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前置發動機+[後驅]是[操控性]的保證嗎?

請問假如要以FR的車在山路上每逢彎道過彎就以甩尾(轉向過度+方向盤反打彎中補油門)的方式來過彎有沒有可能?是不是通常時速要在多少以上才甩的起來?方向盤轉動的速度造成的重心轉移要如何搭配才容易甩的出來呢?要如何可以像電玩一樣從山上一路甩到山下每逢彎道就華麗甩尾?車子不改裝只是原廠手如BMWM2、M3或Toyota 86或Mazda MX5這種操控性良好著稱的車子辦得到嗎?
chou1223 wrote:
請問假如要以FR的車...(恕刪)


純粹只追求後輪打滑,不要求彎道速度高的話,我想到幾個方法:

1. 後輪裝抓利利越差的輪胎越容易滑,胎值選容易滑的,寬度約小越好,後輪的定位也可以故意做成抓力差的設定,離如內八;我印想中有人改類似尼龍,硬塑膠類的輪胎,這樣後輪甩尾變得很簡單

2. 車尾重量增加,在彎道速度夠快時也可把讓打滑更容易發生

3. 引擎的扭力夠大,而且盡量選擇夠低的檔位,這樣灣道中只要重踩油門,後輪就會有大扭力輸出,造成打滑

4. 可能要裝後軸的限滑差速器,鎖定率夠高的,比較容易灣道中一直打滑,其原理我還不懂,但聽說過甩尾車會改這個.

這些理論上要讓後輪很容易打滑的方法很多,但實際山路上,這樣玩最怕的是任何一次的失控撞山或是掉下山谷,一部車可能報廢損失很高,甚至沒了性命...

如果有錢這樣花,到賽到上玩,似少比較不會沒命
chou1223 wrote:
請問假如要以FR的車...(恕刪)


甩尾的前提是車子設計讓不讓你甩 86就是設計甩尾車 所以很好起甩

保時捷 愛快 mazda 有很多小跑車 但都很難甩的起來

練甩尾有兩個捷徑 最好是去上課 若自己練要從繞錐開始

新手去山道練 台灣山路太窄太小 撞壞車可以一笑置之 撞死人就不好笑了
後驅



你說呢

後驅樂趣,先把ESP關掉,再有那個屁股吃那個瀉藥。
AlfaBrera32 worte:
1. 後輪裝抓利利越差的輪胎越容易滑,胎值選容易滑的,寬度約小越好,後輪的定位也可以故意做成抓力差的設定,離如內八;我印想中有人改類似尼龍,硬塑膠類的輪胎,這樣後輪甩尾變得很簡單

副作用就是影響整體過彎平衡
變成平常開起來過彎到一半後輪容易先跑掉
其實刻意要讓後輪甩的設定多半如此...

AlfaBrera32 worte:
4. 可能要裝後軸的限滑差速器,鎖定率夠高的,比較容易灣道中一直打滑,其原理我還不懂,但聽說過甩尾車會改這個.

一般差速器打滑時會把動力通通送到打滑輪去
因此油門反應會像空檔拉轉
轉速一下衝上去, 但車子明顯沒有向前的動力

等於說你一甩尾, 後輪就會一個開始瘋狂空轉
另一個失去動力慢慢回復抓地力
過沒多久回復抓地力, 牢牢抓在路上
然後你車也沒有向前的動力, 自然滑不起來
(可以想像成一打滑就斷你油)
整個看起來變成很普通的過彎
頂多就是有個輪子在冒煙很奇怪而已...
inunu wrote:
副作用就是影響整體過...(恕刪)


在台灣的小山道上, 說[甩尾]過彎, 有點[神風]的感覺!

一般看到華麗的[甩尾]過彎, 都是在寬闊的賽道上.

所以[後驅][甩尾]過彎? 請上賽道會更適合!


另外一點 [軸距], 才是在台灣跑山道時, 講究[操控]才該注意的點!

開一台4.5-5米的前置發動機的後驅[房車]跑台灣的山道, 我懷疑是會有多少的[操控感].

不然像Porsche等超跑 ,均採RR或MR的設定 ,是設計假的!



一般代步為主的用車需求, 高速行車時, 還是以[前驅]或[4驅]的設計 ,無論晴雨天, 循跡性最好, 也最[安全]!
AUDI的R8有出後驅版
Audi主推Quattro主要就是他們用自家四驅系統贏了不少比賽(Group B, WEC等等)
至於後驅操控好 90%以上車主感覺不出來 除非你飆車關防滑
而且後驅在濕滑路面上是很危險的 突然轉向過度甩尾 除非有練過 不然一定嚇死
順順開四驅最穩定安全 前驅最理想 畢竟四驅增加的只是油耗和維修保養費 台灣也不會遇到雪地

要說操控的話 三種驅動都有操控很好的車子 主要是要調教得好
真小山 wrote:
我只知道在台灣新聞報...(恕刪)


想太多了..記者要報新聞 還是會看 價值在那 值不值的報

國產前驅 失控 記者懶得理你 除非出人命
TONY1978 wrote:
甩尾的前提是車子設計...(恕刪)


86要改 LSD 才甩得起來...你不知道吼

保時捷...動態關一關 就可以甩了....
GOLF5TDI wrote:
一直以來, 常看到Bimmers...(恕刪)


這篇挺有參考性!

quattro四驅系統是關鍵!

quattro A1賽車憑藉四驅系統收穫了很多的冠軍頭銜.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n3v2m2.html

quattro A1的四驅系統有別於原先常見的四驅系統,它把差速器安裝在變速箱後,動力輸出依舊通過傳統的傳動軸轉地到後軸差速器,而同時在變速箱內部安裝一根空心的傳動軸來把部分動力傳遞至前軸差速器;這樣一來,變速箱就替代了部分分動器的作用,可以在不增加多少重量的情況下以小幅度成本提升為代價完美的解決了四驅系統小型化的問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n3v2m2.html

儘管奧迪採用了前驅設置,但發動機一直保持著[縱置布局]的特點,重量分配更加均勻

也就是說車輛採用縱置的發動機,通過空心傳動軸把動力傳遞至前軸差速器,用實心的傳動軸把動力傳遞至後軸差速器,而如果車型[非四驅布局],那麼只需要取消傳統的中央差速器和實心傳動軸取消即可。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n3v2m2.html
DSG SOP 5.0. 唯有DSG可以達成 ,性能感 ,高耐用性, 及低維護費三大特色.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