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

越級打怪沒在怕!Audi RS 3 Sportback 雨中激戰!

先回重點

你搞錯一件事情 你講的事情甚麼"在彎道中為輪胎施加動力無法提升抑制車輛橫向滑動的能力"
跟後差分配到外側輪沒有關聯

今天假設一台車過一個彎 油門出力到超過50%會失控打滑或是轉向不足
你彎中踩到超過50%才會轉不過去彎不過去 你先把這句話看懂

後差分配前面LSD那篇裡面已經說了 普通後差小於LSD小於TVD
光是LSD就能用比普通後差更高的速度進彎 因為入彎分配到外側輪更大
TVD外側輪分配到較大 內側輪還稍微剎車內側輪變少會發生甚麼事情?
你會更往外拋跟阿基師一樣滑出去還是更往彎心靠?

重點是LSD跟TVD的上限因為分配扭力比普通後差更大看懂了沒?
不然沒事為什麼需要又貴又重的系統去分配?不就是為了讓進彎速度上限提高嗎?
不然不要分配慢慢過彎就好了嘛 懂了沒啊?

你就是以為過彎有TVD的跟沒有的一樣 兩邊輸出一樣然後轉向不足
前面怕你看不懂紅字都貼了 都跟你講TVD能減少轉向不足了 講真的我在01德國車系這邊
真的沒甚麼印象有需要用到紅字上色跟人討論 連幫你上紅字都看不懂...




https://www.findcar.com.tw/a/21733JM

高速過彎時引擎驅動力只會傳遞到抬腳的內側輪胎上,使其不斷空轉,而真正需要驅動力的外側輪卻沒有動力,若改裝LSD就能使左右兩輪同時有驅動力,讓車輛彎中速度變快。




TVD前面影片圖片都給了 甚至內側輪還稍微剎車減少失力分配到外側輪去
TVD對過彎的幫助比LSD更大 CD實測也是這樣 不要再跟我鬼打牆了 七月還沒到不要一直這樣

IEEE知不知道是甚麼?專科博士講解給你看











還是看不懂 這片比較簡略 講解Lexus RCF的TVD 每個人講的都一樣
不管是CD甚麼車媒Carwow到IEEE的博士講的都一樣

分配扭力能幫助你的過彎能力 讓你的側加速 就是G值那個測試更高

全世界的車有高階後差過彎就是分配較大到外側輪 所以我前面說我真的懶得聽你講廢話
不是我不尊重你 因為你這個人的講法還是理論真的不值得我聽進去認真看

看懂這些你就知道你前面問的 自以為的理論 非常可笑
hughkk wrote:
再回頭看看我一直重複的那句
在彎道中為輪胎施加動力無法提升抑制車輛橫向滑動的能力
有辦法參透嗎?
要不要試著回答「同意」或「不同意」
還是說你的答案介於同意和不同意之間?


你光是前20台這些 其中資料不詳的有2台?CD跟其他家測的也不一樣
結果你從頭到尾拿一個網站統整各家資料也不齊 某家做的也跟別家不合在比較
我前面很早就說過了 這個網站重要在哪?有意義在哪

911 GT3在CD的Roadholding, 300-ft Skidpad: 1.11 g
corvette grand sport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1 g
911 gt2 rs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2 g
huracan sto Roadholding, 300-ft Skidpad: 1.14 g
shelby gt500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0.99 g
Pagani Huayra Roadster BC Roadholding, 300-ft Skidpad: 1.15 g
2022 Porsche 718 Cayman GT4 RS Roadholding, 300-ft Skidpad: 1.11 g

2020 Lamborghini Huracán Evo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0 g
Lamborghini Huracan Performante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1 g

藍寶堅尼上面這兩台有很爛遠輸其他RWD?

所以我前面講抓地王就是個沒意義的網站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前面說過好幾次了
每台車底盤設定都不一樣 甚麼傾角有的沒的也是不公平啊
所以做實驗要盡量去除掉其他變因

CD同底盤 CLA跟330都是AWD比2WD的G值更高

"如果,我是說如果,awd可以為彎道極限帶來提升,為什麼成績最好的sto不選擇使用awd,而是採用rwd?"

挖阿災 我又不是工程師 同樣我也問
為什麼BMW新款的M Power像M5跟M3T 只選擇單一AWD選項 而是放棄RWD?
為什麼Sto問世之前 藍寶堅尼最快賽道成績的是AWD?藍寶堅尼選擇用AWD的原因為何?

Lamborghini Aventador SVJ LP770-4 為什麼藍寶堅尼弄一台AWD跑成績還贏過這麼多RWD?

