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lee3 wrote:
某些外商的主管只是拿台灣這個市場當作墊腳石
根本就不管你台灣個顧客怎樣
雖然說我覺得不能一竿子打翻裡面有許多也想努力改變,也在他們的層面上付出的
可是高層呼風喚雨,產品的規格特質配備等搭上價格還是決定了大部分
還有一個先決條件,車不進來想買都買不到
所以掰了台澳
非常中肯
前幾任搞這種新古車制度 說實話 就讓我有這種感覺
得到他要的掛牌數 留下爛攤 拍拍屁股走人
有些人有想法也努力
可是就是不夠在地
只是單純移植德國那套文化想要薰陶台灣人
不好意思 台灣人是身長在雙B至上的歲月裡
對你那套奧迪在德國或賽車有多輝煌的歷史
自然聽聽就算 激不起什麼漣漪
我一直覺得 之前台奧的想法偏離台灣市場
跟老大是外國人絕對有很大關係
近幾年聽進了客戶某些建議 的確務實改善了很多 但還是不夠
如果直接把老大換成有經驗台灣人
才是上策
看看Skoda or Volvo銷售扶搖直上證明了
在地化的重要
好好去挖角雙B銷售人才 好好在地化
思考在地化 好好看看別人怎麼做
才有可能脫離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