一代Q7於今年一月的北美國際車展中推出,換上MLB模組化平台底盤,目前使用這具底盤還有集團中的頂級LSUV車款Bentley Bentayga,整體車身尺碼比起上一代微幅縮減,大幅減輕的車重更為一大亮點!加上使用Audi諸多新科技的內、外觀配備細節與駕駛輔助系統,徹底延續並強化New Q7的產品本質與競爭力。國內目前導入包含兩具汽油及一具柴油在內的三種動力引擎,並車型等級由低至高為40 TFSI quattro、40 TFSI quattro Luxury、45 TDI quattro、45 TFSI quattro,小編這次試駕車型為45 TDI quattro柴油車款。

採用新一代底盤打造而成的New Q7,5052mmx1968mmx1741mm的車身尺碼對比上一代的5089mmx1983mmx1736mm,除車高多5mm以外,車長與車寬都略為縮減,而進步幅度最大的車重,則由前代車型的2270kg瘦身至1995kg(上代3.0 TDI quattro車型與新一代45 TDI quattro 五人座車型)。整體外型雖導入新世代Audi家族風格設計,視覺上仍保有濃濃的Audi味,像是一體式大型水箱護罩、內含獨特日行燈線條的方形頭、尾燈組、簡潔但線條刻畫分明的車側造型,整合之下便形成辨識度極高的外型風格。

New Q7已由圓潤線條轉化為銳利的設計風格,並使用大量的鍍鉻材質來妝點質感,同時車頭以水平線條作為主要設計,使得車頭看起來較為俐落且寬扁,實車會有種好像比上一代車型小一號的錯覺。

前保桿左右兩側下方的進氣孔外觀及中央飾板使用鋁質材質,如果車主不喜歡此種風格,也可選配S Line外觀套件,轉變為運動風格為主的外觀。

上方為一般車型搭配的HID頭燈組,下方則是45 TFSI quattro頂級車款標配的全LED極光頭燈組,日行燈造型與照明效果均有所差異,當然一般車型也可透過選配來擁有這項兼具外型與實用性的配備。


45 TDI quattro標配19吋鋁圈,配胎尺寸為255/55R19,鋁圈除上方圖片的五輻雙肋式樣,原廠也提供多款鋁圈式樣及尺寸給準車主自行搭配。

後視鏡位置由A柱移至前門板上方,並增加小三角窗設計。

LED尾燈的內部導光燈條設計與全LED頭燈的造型相似,方向燈並使用漸進的序列式閃爍,是Audi近年常使用的設計風格。

其實實際看到New Q7的外型,會遠比照片中一、二代車型的差異感來的大,New Q7已將一代車型的龐大、厚重感減去許多,同時增進質感表現,上述外觀簡介結束後,小編接著來介紹New Q7的科技層面配備、車內配備及空間表現。

身為Audi旗下的旗艦休旅車型,自然少不了高科技配備加持,尤其引進國內的New Q7增加多項主動安全輔助系統配備,以迎合對安全配備要求標準越來越高的消費者,同時增進產品本身的競爭實力。新一代Q7擁有三項安全防護系統及一項輔助系統,分別為Audi都會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Audi Pre-Sense City)、後方橫向車流警示(Cross Traffic Assist)、離車安全預警功能(Exit Warning)及智慧停車輔助套件(Assistance Package Parking),小編也於車輛試駕前先體驗這四項配備,接著就來看個別介紹:
Audi都會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Audi Pre-Sense City)

這套系統的作用範圍為10~85km/h區間,也就是都會行車的主要行駛速度區間,系統透過位於中央後視鏡後方的偵測器來偵測前方車輛與行人,當發現具有碰撞危機之緊急情況時,系統會以符號、聲響來提醒駕駛者,同時透過煞車震動發出警告,若駕駛者仍不為所動,系統便會進行全力煞停動作,原廠表示車速40km/h以內可完全煞停。不過原廠也特別提及一項條件,就是系統主動作動過程中,只要發現駕駛者有介入操作情形便會立刻終止,將車輛主控權交還駕駛者手中,總歸一句,系統只是輔助,專注於路況才是駕駛者的最主要責任。

