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台灣市場的 Audi 全部標配 Quattro 可行嗎?

kkmdti wrote:



其實我覺得那位...(恕刪)



我也啼笑皆非、感覺是鬼打牆
舉凡世界各國⋯⋯Audi一直都是FF+ Quattro 這樣賣車
別的國家賣的嚇嚇叫的
沒需求的當一般房車的人就買FF
有氣候問題的或是性能買家就選Quattro
不然呢
居然想問台灣全面配置Quattro好不好


當然好啊⋯⋯等你當上Audi 台灣區總經理


cross R wrote:

不是大家都回應你了嗎?
你有事嗎?
不看回應的嗎?

我也回了⋯
1不關Quattro的事、全面配更慘
2Audi沒什麼產品問題⋯⋯問題在台灣市場
3你想全面配Quattro 不如全面降牌價配備不減
4你舉Toyobaru的例子狗屁不通

請問這樓有誰比我給你更多意見?

(行銷產品,給客人許多不同價位的選擇與組合都這麼慘了你還想全面換成單一組合? 你真的是天真到覺得quattro無敵的Audi fanboy?)



你有仔細看過這樓裡的每一篇文章嗎?

你的回應就是不認同,沒問題!

全面降價到底是要降多少?降到什麼程度?連個數字都沒有?

你寫的 Toyobaru 是什麼東西啊?
樓上的各位大大~你們好
近期一直想要購入Audi A6 Avant
所以在01這邊看文章...
但是在這邊看文章半年多...
看久了看久了.其實我內心深處..告訴我購買前要三思...

看版上..很多人拿奧迪跟486比
所以
讓我想要在01註冊
因為我剛好是486的車主..(BR9 2點5 GT wagon)
先不論何種人(身分、地位、財力)買486
我可以清楚的告訴您~
4WD跟FF跟FR
已台灣的氣候,在正常駕駛的狀況下...
是沒有太大差異的

下雨天...我可以告訴您,4WD系統穩定度,真的差很多
若是不考慮油耗、四輪磨損數度、等等因素..其實我是消費者..我還是會選擇4WD的系統
若是Quattro變成標配~不調價格,其實是相當有誘因的...
除非您沒接觸過4輪傳動的系統..

不過即使Quattro全上全車系,小弟我認為..
要賣的好~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486被那個蛋捲廠商搞得很多人不爽(我也是),但是有一個很大的差異直,是各位大大去爬文,多數還是可以找到您想要的答案
我在這邊爬半年的文,
爬的我心裡面三思再三思...

另外、小弟的建議
486骨子裡還是日本車..不要跟歐洲車比...你會比到吐血
打個比方說.缺一個小零件。您上日本拍賣網站很容易找到.讓後下標..
航空郵件.約7天到你手上
請問奧迪要多久到....
另外,車輛很容易保養,隔壁486論壇頁的人,對於蛋捲也是罵聲連連。但是,可是外面的廠家稍具知名度的,都可以解決問題。
(其實很簡單,引擎壞的..換引擎、也懶得開缸了、變數箱掛了.換變數箱.)
以上先不談錢...
參考..
小弟我鍾愛旅行車款,無奈486在BR9以後就不出了..1A2B~ 觀望中...

kkmdti wrote:

我上面的論述,除了車名不對,基本上是沒問題的。

SUBARU的主力車的確是SUV和其它旅行車,這品牌也不是豪華車品牌。

主打是家庭用車、安全。

另外,SUBARU在日本是有FF的2WD車,IMPREZA就有,只是台灣沒引進。

其它的部分就不再重覆敘述了。SUBARU多少得利於日系=妥善高的形象



要聊一個品牌的車,連車名、車種都寫錯的話,基本上後面的就不必多看了!

我還幫你更正跟補充各車款的銷售數字!

Subaru 在日本有 FF 可選,反而在台灣是全車系 AWD (BRZ 是後驅),這就是經營階層做出差異化行銷的地方

我開頭第一篇就說了,雙B後驅為主,前驅也加入,若 Audi 能提升 Quattro 的比例,跟雙B更有差異化。全世界比例是 44%,而美國大約在 90%!這些數字可以等著跟 2016 的比較看看

這樓裏很多其他版友的意見,例如第 5 頁,去讀看看吧!

不是要有機械式的差速器
可以off road才能叫四驅
A3 TT的quattro以動態非對稱方式
隨時將動力自動分配至四個車輪 緊貼地面
當發現某個車輪打滑 系統馬上會進行驅動力的重新分配
別把國外錯誤資訊當理論
AUDI退出利曼跟你說的無關...
人家把資源集中到電動車Formula E
未來的趨勢啊!!!
honming33 wrote:
A3 TT的quattro以動態非對稱方式

沒人說A3 TT不是四驅車吧?

