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

Audi 台灣銷售量又創新低?

erichuang801 wrote:
前驅的A4,A6怎麼賣的過BMW的3、5系列?...(恕刪)


這也是一個原因,2百萬的車誰要去買前驅的

就算一般人不激烈操控或跑山路感受不到太大差異

平平花2百萬買一台跟國產車一樣前驅的進口車??

銷售量不代表車的好外壞但是消費者用錢做出選擇

skyz2003 wrote:
剛剛看到u-car的...(恕刪)

為奧迪QQ,所有車系完全消失在排行榜上。

之前去看A4,當然先做了些功課包含現金折價
業代很盡責,因為假日整個點下午近3點只有我一個客人。我在展間待了近1.5小時,沒有其他客人走進來


其實我一開始就表明我有探過現車價格,看業代可以給多少折扣,乙式險讓業代處理,一口價我可以接受就下訂。沒想到業代出了個芭樂價,還說現車這已經是最大折扣了。
若是要德訂,一毛不折,只送一些有沒有的,最後成交價以交車時售價為準。還不斷問我問的價格是在那間展間問到,要報公司處理。
老實說,之前盡責的業代馬上就弱掉了。
想當初AUDI風光的變成總統座車,
我想AUDI現在應該悔不當初吧!
這件事情似乎負面影響比較大。
能把一手好牌打成這樣的 大概就只有AUDI了

價格太浮動 每次賣不好就又價格大跳水 好像很廉價似的

除了說不會賣車 還能說啥

業務專業也有待提升 選配能選不能選 有些還弄不清楚

然後當初考慮SUV 我拿XC60跟Q5比較時 不只一個 AUDI業務看不起VOLVO

沒法提出AUDI的優勢 只能一直攻擊說是中國車 和過多主動安全沒必要 可能我沒遇到用功的業務吧

至於後勤 我覺得南港不錯 A3到現在八萬 對南港保養廠很滿意

litchou wrote:
我覺得audi有部...(恕刪)


和vw共用也可以是優勢,奧迪就是自我觀感良好。
凌志和豐田共用零件,所以壓低後續保修成本。
和福斯同樣的零件,奧迪價錢常常比較貴,這當然會影響消費者感受。直接壓低零件價格,比照福斯。走凌志策略也許有機會。
我知道啊
可是你講的問題不是一直都在嗎?
除了剛進來的時候風光了一點後來都沒什麼起色...


不過這樣也好啦 
更顯獨特
TYTY2014 wrote:

看看細項吧!

就...(恕刪)
07年的q7柴油引擎ABT有改晶片,這車超好開的。一輛318萬。開了快三年四萬多公里,常亮燈去內湖民權橋邊那家保固。都是銷故障碼,說處理好了可以開走。一直到過保的那個月去保養,打電話來說先生查出故障碼的原因了,是右進氣閥門故障更換一個十萬零八百!修好以後再開三個月又亮燈了!又開去內湖問接待為何又亮燈了?接待說要留車好好檢查。隔天電話來說是進氣閥門壞了,我問不是才換一次嗎?接待說這次是左邊的壞了,我說那換一顆可以,壞的換下來給我放車上。後來去牽車回來看那閥門三個洞發現都只是積碳而已,光這樣保固期不處理,一過保固就花了快三十萬。又看到新聞有人的汽油泵普過保壞掉一個要五十萬。嚇死寶寶了!後來開去問中古價才135萬上下收。心裡想再開看看吧!那知道過四年開五萬多後輪煞車異音太嚴重,開去內湖問說是要換後面的卡鉗跟碟盤,又是十幾萬起。我打電話去問修車的朋友調一樣的零件要多少?也是快八萬,友人說奧迪的零件比雙B的貴,中古才會這麼沒有情,想一想這台開越久越是錢坑就120萬給它賣了。再見了這個品牌。以後也不會回來了。

血戰76小時 wrote:
台灣奧迪的老闆好像...(恕刪)

把台灣奧迪的老闆改成台灣奧迪的"顧問"
因為決策權都在"奧迪福斯"公司的手上(所以顧問沒得管事)
但外國人在台灣只愛跑夜店,不會有起色是正常的

還有保固很多都保假的............
比如出保的零件(待料坐船要1~3個月)
自費維修,5天內就交車....自費就有料件
國內的汽車銷售大家都看品牌
國產買Toyota, Honda, Nissan
進口買Mercedes, BMW

六月份總市場房車銷售排行榜前六名是
Altis-2480
Vios-902
BenzC-714
Sentra-457
BenzE-415
Camry-398

這個排行榜貼在Audi版,是給Audi一些想法
打房車是絕對打不贏的,要賣得好建議轉個方向
瑞典Volvo都轉型變成SUV專賣店了
  • 5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