當系統偵測到行人或車輛時,儀錶板中便會跳出紅色三角形警示符號及聲響,同時以煞車震動警示駕駛者該有緊急情況,如果駕駛者還是毫無反應才會進行主動煞停動作。
離車安全預警功能(Exit Warning)

這項安全配備是小編認為非常適用於國內用車環境,畢竟台灣是個機車、自行車密度相當高的國家,加上地狹人稠,誤開車門導致交通事故的意外頻傳,如有這項警示功能將會降低此種事故發生率。系統偵測來源來自後方保桿的雷達感知器,當駕駛者或副駕駛座乘客拉起車門把手欲開啟車門但系統偵測車輛後側方有車輛或機車、單車接近,車門內側飾版LED燈條及後視鏡內側LED便會同時閃爍四次提醒開啟車門的人,閃爍結束接著轉為恆亮模式提醒。不過小編覺得這項系統作動的前提是,開啟車門的人未在短時間內便大角度開啟車門,否則來不及看到燈號提醒,憾事即已發生...
智慧停車輔助套件(Assistance Package Parking)

New Q7的智慧停車輔助套件除了一般常見的倒車入庫、路邊停車以外,還多了一種類似倒車入庫,但是以車頭直接以約45度插入停車格空隙後,按下輔助停車按鈕,系統便會透過車輛前、後雷達偵測周圍障礙物狀況,再開始進行主動停車動作,過程中駕駛者僅需踩剎車及換檔。

可由中控台螢幕上方的多媒體螢幕觀看系統指示及整個主動停車過程,但駕駛者仍不可鬆懈,還是得自己留意車輛周遭情形,而只要駕駛者介入操作,系統同樣會立即停止並交由駕駛者執行車輛操控。而New Q7除了停車功能,還新增駛離車位這項新功能,對於超過五米身軀的Q7,也是樣相當實用的輔助配備。

雖然試駕當天看原廠人員示範的過程,New Q7皆能準確的自己停進停車格中,不過示範的場地面積其實不算狹小,如果爾後還有試駕機會,小編比較想帶著New Q7到大賣場的地下停車場中,檢視這套系統在較為嚴苛的環境下是否也能有高水準演出。
後方橫向車流警示(Cross Traffic Assist)

最後一項介紹的,同樣是頗具實用性的安全輔助配備,當駕駛者排入倒車檔欲進行倒車動作,而系統偵測到左右其中一側有車輛接近時,會分作三階段提醒,第一階段是以圖中的紅色符號來告知駕駛者何側有車輛接近;第二階段加以聲響警示;最後第三階段再加以一次煞車震動來提醒駕駛者,這套系統也與上述主動安全輔助系統一樣,只要駕駛者介入便會停止操作。

進入New Q7的車艙,同樣以大量的水平線條為主要設計,原廠人員提及設計人員也將儀錶台高度刻意壓低,以此增加駕駛者與乘客的前方視野空間,而中控台及中央鞍座面積依舊寬大,並在銀色/灰橡木飾版及試駕車淺米/棕雙色內裝搭配下,豪華感油然而生。至於Audi拿手的科技氛圍營造,則是來自12.3吋全數位儀錶、8.3吋電動收闔多媒體螢幕及大型MMI觸控手寫板,共同構成科技感濃厚且操作容易上手的控制界面。

New Q7車內氣氛燈的自由化程度高,選擇總計多達三十種,這是小編選擇紅色並於夜晚拍攝內裝的照片,可看到車門飾版、儀錶台銀色飾版邊緣(較不明顯)及中央鞍座均有氣氛燈效果呈現,加上淺米/棕雙色內裝,讓人感覺格外溫暖並帶有時尚氛圍。

