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環保潮流興起所引領的渦輪世代逐漸成形,不論歐日美系車廠,近年來都將研發重點鎖定在低排/耗、高輸出的渦輪引擎上,即便如超級跑車之流,也得要加入Turbo或是Hybrid機構、來換取更強悍的性能以及相對潔淨的油耗表現,如此發展趨勢多少會讓人感嘆大排氣量NA的美好時代已然不再,但換個角度來思考,更少的能源損耗、不受影響的加速樂趣,對於大多數買家而言應該都是能夠接受的改變吧;也因為日漸嚴苛的法規限制,為了在油耗與排污抑制上取得更出色的表現,小排氣量增壓系統便成了各大車廠的短期變通方式,像是日前推出小改款版本的A7 Sportback,在最初2.8升FSI自然進氣與3.0升機械增壓的動力設定下,已有不俗的性能反應,小改款後除了50 TFSI所採用的3.0升V6機械增壓系統之外,更於入門40 TFSI版本上搭載了一具排氣量2.0升汽油引擎,希望能夠在不影響駕馭樂趣的前提下,進一步強化日常使用的油耗表現,至於換上新世代四缸增壓心臟的A7的性能實力如何,就得實際上路體驗才能知曉了。

於渦輪技術上有著悠久發展歷史的四環Audi品牌,隨著科技不斷進步,讓過往有如天平兩端、性能與環保兩大指標的相互結合不再遙不可及,藉由渦輪的導入,不只排氣量得以明顯縮減,還可以擁有相對於自然進氣系統更為突出的性能表現,而Audi甚至還將目標鎖定在電控渦輪模組上(Electric Bi-Turbo),雖然距離實際應用在量產車型上應該還要一段時日,但可以預見的是,有著深厚發展潛力的渦輪動力時代勢必還將延續。

回到本次試駕的主角Audi A7 Sportback 40 TFSI上,繼上次小編跟大家分享的小改款A7 50 TFSI車型,原廠也讓我們感受這部換上小排氣量汽油增壓引擎的四門轎跑,在實際體驗之前,我們很想知道的是,究竟40 TFSI搭載的四缸汽油心臟能否成功堅守車系入門角色的重任,畢竟在這級歐系高階四門轎跑市場還是以六缸動力系統為主,但是在踩下油門之後,一切的疑慮都迎刃而解了,252匹馬力的性能輸出讓A7 40 TFSI也能夠有著不容小覷的加速樂趣,做為一部日常代步的風格座駕仍非常稱職。

儘管是車系當中的入門選擇,但A7 Sportback在四環家族裡依舊擁有更為高階的屬性定位,因此於頭燈組部分,原廠仍為它搭載了全LED極光燈組,以此提升整體的科技感受,而小改款後LED日行燈條的位置也有所修改,使之能夠保有一些視覺新意。

操作轉向指示燈或緊示燈時,頭燈組內的LED燈條顏色也會隨即變換,讓對向來車能夠獲得更閃耀、醒目的辨識效果。

另外在左右後視鏡上,同樣也整合有LED轉向指示燈條來提升日常行車的安全性,而考量到實用性部分,A7 Sportback 40 TFSI已包含有電動調整、收折、自動防眩和位置記憶等功能,與上級車型50 TFSI相比並沒有明顯的配備差異。

除卻動力系統的差異,40 TFSI和50 TFSI兩款車型在主被動安全防護方面均有著不俗的水準,舉凡全車六氣囊、ABS/EBD整合式煞車系統、ASR循跡防滑、ESP行車穩定系統、胎壓偵測與EDL電子差速器鎖定都是標準化配置,加上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亦可提升日常行車的車身穩定性。

一向給人濃厚科技印象的Audi,透過LED尾燈和導引光條的設計,不僅可以提升視覺上的前衛感受,日夜間行車更可帶給其它用路人良好的辨識效果。

可以手動控制升降的電動尾翼,能夠為這部時尚感十足的四門轎跑注入更濃厚的運動氣息,而當車速超過130km/h時尾翼則是會自動升起,高速行駛時讓後軸能獲得更理想的行駛穩定性。