AWD不是很爛?
你問我的答案我也是:挖阿災~打電話去客服問工程師最快

hughkk wrote:
1.911 gt3 rs -- car and driver(1.24g)
2.corvette z06 -- car and driver(1.19g)
3.911 gt3 -- motortrend(1.19g)
4.Camaro ZL1 1LE Package -- car and driver(1.18g)
5.765lt -- none
6.corvette zr1 -- car and driver(1.18g)
7.corvette grand sport -- motortrend(1.18g)
8.corvette convertible -- car and driver(1.17g)
9.911 gt2 rs -- motortrend (1.17g)
10.amg gt black series -- motortrend(1.17g)
11.giulia qv -- none
12.huracan sto -- motortrend(1.16g)
13.shelby gt500 -- issimi (1.16g)
14.laferrari -- supercars.net (1.16g)
15.viper acr -- car and driver (1.15g)
16.huayra roadster bc -- topgear(1.9g)
17.718 cayman gt4 rs -- motortrend(1.15g)
18.amg gt r -- car and driver(1.21g)
19.mustang gt pp2 -- car and driver(1.13g)
20.corvette z06 z07 package -- motortrend(1.13g)

跟你說認真查一定查得到你就不信,我只花了一個小時就整理出來了
前二十名只有二台找不到資料
不查還好,一查下去發現居然還有更厲害的成績沒被登錄進去
2019年式的pagani huayra roadster bc(後驅),top gear提供的資料顯示平均橫向加速度達到1.9g,峰值高達2.2g
又把門檻拉高了

pagani、mclaren、chevrolet、amg這幾家車廠生產的頂級超跑都特別喜歡使用後驅配置
在抓地力王top20都可以看到他們的排名
lamborghini的huracan車系為了提升彎道性能,硬是生了一台sto後驅款出來
成績也確實從四驅版的1.12g提升到了1.16g(應該是目前lamborghini的最高記錄)
當然成績的提升不能100%說是換成後驅的功勞,sto的新空力套件也提高了不少的下壓力
這裡延生一個問題值得思考
如果,我是說如果,awd可以為彎道極限帶來提升,為什麼成績最好的sto不選擇使用awd,而是採用rwd?


沒有喔 還好他是跑來這吵 他要是跑去日本車L那邊吵會更好笑
那邊ariete大大比我懂多了 大概01我看過最有料的

waffer1234 wrote:
哥對奧迪瞭解程度太讚了👍,反觀另一個只能開focus的嘴砲仔?高下立判
只有那種講話沒道理胡扯瞎掰加心虛的玻璃心才會把別人加黑名單逃避現實
waffer1234

我以前開Lexus rc 只是覺得好開,但實在不太有開奧迪的信心感覺,那個嘴砲仔卻能講得跟車主一樣?

2022-07-16 22:50
微微55 wrote:
先回重點
你搞錯一件事情 你講的事情甚麼"在彎道中為輪胎施加動力無法提升抑制車輛橫向滑動的能力"
跟後差分配到外側輪沒有關聯

怎麼會沒關係,車子在過彎時外側後輪需要承受比內側後輪更大的離心力,你這時候再灌更多的動力給它,可以讓輪胎更抓住地面?
請再多想一下


這圖是一輛後驅車右轉時的抓地力分配概略圖
綠色是過彎所產生的橫向力,橘色是加速或煞車所產生的縱向力
只要綠色和橘色合力超過這個圓的總面積,輪胎就會開始打滑
要取得最大的過彎g值,一定是盡可能用最少的動力輸出去加速
skidpad所記錄的平均g值一定也都是在有限的動力輸出下測出的


微微55 wrote:
光是LSD就能用比普通後差更高的速度進彎 因為入彎分配到外側輪更大
TVD外側輪分配到較大 內側輪還稍微剎車內側輪變少會發生甚麼事情?
你會更往外拋跟阿基師一樣滑出去還是更往彎心靠?

lsd沒有你說的那種效果,進入彎道的速度也沒比較快
只在彎中內側抬腳時可以保有加速的能力,或是灌入更大的動力讓車尾擺動
至於tvd在彎中不論帶煞車還是提高對外側輪的動力輸出,都只會增加如上圖中的橘色面積,不會讓抓地力變大
所以不會因此更往彎心靠
如果出現更往彎心靠的情形,就是車尾已經滑動,導致車頭更容易指向彎心
就如我前面貼的rs torque rear模式測試影片一樣,讓車尾產生可控的飄移