安全配備方面,新一代Q7全車系標配雙前座\雙前座側邊\車側簾式氣囊在內的六具氣囊、ESC車輛動態穩定系統、Audi Pre Sense預警式安全防護系統、Audi Hold Assist主動駐車輔助系統、先進駐車輔助系統附倒車顯影、胎壓偵測警示系統及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

這具逐漸使用於Audi新世代車款的12.3吋數位儀錶(入門40 TFSI quattro車型為一般傳統儀錶搭配中央七吋DIS資訊顯示系統),良好解析度使其擁有出色閱讀性,同時高度圖像化運用及容易記憶的操作邏輯,即使初次操作也能迅速上手。

如有設定導航路線,也可切換至如圖中以導航指示為主的畫面顯示,對於駕駛者觀看便利性有很大的幫助。

一般模式下,中央行車資訊具四大類行車項目可切換觀看,分別是行車資訊、音響系統資訊、藍牙通訊及導航功能,切換後可再深入調整相關功能。

和全數位儀錶相互搭配並共同成為車內科技感主要來源的,便是這具可自動開闔的8.3吋多媒體螢幕,圖像化選單與數位儀錶中如出一徹,但此螢幕主要透過便利性十足的MMI觸控手寫板及旋鈕來操作,因此操作性較數位儀錶需使用方向盤按鈕控制來得方便一點。此具螢幕功能也整合原廠中文衛星導航、藍牙通訊/音樂串流、原廠電視接受器、兩組SDXC讀卡機插槽及Audi Music Interface數位音樂介面。

數位儀錶及多媒體螢幕均提供繁體中文顯示,不僅看起來親切許多,操作上也更加便利。

顯示於此具螢幕中的環景影像系統需加價選配,對於身型不小的Q7實用性頗高。


New Q7無論於前方或後方視角,皆提供正常及廣角兩種模式切換,如果車輛停放於巷弄或進行會車動作時,廣角畫面可提供更多周遭障礙物資訊。

多媒體螢幕的控制權便來自這組附上大型手寫板的MMI控制界面,各項按鍵均能迅速地找到其功能所在,上方1~8按鈕具記憶功能,可用來記憶快速撥號或電台資訊等相關功能。

排檔座右側另有一顆專門用來調整音響系統資訊的操作旋鈕。

中控台上側一排按鈕由左至右分別是可程式動態車身系統切換、引擎怠速自動啓閉系統、主動停車輔助系統啓閉、駐車雷達啓閉、斜坡緩降及後座遮陽簾開關,下側為四區恆溫空調的前座空調介面,溫度也直接顯示於旋鈕中央。

45 TDI quattro標配四區恆溫空調,此為後方空調調整介面,下方打開後另有兩組電源接孔供後座乘客使用。

方向盤上方左側按鍵即為前方12.3吋數位儀錶的操作按鍵,花點時間適應便可熟悉其操作邏輯及功能按鍵位置。

方向盤右側則是藍牙通訊及音響系統的調整按鍵,左下星號為自訂常用功能鍵。

方向盤換檔播片列入全車系標配清單之中。

雙置杯架中央附有插孔設計,車主若擔心鑰匙遺失或不想放在口袋,可直接將車輛鑰匙安置於此處。

寬扁的排檔桿造型不僅質感優異,皮革材質加上上方平坦設計,正好可作為操作前方MMI系統旋鈕的手靠之處。

中央扶手前尚有一處容積不小的置物空間,正好可當作零錢、停車票券/磁卡、手機等置放空間。

前座中央扶手可根據乘客姿勢舒服與否,進行前、後滑移角度調整,內部並具有兩組USB及一組AUX-In外接接孔。

此為五人座車型的後座中央扶手設計,除了雙置杯架外並無其他置物空間規劃。

包含45 TDI quattro以上車型,內裝均已Cricket真皮材質包覆,觸摸質感細膩,雙前座亦具備電動調整及四向電動腰靠調整功能。

乘坐舒適性方面,前座乘客透過電動調整座椅能迅速找到舒服坐姿,四向腰靠調整、支撐突出的座椅側翼加上稍軟的泡棉設定,支撐性和包覆性均足具水準,身高172公分乘客也調整至此一般坐姿在進行後座乘坐空間示範。