與50 TFSI車型相同,車尾雙出排氣尾飾管的設計對於A7 Sportback動感形象的提升有蠻大的幫助。

由於其入門車型定位使然,A7 40 TFSI所配置的胎圈組並沒有過於狂妄高調,而是以255/45 R18的規格示人,相較於先前試駕的50 TFSI選配的20吋鋁圈,它的樣式看起來確實平庸一些,但這部分就看準車主們是否想要另外升級了。

尾門上的40 TFSI quattro銘牌是辨識此入門車型主要的外觀依據之一。

整合在牌照框上方的倒車顯影系統也是40 TFSI車型的標準配備,排入R檔倒車時系統會自動將後方影像投射在中控螢幕上,讓駕駛人更有效地掌握車身四周的動態。

鑲嵌於後擋玻璃上的LED第三煞車燈,可以讓後方來車更快速地察覺,無形中也可以提高整體的行路安全性。

有著優美洗鍊車身線條的A7 Sportback,四門Coupe車格定位更賦予A7在四環家族當中獨特的GT屬性,小改款後車身尺碼並沒有明顯的修改,仍維持4974×1911×1420mm的低扁流線身形,雖然A7的線條比例相當優雅,然而將近五米的車長和寬厚的身軀,在市區窄巷當中穿梭也需要駕駛人更為謹慎一些。

此次試駕的重點當然就在是在引擎室內、排氣量1984c.c.的四缸直噴增壓汽油引擎,小改款後新增至車系當中的這具新世代四缸系統,不僅同步搭載於B9世代Audi大改款A4上,高達252匹馬力的強悍輸出以及可於1600轉時爆發的37.8公斤米扭力峰值,更賦予A7 40 TFSI quattro輕快敏捷的起步感受,官方公佈的0-100km/h加速時間為6.7秒,儘管比起50 TFSI車型有段不小的差距(5.3秒),但日常當中驅策並不會讓人覺得有任何不足,而且平均達11.3km/l的油耗表現(能源局歐規數據)以及每年可以減免的稅金支出,都是40 TFSI動力單元更為討喜的所在。

以現行A6為基礎的座艙鋪陳,講求的是豪華舒適的乘坐風格,而透過大量的金屬飾板以及真皮套件來妝點之後,印入眼簾的是充滿質感的細節處理手法,同時包括多媒體車載系統或是中控大面積彩色螢幕等,也都適度提升了A7車系的科技印象。

自發光式雙環儀表搭配中央DIS數位彩色資訊的呈現方式,有著Audi品牌一貫強烈的科技氛圍,且就駕駛者的閱讀感受來說,各項行車資訊的傳遞都很直覺,操作上也非常便利。

設置於方向機柱上的控制撥桿,左側依舊為轉向指示燈以及定速巡航系統的控制模組,而右側則可控制雨刷系統。


以A7的高階定位來看,多功能方向盤自然是該車系標準配置,兩側按鍵可分別控制行車資訊選單或是語音聲控系統,只要熟悉一下就可以在此處快速設定/調整很多日常行車常用的功能。


透過方向盤兩側的換檔撥片、自行決定升降檔時機的駕馭主控性,能夠讓駕駛人獲得更豐沛的駕駛樂趣,而且S-Tronic雙離合器系統在檔位變換的速度上,相較於傳統變速系統也有更快意、積極的感受。

面積達7吋的DIS駕駛資訊顯示系統可以在車速、日期、時間、里程計算、油耗、剩餘里程等頁面中任意瀏覽,提供駕駛人更為多元的行車資訊輔助。

若是有設定好導航系統的話,也可以藉由多功能方向盤按鍵的操作,直接將圖資畫面顯示在螢幕上,加上導航語音的輔助,讓便利性大幅提升,只不過導航系統在40 TFSI車型上是需要另外選配的。

已經成為高級車款上必備的藍牙免持通訊系統,在A7 40 TFSI上自然不會遺漏,只要讓手機與系統配對成功,手機內儲存的聯絡人資訊就可以直接秀在螢幕上,即使是中文人名的顯示也沒問題。