這種操作有點類似wrc拉手煞車過髮夾彎


微微55 wrote:
重點是LSD跟TVD的上限因為分配扭力比普通後差更大看懂了沒?
不然沒事為什麼需要又貴又重的系統去分配?不就是為了讓進彎速度上限提高嗎?
不然不要分配慢慢過彎就好了嘛

微微55 wrote:
分配扭力能幫助你的過彎能力 讓你的側加速 就是G值那個測試更高

同上,這個模式可以幫助過彎不是因為g值上升,而是利用動力產生有限度的車尾飄移
也是相對有些危險性的
所以audi和carwow才會說這個tvd不適合在一般道路使用
假如可以提升過彎的g值,那應該是鼓勵車主平常就要把這功能打開,因為g值愈高,代表更高的彎道極限,也代表更安全不是嗎?
事實卻沒有,他們反而告訴你,不要在一般道路使用


微微55 wrote:
你光是前20台這些 其中資料不詳的有2台?CD跟其他家測的也不一樣
結果你從頭到尾拿一個網站統整各家資料也不齊 某家做的也跟別家不合在比較
我前面很早就說過了 這個網站重要在哪?有意義在哪

每一家測的數值本來就不可能都一模一樣
fastestlaps只是整合各家媒體的測試結果,讓大眾更方便閱讀
只要是在google搜尋關於車子lateral acceleration的資料,fastestlaps通常都會出現在第一頁
以非營利網站來說,這算是很厲害的成就了
你試著去翻任何一個媒體的測試資料,看能不能找到一台量產awd車型最好的成績,可以達到1.9g的平均橫向加速力(或者1.24g也可以)
沒必要因為數據呈現的結果不合你的意就說資料無意義


微微55 wrote:
2020 Lamborghini Huracán Evo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0 g
Lamborghini Huracan Performante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1 g
藍寶堅尼上面這兩台有很爛遠輸其他RWD?
所以我前面講抓地王就是個沒意義的網站 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前面說過好幾次了
每台車底盤設定都不一樣 甚麼傾角有的沒的也是不公平啊
所以做實驗要盡量去除掉其他變因

lamborghini那二台huracan的1.12g成績可以說是在量產awd界頂天了
但對於量產rwd來說,1.12g只能算中段班
很多深信awd彎道極限高的人在看到這數據之後的反應都跟你一樣
這個不同啦,那個不一樣啦,重量有差別啊,輪胎尺寸也有差brabrabra...
發現了嗎,如果裝了四驅後彎道極限可以提升,應該是各種等級的車下去比較平均都是awd的g值最高
怎麼還會連top20都擠不進去?

微微55 wrote:
挖阿災 我又不是工程師 同樣我也問
為什麼BMW新款的M Power像M5跟M3T 只選擇單一AWD選項 而是放棄RWD?
為什麼Sto問世之前 藍寶堅尼最快賽道成績的是AWD?藍寶堅尼選擇用AWD的原因為何?
Lamborghini Aventador SVJ LP770-4 為什麼藍寶堅尼弄一台AWD跑成績還贏過這麼多RWD?
AWD不是很爛?

為了加速能力,前面重複很多次了
這裡有一份NHTSA(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提供的車禍事故統計資料
點這裡
裡面很明確的講到

AWD車型在結冰路面比2WD的傷害事故增加了 19-31%
AWD車型的衝擊嚴重程度比2WD高13-15%
AWD車型的衝擊速度提高了 8-10%
這也是我所講過的,車子更容易加速很多情況下不會更安全,因為會讓車子更不容易停下來

至於乾燥路面的事故率則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
hughkk wrote: lsd沒有你說的那種效果,進入彎道的速度也沒比較快 只在彎中內側抬腳時可以保有加速的能力,或是灌入更大的動力讓車尾擺動 至於tvd在彎中不論帶煞車還是提高對外側輪的動力輸出,都只會增加如上圖中的橘色面積,不會讓抓地力變大 所以不會因此更往彎心靠 如果出現更往彎心靠的情形,就是車尾已經滑動,導致車頭更容易指向彎心


你怎麼老是在幻想,你有開過嗎?
我以前Lexus is rc都有lsd,怎麼用起來都沒妳說的那樣?妳可不可以開出來給我見識一下?還是講不過實際車主經驗就檢舉?妳不是說我腦袋不會思考?我都是實際經驗耶,你哪來的底氣用幻想就能來奧迪版說嘴呢?還是妳的focus有後驅?