雖然新一代Q7軸距由3002mm略微縮水至2994mm,不過這8mm的差距於實際乘坐中並無差別,圖中172公分乘客仍享有良好膝部與頭部空間。

除了前方中央鞍座的後方空調系統調整及出風口之外,B柱也貼心的設計另一處出風口,使後座乘客於夏天時能更快速感受到車內的冷氣降溫效果。

後座椅背亦具有斜度調整,透過後座椅兩側拉柄即可進行調整。

因小編分配到的試駕車款為五人座配置,因此試駕行程第二天小編特於與同行媒體商借七人座車型進行空間拍攝,在一、二排座椅皆調整為這名172公分乘客的舒服位置後,第三排空間所剩無幾,陡直椅背也較不適合長途乘坐,還是以孩童為主較為舒適。

New Q7的第三排座椅具有電動收納設計,開關按鈕共計兩組,分別位於第二排座椅兩側及後方行李廂空間兩側,增加日常使用便利性。

將座椅中央護墊拉開後,便是ISOFIX兒童安全座椅固定裝置的扣環。

五人座車型於正常情況下擁有890公升的平整空間使用,行李廂底板下方也還有一處置物空間。

第二排座椅全數傾倒後,五人座車型即具備2075公升,高度、寬度、平整性也都具有良好水準。

七人座車型於一般情況下的行李廂空間表現為295公升,座椅全數傾倒後則轉變為1955公升,平整性同樣出色。

由於少了備胎設計,行李廂下方隔板拉開後另有一處置物空間使用。

目前引進國內的New Q7車系編成由三種動力引擎規劃成的四種車型等級組成,40 TFSI quattro/40 TFSI quattro Luxury採用2.0升直四渦輪增壓汽油引擎,最大馬力252hp出現於5000~6000rpm間,並可於1600~4500rpm間持續輸出37.8kgm峰值扭力,搭配Ti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及1910kg(五人座)/1975kg(七人座)的車重,0~100km/h加速表現為6.9秒/7.1秒。
45 TDI quattro使用一具3.0升V6共軌直噴渦輪增壓引擎,272hp最大馬力於3250~4250rpm間爆發,61.2kgm峰值扭力則於1500~3000rpm的低轉速區域持續湧現,變速箱同樣搭配Ti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車重為1995kg(五人座)/2060kg(七人座),百公里加速提升至6.3秒/6.5秒。
頂級車款由45 TFSI quattro擔綱演出,動力來自3.0升V6缸內直噴機械增壓引擎,最大馬力來到333hp/5500~6500rpm,峰值扭力達44.9kgm/2900~5300rpm,在Tiptronic八速變速箱、1970kg(五人座)/2030kg的車重相互輔助下,百公里加速表現再比柴油車型略為提升到6.1秒/6.3秒,作為並非性能表現為主的豪華休旅車款,三種動力引擎的數據表現均足以應付日常使用所需。

以小編這次試駕的45 TDI quattro車型來說,272hp/61.2kgm最大動力與上代3.0 TDI的245hp/56.1kgm相較下已有微幅調漲,加上大幅減輕的車重,對於整體操控性或節能表現相信都會有實質上的助益。
目前國外也已推出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的Q7 e-tron 3.0 TDI quattro車型,以一具可輸出258hp/61.2kgm最大動力的3.0升V6渦輪增壓引擎搭配電動馬達,綜效輸出可達373hp/71.4kgm,百公里加速僅需6.2秒,於純電模式下可行駛56km,搭配柴油引擎的話,行駛距離為1320km。