矗立於中控台中央的MMI彩色螢幕,40 TFSI車型所配置的是6.5吋系統,若是有選配3G Plus/衛星導航的話,則是會再升級至8吋大小,而結合全繁體中文介面之後,對國內買家的日常使用上也有加分。

這組螢幕還可以利用面板上的控制按鍵來電動收闔,夜間行車時如果不想被螢幕亮度影響視線,建議可以考慮收納到中控台內。

繁體中文化的語言介面是Audi新一代MMI系統相當貼心實用的一個設定。

已經在Audi旗下多數車款上配置的Drive Select可程式動態行車系統,駕駛人可以在節能、舒適、自動、動力以及個性化五種模式中任意選擇,不過系統僅會針對引擎和變速箱控制邏輯進行變換,並沒有包含懸吊系統部分。

透過藍牙或者USB連接埠的整合,駕駛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讓日常行車的娛樂效果更好。

在MMI系統可以設定超速警告或者駕駛休息建議等功能,若是系統判定駕駛人可能處於疲勞駕駛的狀態,系統就會發出警告聲來示警,降低意外發生的機率。

於交通資訊選項當中,若是有事故發生或是道路清掃作業,導航系統也會顯示在螢幕上,讓駕駛人可以及早因應。

已列入標準配備清單內的胎壓偵測系統,當有輪胎胎壓出現異常時,車載系統同樣也會發出警示,以避免不必要的潛在行車危機。

先前提到的藍牙免持通訊系統,完成同步設定之後,駕駛人可以點選電話簿功能來查詢所要撥打的聯絡人電話。

選擇好聯絡人之後,就可以透過車內的擴音喇叭來撥打電話,雙手不需要離開方向盤,自然便能夠減少駕駛分心的機會。

於40 TFSI版本上需要另外選購的原廠導航系統,同樣有著全中文化的使用介面,不論是設定或者畫面的顯示都更為方便直覺。

選擇好目的地之後,系統還會有節能以及建議路線可以選擇,其中建議路線主要是包含高速/快速道路,雖然總里程比較遠,不過可以避免行經市區較為壅塞的路段。

MMI Touch觸控手寫板在40 TFSI車型上並不是標準提供,但在輸入地址或者查詢目的地時還蠻實用的。

新一代MMI多媒體車載資訊系統的控制介面同樣整合在排檔桿後方的空間,透過旋鈕以及實體按鍵的操作方式,操作邏輯相當清楚,只要稍微習慣一下就能夠很快上手。

為四缸增壓引擎傳遞動力的變速系統為Audi旗下常見的S-Tronic七速雙離合器自手排單元,擁有D、DS運動和M手排三種模式可以選擇,加上Audi Drive Select可程式動態切換系統後,讓A7 Sportback有著更為多元豐富的駕馭感受。

以A7的高階車格定位而言,配置雙區恆溫空調系統也僅是剛好而已,控制旋鈕還以高質感的金屬材質來妝點,從細節處理的細膩度上就能夠看出A7車系訴求的奢華形象。

電動尾翼的手動控制按鍵就整合在中控面板上頭,想要獲得更鮮明運動感受的車主可以考慮將之手動開啟。

為了營造周延行車安全性,車內後視鏡也提供有自動防眩功能,只要偵測到後方強光鏡面就會自動降低反射亮度,減少對於駕駛人的視線影響。

左右遮陽板內都可以看到梳化鏡以及夜間照明燈的配置,有著一定程度的日常實用性。

副手座前方手套箱內的儲物空間還不錯,空間方正還有絨毛隔層,一些貴重物品放在這邊也比較不會有刮傷的情況。

前座中央MMI控制面板後方的空間則是規劃了一組置物杯架,像是手機或者鑰匙等類的個人物品就可以放在此處。

肘枕下方的空間則是另外提供了一組置物區域,讓前座乘客能夠自由運用。

考量到現代人對於USB的高度需求,A7 Sportback在車內規劃了兩組USB連接埠,為手機進行充電或是播放音樂都非常合適。

活動式肘枕上方的部分則是另外提供一處小容積的置物空間。

雖然是車系當中的入門選擇,不過像是前雙電動調整功能也都一應俱全,且座椅的支撐性和舒適度都相當不錯,長途旅行久坐也不容易感覺到疲累。

方向機柱左邊的空間則是可以看到光感應啟閉LED頭燈和儀表板亮度調整的控制旋鈕。

受到四門Coupe低斜車頂線條的影響,若是後座坐進身高超過180公分的乘客,就比較容易感覺到頭部的壓迫感,所幸在2914mm長軸距的幫助之下,腿部空間則是非常充裕,且雖然A7 Sportback提供了五人座椅配置,但因為中央傳動軸隧道的隆起,若真要乘坐五名乘客可能就會比較不方便一些。