我怎麼覺得妳跟機車版一些abs狂熱分子有87%像,後驅很猛?開出來妳又不敢又沒車,不知道是在爭甚麼?妳以為妳是救世主嗎?
微微55

我敢保證他絕對沒開過有高階後差的車 他一定嘴硬掰他有 任何一個開過的都不會講出LSD還是運動差速器無助於過彎能力 還甚麼會甩尾飄移更快過彎 每個都會講過彎抓更牢

2022-07-20 20:38
waffer1234

他就講越多漏洞越多,真的有夠蠢的人

2022-07-20 21:09
waffer1234 wrote:
你怎麼老是在幻想,你(恕刪)

對一個自己的輪胎安全都管理不好,可以"容忍"爛胎出現在自己車上的人,你們還這麼有耐心還可以陪他瞎扯....佩服了!!
嘴砲的最高境界就是"謊言"參雜著部份事實再加上一些不切題的數據,編出自己一套的幻想~~最重要是被打臉後要開始跳針輪迴....這種槓精最難纏。
買得起AUDI的人,我相信時間成本是很寶貴的,你的每分鐘上上下下都是幾十萬....花什麼精力跟槓精攪和....浪費了!!
當"娛樂"可以,認真你就輸了!!

圖片引用資料來源:
https://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3266732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14&t=3266732

等一下,大概就會跳進來辯解了,我先放上我自己在2016年時的經歷,自己輪胎發現異常磨耗我只花不到一個月時間,就警覺到了,趕緊去重作定位。我不是鍵盤車手,數據類我不懂,我真的是車主,有長期真實駕駛經驗,所以車輛一不對立刻可以"感覺"到,不可能放任輪胎異常磨耗到危險狀況~~因為我的命很值錢。
請神人幫忙講解一下定位的角度報告,到底我的定位是什麼狀況

你們繼續瞎攪和啊,我先繼續潛水啊,沒時間"娛樂"!!我時間也很貴的!!最近正忙著催我的賓士WINNEBAGO露營車交車日期~~心思都放在這上面了!
微微55

我們客家人激不得 抱歉 硬頸^U^

2022-07-20 20:16
waffer1234

哈啊哈哈哈 密兔

2022-07-20 20:23
7月快到了 01居然也跟著這篇一起鬼打牆 恐怖喔~重複貼文刪
只有那種講話沒道理胡扯瞎掰加心虛的玻璃心才會把別人加黑名單逃避現實
TARO酥 wrote:
大大舉例全球限量 500...(恕刪)


Nürburgring 的賽道長度,有修正。早期測出的時間是以賽道長度20.6km 為主。Renault Mégane R.S. Trophy-R的7:40.1的成績也就在20.6km長度下測出。
所以當RS3 8Y公開單圈成績時,有兩個時間,一個是7:35.5以賽道長度20.6km下計算,一個是7:40.7以20.8km計算。

一來一往後,兩者相差約4.6秒。


附上連結: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ist_of_Nürburgring_Nordschleife_lap_times
memo5210 wrote:
Nürburgring(恕刪)


是有 2 個時間沒錯!
但原來是原因這樣,真是長知識了!

多謝大大講解~
微微55 wrote:
專科博士講的都找出來給你看了 怕你不懂還找簡略版本了 過彎就是分配到外側輪G值更高
CD實測也貼了 TVD分配G值就是更高 你跳針鬼打牆我就重貼一次 反正我都打好了複製貼上很快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測試可以證明tvd能提高過彎的g值
你用torque vectoring differential + lateral acceleration 下去搜尋,也查不到太多這方面的資料
至少目前可以確定的是tvd是不適合在一般道路使用
你還是沒有回答到我的問題,如果tvd可以讓過彎G值更高,為什麼車廠會提醒車主不要在一般道路使用?


微微55 wrote:
TVD前面影片圖片都給了 甚至內側輪還稍微剎車減少失力分配到外側輪去

同上,對過彎這麼好用的東西,為什麼carwow和audi都說不建議在一般道路使用?


微微55 wrote:
高速過彎時引擎驅動力只會傳遞到抬腳的內側輪胎上,使其不斷空轉,而真正需要驅動力的外側輪卻沒有動力,若改裝LSD就能使左右兩輪同時有驅動力,讓車輛彎中速度變快。

內側抬腳時外側的後輪分配較少的動力,是不是更不容易滑動?過彎更穩?
lsd是為了在彎中保有加速力,不是讓過彎的極限提高,你這觀念怎麼一直轉不過來
同樣的回應我在292樓都有打過了


微微55 wrote:
所以我前面老早就說過了 你整整浪費我一個多月時間 拿那個路人網站整合各家資料也在比

什麼路人網站
這裡面的數據大多都是從car and driver、motortrend這些大型網站來
你的意思是說car and driver、motortrend做假?


