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cherwu wrote:
從事發到現在,台奧也不是說不處理問題,現在我只看到撞死一隻豬卻要賠一頭牛的問題,或許我隱喻可能不對,但是真的只是利益談不攏的問題,而引來了一推人拼命地說audi推出台灣。
撞死一隻豬,原來你只要賠一頭牛就了事的,這下要告到官府,陪十頭牛都脫不了身,還要被公告是“撞豬賊”。
這中間除了本來就很誇張的疑似詐騙行為之外,還有著一家大公司竟如此不知孰輕孰重的不可思議。
fecherwu wrote:
如果你們不是audi的車主麻煩請閉嘴,因為後勤好不好是audi車主跟車廠的問題,好與壞是車主的事情,audi車廠又不會服務你,所以你們沒資格靠*。
如果台奧及經銷商真的是抱著想你這樣的心態,那就真的是不想再有新顧客了。
如果為了擔心影響聲譽就答應車主所有條件也不對,
這個案子已經進入司法程序了,
就讓司法來查明真相,
如果奧迪真的沒錯,判決出來以後還是能讓猶豫的車主回籠,
因為這案子不會像其他羅生門般的爭議一樣石沉大海,
對商譽的影響是有機會回覆的,
如果真的有錯,就看判決怎麼賠就照賠,
對商譽的影響一樣無法回覆,就看消費者如何抉擇,
現在就把車主的要求照單全收,那些酸民也還是不會買單,
還為以後的爭議立下難收拾的先例,
我想大部份車廠都不會選擇這樣做~
axlnslash wrote:
這我倒是有不同的看...(恕刪)
樓主---> 試著打擊台奧的誠信, 當初可能只是為了一口鳥氣, 但處理的方式過於急躁, 導致手中利多出盡...
台奧---> 以大事小, 折磨樓主的戰力, 所以刻意以拖待變, 或許背後早已機關盤算, 甚至可能回馬槍將樓主一軍!
台灣人標準的消費糾紛處理模式!
回顧起來樓主當時的處理方式似乎稍欠周慮, 無論是媒體曝光或是網路傳播, 都非解決問題的正規手段, 應審慎操作為宜, 否則很容易淪落到坐轎的想下莊, 抬轎的卻不肯放的局面, 鬧到後頭還不是被迫回到法院的調解或審判? 但此時早已被您挾與論攻擊至遍體麟傷的對方, 想當然爾不會提供誘因與您和解, 甚至可能會想辦法在法庭上打擊您, 這是您在一吐怨氣衝動之下, 是否想過的後續? 此外您於第一時間就到警局提告這個動作也稍嫌衝動, 畢竟手上的資料證據尚未充分即打草驚蛇, 讓對方有充裕的時間準備還擊, 或許當時應該先找律師商討該如何保全證據, 在不動聲色的情況下向保險公司與台奧獲取更多有利的資料比對, 若勝卷在握就吉, 畢竟舉證之所在, 敗訴之所在, 言猶在耳, 有多少官司是在自信滿滿的情況下豬羊變色的?
當然現在此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了, 我們只能事後諸葛, 但我想此事對於台奧的傷害並不如版上諸位說的嚴重, 畢竟家大業大, 也非買Audi車的人各個都會上此論壇, 或看法一致, 人人心中自有一把量尺, 倒是我覺得樓主的損失比例上較為可觀, 除了精神的損耗外, 之後還有出庭的各項費用與時間(誠心建議樓主聘請律師出庭), 此類官司快則半年長者應不會超過一年, 待判決確立後即便勝訴, 法官也"不可能"依樓主的和解訴求來判, 但屆時若要賣車, 二手車價的折損至少打7折或是更多, 若不賣車, 那回保養廠的感受可謂冷暖自知, 但萬一對方被不起訴或緩刑處分了呢? 樓主要的東西(正義)還在嗎? 此事周旋您一年半載, 最後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公道嗎? 社會的運作有時不見的如您想像的那般烏托邦.....
台奧此次事件錯得離譜, 引起網友們公憤是必然, 其他車系車友們的批評, 無論是仗義執言, 或是落井下石, 都應概括承受, 護航者們也應該適可而止, 讓事件逐漸落幕而非延燒, 這才是你們愛護Audi最好的做法, 並還給樓主與車廠乾淨的思考空間, 讓雙方冷靜下來, 必定可以協商出兩造同意的方案, 例如:台奧中古車部門以高於市價的二手車價買回樓主的車, 或提供以車換車的優惠折扣等皆非難事,條件是人談出來的, 不深談怎麼會有結果?
最後還是建議樓主標題稍微修飾一下, 這樣的善意才是和解的第一步, 或許對方處理的層級與方式也會一樣, 畢竟您所說的詐欺也是未審先判! 我想事件發展至此您也盡到了Audi車主誠實揭發台奧欺騙消費者的訊息, 獲得這麼多的聲援與支持也應該夠了, 接下來您應以爭取自己最大利益與補償為目標才是! 至於其他人會怎麼說嘴? 權衡輕重之下都不再重要, 大不了廢了01的帳號, 出門仍是好漢一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