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50,000km出頭
保固內換過大燈開關而已
35,000km 電瓶(耗材)
38,000km 行李箱六角鎖(耗材)
46,000km 左前門電動窗(耗材)
49,000km 動力方向機異音,先補油(耗材)
50,000km 點火線圈(第二缸)(耗材)
哈哈,通通是耗材^^
現在環保漆開始發威了,這也是耗材><
不過皮椅還好得很。
Renault Grand Espace IV 2.0T
MB W204 C200K Estate
我前情人也是Audi (A4 1.8T S-line + MTM),當初太古進的第一批1.8T S-line,有請狼堡加裝MTM Stage I的版本,也要190萬.
講重點吧:(依順序壞)
2004~2007:沒事
2008~2011:
6萬>>>左前電動窗機構(NTD5500)>>>環保材質,時間到了.
7萬>>>換右邊(NTD5500).索性要求上我車的人只有我駕駛座這裡可以開窗,其他不准.
8萬>>>換電瓶 (NTD5500)含保固2年.
9萬後開始Coil陸續掛點,自己換(NTD1200 per unit,共NTD4800)
10萬:HID(D1S規格): NTD5500一根.我在福保換一根,後來和網友用2 X D2R 換1 X D1S.解決
不過HID還真耐操和電瓶一樣,4年以上壽命.
11萬是天險,我的電子風扇掛點,差點起火.找新店楊哥換連12萬的皮帶都先換掉NTD35000搞定.
12萬最後賣出(2011/3)以59.5萬.
可能我運氣比較好.沒中ATF的問題.但我共平均包養我情人要10萬一年,還不算折舊)
目前新愛是歐規日本車型的第一批BMW e90 330i
2005/2/23德國慕尼黑出廠
2005/11日本東京品川掛牌
2011/4/26日本滋賀最後註消
2011/5/26日本神戶港出口
2011/6/1台灣基隆到港
2011/6/8報關
2011/6/15出關
2011/6/24沛倢(換機油,油芯,ATF)
2011/9/9ARTC驗畢
2011/9/26台灣掛牌
目前是牌照燈燒燬和日行燈有幾次iDrive顯示故障但事實上無故障.
舊愛vs新歡:

你開的爽就好了。網路上,個體戶上來complain的很多。一個產品好,可能只有一個
顧客會說; 但產品不好,會放大很多倍在網路上complain。
很多業代,廠商的活動,個人恩怨的...一大堆在網路上發言。我在買VW 的車之前有爬文,也很
感謝前車主很多有憑有據對VW , DSG, 妥善的指控。讓我家在擁有兩台VW車系的同時,也知道可能會發生的問題。 但是發現有特定幾個人,就是喜歡針對某個品牌 某項零件,去作攻擊。
連別人新車開箱,被酸的也一堆。
開audi以上的進口車,就要相信己對車的品味。你可以大聲說 "老子就是有錢愛買 愛開audi的
車,你管的著嗎? "
很多人買不起進口車的,很仇視進口車。 沒有閒錢,就不要買進口的歐洲車,以免修到一天到晚
幹譙。開到180 -200萬以上的進口車,保養與維修就要用高檔的,阿莎力一點,要東省西省,開altis就好了,妥善率不會有人質疑。
說到計程車,在台灣可能只是一個很平價的消費。但是最少我去比台灣先進的國家看過,坐過計程車。抱歉,搭計程車是一個不便宜的service。司機的穿著,車內的配備,車車的品質, 都有一定的水準。 很多人還停留在計程車司機穿短褲,汗衫,嚼檳榔, 開著破爛老舊的國產1.6的小車時代。
雙b與 audi在世界公認水準以上的車。不論你開來買菜,車震,倒垃圾....這些車就是有個水準。 妥善率高,不代表車就高級。
liou7364 wrote:
好像很多品牌都有類似...(恕刪)
妥善率高...不等於高級車...非常同意
可是...一個高級車的基本...至少妥善率要高吧!?
上面那些給自己audi妥善率100%的網友們
我注意到絕大部分都是車齡兩歲以下甚至里程數連第二次保養都還不需要的...
這樣準嗎
如果新車才一兩年妥善率就不是100%...那不是很扯...
應該請一些已經有一些年紀的audi的車主現身說明
還有...audi的車
就算過保後 錢不是問題願意花那個錢修
重點是...車主們願意花那個時間心血力氣嗎...?
我承認我不是audi車主
可是我特別不考慮audi就是因為audi妥善率跟其他同級車比就是比較低
個案跟一些鍵盤車手以及他牌業代打的嘴砲除外, 統計以及數據就是顯示如此 (i.e. JD power)
雖然不是每台audi都一定會壞, 可事發生的機率就是比他牌高
我個人是非常非常討厭東西壞掉的 也非常討厭要把車子拿去進廠送理 (必要的保養除外) 因為整天東西壞掉整天有東西要修真的非常麻煩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