三種動力規格皆搭配Tiptronic八速手自排變速系統,並擁有包含越野模式在內的六種Audi drive select可程式車身動態系統給駕駛者選擇,轉向輔助輕重、動力輸出及換檔反應皆有所不同,不過原廠於試駕行程中未有安排越野課程體驗,因此尚無法得知越野模式下的變速系統反應為何。

至於讓New Q7車重大幅減輕的秘密為何,由這張圖說便可略知一二,使用大量複合式材料打造的車體、油箱系統及內容物已減去超過百公斤,加上前/後軸、傳動/排氣系統、鋁合金車門甚至座椅等諸多細節的全面輕量化工程,使新一代Q7最多可減去325公斤重量(因不同車型、配備而有所差異)。

小幅提升的動力、大幅減輕的車重加上低轉速即湧現的61.2kgm最大扭力,讓New Q7 45 TDI quattro起步時的動態反應感受比上一代輕盈許多,如將車身動態系統調至「動力」模式,這種輕盈的加速感會更加明顯,充沛的動力也能持續輸出至中、高轉速,面對日常都會行駛或假日上山出遊,45 TDI quattro的動力表現肯定是游刃有餘。
面對柴油車款較不容易讓人接受的引擎運轉震動及聲響,於Q7 45 TDI quattro身上抑制的相當出色,引擎怠速時,車內感受與一般汽油車款無異,即使在行駛過程中深踩油門而拉高轉速,Q7也盡可能將引擎運轉聲隔絕在外,保持寧靜的車室空間。

上一代Q7的懸吊設定偏軟,雖然換取到不錯的乘坐舒適性,但在山區路段中的操控表現便有所犧牲,這項問題已在New Q7中獲得明顯改善,懸吊系統配置由前、後雙A臂換為前、後五連桿配置,阻尼設定也由柔軟提升為柔韌,因此在保有乘坐舒適性的情況下,可以感覺到過彎時的懸吊支撐性及碾壓坑洞的懸吊收縮反應速度均有全面提升的表現,並降低彎中車身側傾,讓駕駛者多了分安定感。

這套quattro系統於一般行駛的扭力分配為前40%、後60%,以營造近似後驅車款的操駕感受,系統並能主動偵測路況及行駛狀態,最多能調整至前70%或後85%的動力分配,輔以上述懸吊系統的改變與瘦身有成的車重,New Q7的轉向反應靈敏許多,靈敏的感覺不僅是聽話的轉向反應,後軸能迅速跟上前輪轉向動作的敏捷動態,也是New Q7明顯進步之處,這代Q7讓駕駛者獨自駕車時也能擁有一定程度的駕駛樂趣!

New Q7於內、外觀質感、科技/安全配備、乘坐舒適性及操控性都有著明顯進步,產品本質可說是全面進化,面對陣容逐漸壯大的眾家LSUV豪華休旅車款,新一代Q7肯定是一位不容忽視的強勁對手。不過BMW、Mercedes-Benz與Porsche皆有為旗下休旅車型推出性能化版本,不免讓人期待新一代Q7是否會像Q3一樣推出強調性能表現的RS車型。
Audi Q7 45 TDI quattro 規格諸元表
引擎型式:V6 DOHC 24V Turbo
排氣量:2967c.c.
最大馬力:272hp/3250~4250rpm
最大扭力:61.2kgm/1500~3000rpm
驅動方式:四輪驅動
變速箱型式:八速手自排
煞車結構:四輪碟煞
前懸吊結構:五連桿
後懸吊結構:五連桿
輪胎規格:255/55R19
車身尺寸:5052mm x 1968mm x 1741mm
軸距:2994mm
車重:1995kg(五人座)/2060kg(七人座)
加速0~100km/h:6.3秒(五人座)/6.5秒(七人座)
極速:234km/h(原廠數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