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2010年牽的Q5行駛不到2000就亮機油燈...


GOLF5TDI wrote:
有位jktkmc車...(恕刪)


一開始說歐洲人,現在又改口德國人,是怎樣?

GOLF5TDI wrote:
VAG的汽油渦輪發動機 TSI, 設定上是長時間以高轉速行車為主.
若缸溫不足, 活塞環與汽缸壁密合不足
若行車模式無法變更 ,更換活塞是唯一途徑..(恕刪)


這段話我越看越不明白,還請開釋:
高轉高溫時候活塞環密合足,低轉低溫密和不足,
但是換完活塞就好了,那表示原來的活塞就是有問題的零件吧!?
不然換新的活塞後,低溫低轉密合足,高轉高溫下應該就會咬死汽缸
新活塞就不能拉2000+轉開,是這樣嗎?

只是溫度問題的話,原廠可以輕易的控制電子水龜把怠速工作溫度提高一些,
何必讓大家罵到臭頭卻無計可施?

實在看不明白這邏輯

CalvinC wrote:
美國的消費者指南對樓主這車廠/年代的看法.

消費者指南應該夠公正了吧?


我大略看了一下.

所以在美國像VAG SUBARU 這樣強調性能導向的車系 ,都有相似的結果.不令人意外!

可也奇怪 ,消耗機油這檔事, 也只有發生在部份車主, 而非全面性. 以VAG這樣的車企, 品管標準是嚴格的, 那為何有此現象.

說穿了, 不就是車主的駕車模式與車的原生設定不符所產生的問題.

我的立場很中立, 只是反應一個Fact ,不討論誰是誰非!


我的說法一直都很一貫. 就是買車前要做功課, 選對適合自己的車. 買車後 ,就要採用符合該車原生設定的駕車模式, 則駕駛樂趣及妥善率都可兼得.

如果實在無法調整駕車模式, 那還是早早換車, 免得落入時常修車的惡夢.

摩拜而空一 wrote:
會吃機油的車並不是...(恕刪)


不對吧

您目前若燒機油嚴重的情況下,先應該處理積碳
因為積碳一定相對多,嚴重的話溫度異常才會破氣門
一直加機油是誰教的啦

積碳處理完,在去觀察哪個環節有問題
狂補機油,完全置狀況不理只是想撐著開吧?
處理問題怎會是漠視= =


GOLF5TDI wrote:
可也奇怪 ,消耗機油這檔事, 也只有發生在部份車主, 而非全面性. 以VAG這樣的車企, 品管標準是嚴格的, 那為何有此現象.

說穿了, 不就是車主的駕車模式與車的原生設定不符所產生的問題.

我的立場很中立, 只是反應一個fact ,不論誰是誰非!


不要再胡扯了,聽起來很噁心,換了不吃機油的活塞環,是不是拉點油門就縮缸了? 別鬧了。
你應該是VAG黑吧,專門講些令人對這集團反感的言論。

GOLF5TDI wrote:
我大略看了一下.所...(恕刪)

事實上,同一個車主,前後不同車款,也出現一個吃一個不吃的情形,所以別再牽拖車主了。
我說的也是一個Fact。
簡單的說2012前的VAG都別碰,再便宜都不要買

Diablo wrote:
簡單的說2012前...(恕刪)

反向思考,若已在原廠花大錢處理吃機油,已更換新料號汽缸活塞環連桿組的,等於已升級成GN3引擎
好開又不吃機油
買到賺到呀
就像我前面貼的消費者指南的影片中提的.

很多人現在都把車當成 3C產品 除了固定維護週期/時間到點的回廠維護(要說被敲竹槓也成) 叫新車車主沒事掀引擎蓋檢查/添加/抽取機油基本上就是磨滅了 "買新車-我省心" 這目的.

當然有的人覺得車主本來就應該要有基本的汽車常識 但是如果你花了錢為自己心愛的孩子/老婆買台新車所以她可以讓你放心的在千里之外的大學/外派駐地通勤無阻 再交車之後才來這招真的是當頭棒喝 有人買車前先下載車主手冊讀整本? 很多人不是沒事就上汽車論壇問東問西的 (小弟沒遇過 01例外 這裡專家多吧...)

是的, 燒點機油也許可以讓 MPG 好些(也許省的油錢比機油錢多) 但是這氣體排到大氣自己也吸入體內. 小弟DIY所有的車回收所有的油/冷媒...不敢大意. 這些車廠如果還能自稱環保小弟真是不能認同.(我覺的我是傻瓜來著)

還有...就如影片中提的 如果賣給親友...跟他們說每1000公里/英哩要加一罐機油. 還有人會接手?

車輛如果設計如此...最好車商業務在讓客人簽契約前就告知. 不要事後都說你是個案/這是在正常設計之內.

Calvin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