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瘋傳的 不知真假55稅負大概是3500cc 引擎的稅負50大概是3000cc引擎的稅負如果真的以上面馬力收稅那還真感謝etron馬力調成這樣還蠻適合台灣的而且對300萬身價的etron 50 55這樣的稅金還算合理
Aluminum wrote:55稅負大概是3000cc 引擎的稅負50大概是2500cc引擎的稅負 以表而言,55應該是排氣量3000cc以上的稅賦50是3000cc以下稅賦台灣的排氣量稅賦很特別以MERCEDES來講,43引擎馬力比e-tron55小53馬力又比e-tron55大但43及53稅賦都一樣,比e-tron55便宜~~~
dknyling wrote:以表而言,55應該是...(恕刪) 我覺得是渦輪或增壓燃油車佔了台灣稅負的優勢因為渦輪增壓引擎 稅金是以cc數計價付小排量的錢 可以享受高一級稅金的馬力A45最吃香若燃油引擎像歐洲一樣付的是馬力稅那收的稅錢都就和電車一樣囉D大 你們電車就別和我們油車計較啦你們電費已經是我們油錢的1/3 保養費又很低這種稅負花費 很可以啦
Aluminum wrote:網上瘋傳的 ...(恕刪) 規配表備註有提到貨物稅減免21萬(15%),換句話說e tron 報關價格是140萬嗎?140×1.15×1.15×1.05= 195萬不到,台奧賺很大耶,我的理解有無錯誤之處?
hykivy wrote:規配表備註有提到貨物...(恕刪) 真的呀那人家規配表寫的減免會不會是指燃油車貨物稅30%和超過140萬電動車貨物稅15%的差異怎麼在你解讀就變成etron是140萬以下不收貨物稅呢?不收貨物稅應該是寫免貨物稅 而不是減免可以看看下面連結 裡面寫到300萬的特斯拉也是減免稅21萬 跟你說etron的數字一樣啊https://ctee.com.tw/news/tax-law/320936.html(原本特斯拉貨物稅負為45萬元(300萬15%),一來一往下,節稅額度高達21萬元。)其實可以去展間賞車會比較有意義我已經約好11/7賞車看來你真的有興趣 也去約個時間吧另外車廠本來就是要賺錢的啊人家投了那麼多研發費而且這集團第一台SUV表現出來的整體表現除了續航力 這方面比不上先驅特斯拉無論在操控 質感 設計 充電時間並未落後對手 甚至有超越的地方在歐洲地區 從銷售也看到了反饋算上全世界銷量 今年應該可以有機會問鼎同級電動車銷量第一第一台不完美 但是還是獲得很多支持若不是很用心在開發設計製造上面 應該無法取得這樣的成績回到台灣的狀況 用售價 性能和配備 來看雖然比不上特斯拉這定價要比同時進入台灣市場J & MB有誠意多了不過在你開新話題的同時前面你提到etron50不到200公里的影片證據是不是該拿出來讓大家看看啊?
12-3條:「完稅價格140萬以下的部分」免徵貨物稅,2021年底到期140萬以下是免徵 減免是30%變15%自中華民國一百零六年一月二十八日起至一百十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購買完全以電能為動力之電動車輛並完成登記者,免徵該等車輛應徵之貨物稅。但電動小客車免徵金額以完稅價格新臺幣一百四十萬元計算之稅額為限,超過部分,不予免徵。所以你理解是錯的 減免跟免徵根本是不同東西E-tron 55如果選配到385就要收奢侈稅 那怎麼可能報關才195hykivy wrote:規配表備註有提到貨物(恕刪)
Aluminum wrote:你們電車就別和我們油車計較啦你們電費已經是我們油錢的1/3 保養費又很低這種稅負花費 很可以啦 哈哈!!!電車是給太座開的!!!我還是市區PHV,遠程450 coupe乖乖開!!!
hykivy wrote:規配表備註有提到貨物(恕刪) 你的理解完全錯誤。目前電動車的貨物稅減免,以 E-Tron 的馬力等級為例:140 萬以內的金額免徵,超過 140 萬以上的部分課徵 15%所以無論你怎麼推算,推算出來的金額都還要加上 140 萬免徵的部分才合理。而微微大說出另外一個重點。對車商來說,你選配越多,它營業額和利潤就越高,誰會沒事把業績往門外推,將奢侈稅門檻訂這麼低讓買家無法選到爽。只有一個解釋,就是這台車的完稅價格本身就高了。以我為例,前面微微大已經多次比較過多國和台奧相同配備時的售價,台奧給的售價相對進口車的換算比例來說,已經讓我感到非常有誠意了,這就是讓我連試車都沒試就訂下 E-Tron 的最後一根稻草。最後說句真心話,以你我這類終端消費者而言,去推算成本的意義實在不大。如果商品符合你心中的價值,售價/成本比再怎麼高,你也會考慮入手;如果商品不符合你心中的價值,售價/成本比再怎麼低,你也不會考慮的,不是嗎?所以如同鋁大所建議,真的有興趣的話就親眼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