說的是A3 TT的用的引擎擺放、採用汎用HALDEX架構

平時是前驅為主的設定,好像還有前90 後10的這種配置吧

和本來AUDI在沙場上採用的縱置引擎,後驅為主的真正QUATTRO

是有本質上的不同

像AUDI新的A4 ALL ROAD,是HALDEX架構加電子輔助配備

新的RS5,一樣是後驅為主的真QUAATTRO


VW退出WRC和AUDI退利曼的時機,要說和排放造假問題被罰一堆錢無關

我想是很難啦

最後,AUDI目前在F E掛名為主,車是ABT在跑

honming33 wrote:
不是要有機械式的差...(恕刪)


台灣市場支持 Quattro 的基本盤一直存在,雖然銷售量數字離雙B很遙遠,如果能從產品的優良本質再出發,不是靠價格促銷,而是突顯出產品的差異化,這種真真正正的實質成長,就會慢慢反應在銷售數字上了!
偶素後驅控,沒想到奧迪版94狂,每一篇攏見解精屁,Toyobaru是Toyota跟Subaru合併了逆?

Levorg是SUV?都不怕速霸陸的人笑掉大牙吼!

啊奧迪沒後驅就改咩,LP610出了個後驅LP580-2,R8就來個Minus後驅版,搞不好紐柏林就贏M4GTS捏
KKEACESD wrote:
樓上的各位大大~你...(恕刪)


Audi 在台灣市場其實也有很長一段時間了,但銷售狀況一直未見起色,我的看法就是「產品線」不合台灣消費者的胃口!

來看看這幾年 1A2B 的產品線裡面,Audi 沒有後驅的車款,只賣前驅 + Quattro,現在連 Infiniti 跟 Volvo 都輸了,需要換個方式來滿足豪華品牌消費者的需求。

台灣有很多縣市,有些地方常下雨,颱風季節時,積水、淹水的情形也很常見,四輪驅動的優勢、安全,對很多消費者來說,是很有吸引力的。買台 4WD 轎車給太太、小孩開,安全至上!

而有些住在城市裡的車主,家裡的車位是機械式的,無法買 SUV 車款,旅行車就是增加載物空間的好選擇,4WD 旅行車也有需求!

Subaru 將 1.6 NA 小馬力的轎車也標配四輪驅動,跟其他日系進口前驅車相比,差異化行銷的優勢就出現了。一個車款目標一年 1000 台,難怪短短幾年就從三百多台衝到七千多台!

以 Audi 來說,如果 A3 Sportback 標配 Quattro,價格不變賣 14X,跟 Subaru Levorg 12X 相比,就有可能搶了一些 Subaru 的單。同時跟雙B前驅的 2 Series、A 、B class 相比,驅動方式的優勢立見

優惠 2X 的策略,跟照原價升級成 Quattro 標配,消費性會選哪一個呢?還有就是後者更有穩定中古車行情的效果

這些只是針對有「安全」需求的消費者!




Davidchubby wrote:


Audi 在台灣...(恕刪)

如果是最近一年內奧迪在全球銷量開始被雙B拉開,產品線或許是原因之一;但奧迪在台灣的銷量問題主因絕不是你說的產品線問題。

我自己就是奧迪車主,我周遭也有很多人想買歐洲進口車,我有朋友還在奧迪經銷商作過;我所得到的資訊就是,大眾對於台灣奧迪的維修品質、保固,充滿不信任;網路很多關於奧迪妥善率的低落、副廠零件的缺乏,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甚至謠言的地步,有些可能是真車主的抱怨,但有些只是路過隨便幹醮,然後又再導致二手價的低落,又因為對奧迪有興趣的族群是偏年輕人,都是網路世代,所以更加放大網路負評的影響力,進而形成惡性循環的情況。

台灣人買車,除非是熱血份子,大多數人根本沒管前驅後驅四驅什麼驅;請注意,我說的是普羅大眾,以現在的科技,無論什麼驅,只要好好開不飆車,輪胎煞車有檢查沒問題,都很安全;如果真的全標配Quatrro,如果我上述講的惡性循環仍未改善,我相信不會有什麼銷量的差別;台灣大多數人買車是很膚淺感性的,尤其是高級車,很受品牌形象影響,有的是彰顯社會地位,有的是看車身外型順不順眼,有的是要享受內裝豪華感,有的是要把咩,更多的是在意買車後續服務品質;你去問問台灣買雙B的車主,有多少是因為後驅較有駕駛樂趣?或是引擎科技性能先進?或是鈑金厚實出車禍較安全而買的?

你有很多關於產品線文章的討論,我也都仔細看過,很認真且詳實是沒錯,但連台灣的奧迪問題還是像鬼打牆怪於產品線定位問題,就有點太昧於事實了。

台灣人對於奧迪的車型美感設計以及內裝品質豪華度其實評價很高,尤其是年輕人(約莫40歲以下)和女孩子,我一天到晚都聽到很想買奧迪,但都是什麼被勸說後、看過網路後、去過展間見過業代後、巴拉巴拉,然後就不買奧迪了;這哪是什麼產品線問題⋯⋯

不過我以奧迪車主的身分,想說一句公道話;奧迪的後勤維修、服務,以及車況品質,沒有像網路上的評價那麼不堪;台奧應該在這方面多多扭轉這個大眾印象,還是有機會在台灣有個立足之地的。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