微微55 wrote:
你的閱讀能力真的是我遇過最爛最爛最爛的

我家小孩崩潰的時候,講話也會像你這樣,蠻可愛的
不過看到大人這麼講話會覺得有點反胃


微微55 wrote:
跟你那路人網站落差多大?在比甚麼?路人網站抓地王13名的跑到最後一名
你引用那網站跟我歡跟我跳針鬼打牆了整整一個多月?
我現在告訴你事實你還在跟我歡?

你有沒有發現即使名次重排,還是沒有四驅能擠進去前二十?
不管名次怎麼變,都不影響「後驅彎道極限比較高」結論
這種測試本來就不可能各家的測試結果都完全一致,不用太鑽牛角尖

微微55 wrote:
你那後驅車有甚麼TVD?

我沒有後驅車阿…


微微55 wrote:
lateral acceleration是甚麼?你不知道?
真的是人才 人家說TVD是為了賽道用 你平常過十字路口轉彎會多高速要分配嗎?

重點是你說tvd可以提高過彎的極限
這對安全應該是加分的,結果反而不建議一般道路使用,我真的不懂這邏輯
還是說你認為把tvd關掉讓彎道極限降低一點比較安全?


微微55 wrote:
然後上面G值比藍寶堅尼高的這兩台紐柏林成績有幾台贏過?
2020 Lamborghini Huracán Evo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0 g
Lamborghini Huracan Performante Roadholding, 300-ft-dia skidpad: 1.11 g

G值只是代表彎道極限較高,與賽道成績本就沒有絕對關係,這還需要我教你嗎
你還記得排名中有一台二萬多美金的fiat spider 124嗎?
那台的g值打爆一堆四驅車,但是在nurburgring可能9分鐘都跑不完


微微55 wrote:
你舉的例子跟AWD能減少打滑失控有甚麼關係?有甚麼關聯?

你所謂的「awd減少打滑」只在加速階段
NHTSA已經很明確的指出,awd在雪地並沒比較安全
更容易加速不會更容易停下來,從另一個角度看,也可以說反而是更危險
這論點完全跟car and driver、motortrend、consumer reports完全相呼應阿

底下再看一個測試也很有趣

二台yeti,一台fwd,另一台awd
fwd裝上冬季胎,awd裝上四季胎

直線加速時,awd即使只有四季胎,仍然海放裝上冬季胎的fwd
但在繞圓還有煞停測試時,awd表現都明顯比fwd還要差

這是不是就證明了國外那些媒體說的,awd有助於加速,但對轉彎和煞停沒有幫助
我知道你一定會該該叫說不同輪胎不能比
但awd在加速時確實有發揮出了他的優勢,假如awd對轉彎和煞停也有幫助的話
為何沒辦法像加速的表現那樣直接反應在測試成績上?

你認真的想一想我說過的那句話
在彎道中為輪胎施加動力無法提升抑制車輛橫向滑動的能力
再認真的細想幾次,同意這句話嗎?
請想清楚再回答
hughkk wrote: 目前還沒有足夠的測試(恕刪)

我只問你一句話,你開過有tvd的車沒?
就是沒有才能講這些鬼話,你不是cue lexus? Lexus前車主就是我啊,你怎麼都不敢回?
你查不到不見得沒有啊,我車主的經驗都告訴你了,你卻都裝死不回應?

你連個輪胎都要開到光成這樣?還能跟我們討論底盤極限?
還是你以為這樣就是"類"光頭胎?
你好可憐啊,一直不斷秀下限
xammmmm

雖然今天有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 但是依然有些很歡樂的文章帶給大家歡笑^Q^

2022-07-22 20:24
waffer1234

看到她這種嘴砲文,那麼用心製造歡樂也是用心良苦。只是她沒發現大家都知道她蠢到什麼程度

2022-07-22 20:28
waffer1234 wrote:
你怎麼都不敢回?

覺得你有點躁鬱傾向,真心建議你先去看心理醫生
會因為對事情的看法不同而想要去肉搜別人,就表示你可能有潛在的心理問題
我雖然常在01上跟人嘴砲,也常遇到意見不同的人
再怎麼吵也僅止於文章上的針鋒相對,從來也沒有出現過肉搜別人,或是惡意抵毀別人的行為
畢竟這也只是我其中一個打發時間的平台

還是重複之前的話,歡迎你拿出更多證據把我提的這些文章資料推翻
只要回文有對題,我一定回,真心不騙
至於你那些情緒性留言,我不想多做回覆,很浪費時間也浪費板面
微微55

被打臉打歪頭還能說出歡迎別人推翻你資料 我真的會笑歪XD 大Q神~

2022-07-25 14:54
  • 4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