有鑑於A7 Sportback的舒適化定位,專屬後座出風口也是不可少的設計,加上一處小型置物空間以及12V電源插座,都能夠提高日常使用的便利性。

中央扶手前端則是另外規劃有一處隱藏式的杯架,可供後方乘客來使用。

採上掀式尾門設計的A7 Sportback,大開口式尾廂空間不只物品的取放更為便利,方正的內部空間規劃也具備了極佳的擺置彈性,平時可達535公升的置物容積則能滿足大多數車主的日常所需。

將行李廂底板掀開之後,裡頭可以看到簡易隨車工具組和千斤頂等緊急用品,在必要時刻就可以派上用場。

雖然置物機能性不是A7 Sportback主打的賣點,但是將後座六四分離座椅完全打平之後,1390公升的儲物空間比起傳統SUV運動休旅車型來說也一點都不遜色。

儘管同樣一具四缸2.0升增壓引擎也植入小改款A6房車上頭,但不小心車重差了一截之後,A7 Sportback 40 TFSI所營造出來的加速感受還是有些微的不同,首先是在起步反應上,37.8公斤米扭力帶動起1720公斤的車重倒也不會顯得力有未逮,轉速超過2000轉後加速力道的湧現就很深刻,衝刺時也能夠讓人感覺到這具新世代四缸單元的激昂特性,扭力峰值可以一路維持到4500轉也不見衰退,中速域的再加速表現以一具四缸汽油引擎的表現來看已達到資優生的水準。

撇開四缸心臟在引擎聲浪不夠渾厚這點,以一般駕駛人日常生活中所會遇到的各式情況,A7 Sportback 40 TFSI已經有著不錯的輸出反應,低速扭力、中段再加速能耐都足夠車主任意揮灑,0-100km/h加速6.7秒的成績或許不到性能車的標準,但絕不會讓人對於這具四缸TFSI增壓系統的實力有任何懷疑。

全車採用大量鋁合金材質的A7 Sportback,以其將近五米的身軀卻能夠在山路彎道當中保有相當輕盈敏捷的駕控感受,這也是輕量化所帶來的好處之一,且前五連桿後多連桿的懸吊也設定得相當Q韌,良好的側傾抑制、明快迅速的重心轉移,都賦予A7 Sportback更易於融入的操控特質,同時quattro四輪驅動系統還可以將驅動力進行均衡的分配,這些對於A7操控極限的提升都更有幫助,只要掌握好進彎前的車速控制,A7 Sportback可以快得相當穩定流暢,完全打破傳統五米房車彎道不夠靈活的既有印象。

會屬意A7 Sportback的買家,除了喜愛四門Coupe所帶來的率性風格之外,相信也希望能夠擁有更為高級的行路感受,這次體驗40 TFSI車型時,因為搭配的胎圈是較為大眾化的18吋組合,所以在震動抑制表現上比起之前選配20吋鋁圈的50 TFSI車型、印象要更為精緻許多,碎震的處理也來得再高明一些,在滿足層峰買家的需求上也能夠更為輕鬆。

換上新世代增壓動力系統而來的A7 Sportback 40 TFSI,或許它強調的並不是油耗成績上的提升,比起50 TFSI版本它在油耗的進步上相當有限,採用2.0升系統主要是向世人展現出四環品牌在渦輪技術上的成熟度,252匹馬力就日常所需的各式情況都能夠輕鬆面對,加上更具時尚感、個性化的用車感受,在這級訴求差異化的消費市場,Audi A7仍舊是一款相當有魅力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