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1223 wrote:
請問假如要以FR的車...(恕刪)
純粹只追求後輪打滑,不要求彎道速度高的話,我想到幾個方法:
1. 後輪裝抓利利越差的輪胎越容易滑,胎值選容易滑的,寬度約小越好,後輪的定位也可以故意做成抓力差的設定,離如內八;我印想中有人改類似尼龍,硬塑膠類的輪胎,這樣後輪甩尾變得很簡單
2. 車尾重量增加,在彎道速度夠快時也可把讓打滑更容易發生
3. 引擎的扭力夠大,而且盡量選擇夠低的檔位,這樣灣道中只要重踩油門,後輪就會有大扭力輸出,造成打滑
4. 可能要裝後軸的限滑差速器,鎖定率夠高的,比較容易灣道中一直打滑,其原理我還不懂,但聽說過甩尾車會改這個.
這些理論上要讓後輪很容易打滑的方法很多,但實際山路上,這樣玩最怕的是任何一次的失控撞山或是掉下山谷,一部車可能報廢損失很高,甚至沒了性命...
如果有錢這樣花,到賽到上玩,似少比較不會沒命
AlfaBrera32 worte:
1. 後輪裝抓利利越差的輪胎越容易滑,胎值選容易滑的,寬度約小越好,後輪的定位也可以故意做成抓力差的設定,離如內八;我印想中有人改類似尼龍,硬塑膠類的輪胎,這樣後輪甩尾變得很簡單
副作用就是影響整體過彎平衡
變成平常開起來過彎到一半後輪容易先跑掉
其實刻意要讓後輪甩的設定多半如此...
AlfaBrera32 worte:
4. 可能要裝後軸的限滑差速器,鎖定率夠高的,比較容易灣道中一直打滑,其原理我還不懂,但聽說過甩尾車會改這個.
一般差速器打滑時會把動力通通送到打滑輪去
因此油門反應會像空檔拉轉
轉速一下衝上去, 但車子明顯沒有向前的動力
等於說你一甩尾, 後輪就會一個開始瘋狂空轉
另一個失去動力慢慢回復抓地力
過沒多久回復抓地力, 牢牢抓在路上
然後你車也沒有向前的動力, 自然滑不起來
(可以想像成一打滑就斷你油)
整個看起來變成很普通的過彎
頂多就是有個輪子在冒煙很奇怪而已...
GOLF5TDI wrote:
一直以來, 常看到Bimmers...(恕刪)
這篇挺有參考性!
quattro四驅系統是關鍵!
quattro A1賽車憑藉四驅系統收穫了很多的冠軍頭銜.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n3v2m2.html
quattro A1的四驅系統有別於原先常見的四驅系統,它把差速器安裝在變速箱後,動力輸出依舊通過傳統的傳動軸轉地到後軸差速器,而同時在變速箱內部安裝一根空心的傳動軸來把部分動力傳遞至前軸差速器;這樣一來,變速箱就替代了部分分動器的作用,可以在不增加多少重量的情況下以小幅度成本提升為代價完美的解決了四驅系統小型化的問題。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n3v2m2.html
儘管奧迪採用了前驅設置,但發動機一直保持著[縱置布局]的特點,重量分配更加均勻
也就是說車輛採用縱置的發動機,通過空心傳動軸把動力傳遞至前軸差速器,用實心的傳動軸把動力傳遞至後軸差速器,而如果車型[非四驅布局],那麼只需要取消傳統的中央差速器和實心傳動軸取消即可。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ar/n3v2m2.html
DSG SOP 5.0.
唯有DSG可以達成 ,性能感 ,高耐用性, 及低維護費三大特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