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2015 台灣市場才過兩個月,Porsche 銷售量就贏過 Audi 了!!

fatlee3 wrote:
D大 我覺得你說的...(恕刪)


F大,價格策略的部分保時捷用空車加選配的方式,得到消費者的認同,而 SUV 車系更開發出新的市場。而 Audi 的 Q3、Q5、Q7 三款車其實也佔了 Audi 2014 全球三成的銷量,數字再另篇討論

而您提到品牌了,Audi 這五年來的銷售從一千多到四千多,我們可以看一下數字( 數字參考超越車訊雜誌歷史資料)

以產品主力 A4 台灣市場銷售量為例:以前有破一千台的實力

2009: 561 台
2010: 1221 台
2011: 898 台
2012: 560 台
2013: 672 台
2014: 787 台

再比較 Benz C Class 的數字

2009: 1517 台
2010: 2026 台
2011: 4229 台
2012: 4933 台
2013: 4965 台
2014: 4842 台

Audi 用車海戰數,不斷引進新車種,來達成連續五年的高成長,但是主力車種 A4 的銷售量卻無法跟著成長,原因就是被自家人 A3 幹掉了,但 C Class 沒有因為入門款的推出,仍然是主力。

2014 全球市場 A3 也取代 A4 成為車系中産量最高的車款( 但銷售量則是 A4 小贏 A3),產品主力向下降一階,可以説豪華品牌的認同度也降了一級嗎?

2014 在台灣 S Class 賣出 2057 台,A8 賣出 185 台( 數字參考 U-CAR 2015 台灣汽車年鑑 ),全球市場 S Class 也幾乎是 A8 的三倍,Audi 要競爭豪華品牌龍頭,在產品線的層級上仍處於弱勢。
Davidchubby wrote:
F大,價格策略的部分...(恕刪)


D大您分析的很清晰
的確擴大產品線的車海戰術在這幾年下來讓他們在全球的整體營業狀況有顯著的成長
但高階產品 A8 vs S class 還是輸一大截

台灣雖然從 1千 來到 4千
但是 4千好像已經有三年了
也就是從太古那拿回來經營權,只是做到讓銷售不繼續爛下去
卻沒有穩定的成長

2010 的1200 台A4暴增如果沒記錯
應該跟當時的經營權轉移,原代理商很生氣的低價出清有關
經營權拿回來後又掉回真實的數量,然後每年增加個 100台...
這種已經是吊車尾的市佔率,然後每年15-20% 的成長

所以我認為他們應該要針對市場的特性來定策略和價格

除非他們很滿意這種進展... 也是有可能的?
fatlee3 wrote:
Davidchubb...(恕刪)


我朋友也在2010代理商轉移前買了部A4
檢了個大便宜
真的是物超所值
真的印証沒有賣不出去的車
只有賣不出去的價格
fatlee3 wrote:
D大您分析的很清晰...(恕刪)


F大:之前我有發表過 Audi 在臺灣進口車市場的市佔率下滑了,那是一種被邊緣化的警訊,即使業務量保持微幅成長,但實際上卻是用增加營運成本( 成立更多銷售通路、花費更多廣告預算),還有執行減少毛利的促銷活動等換來的。

近年台灣進口車市場高成長,Audi 連續三年僅維持在四千多台的數量,但展示間及業務人員卻是大幅增加,且贊助金馬奬及球類活動使用過的車輛,那可不是照原價賣給消費者, 找球星代言的廣告支出,也是一大筆。而 Porsche 這幾年業績大爆發,展示間數量還不到 Audi 的一半,也沒有太多的行銷活動,有些消費者認為「 把廣告預算回饋給消費者」,是很務實的做法。

我想您也知道市場上有些產品屬於廣告品,有廣告有促銷才有銷量,或是變成週期性的折扣消費。很多女生一年只買一次化妝品,就在等百貨週年慶。星巴客若沒有買一送一促銷,有些人平日是不會去消費的。

公司訂了業績目標,做促銷拼業績無可厚非,但當消費者已養成期待心理時,為了達成業績造成營運成本增加及毛利的減少是必然的。每年的週年慶都有些品牌不參加滿千送百的活動,例如最頂級手表、包包、Apple 等品牌,如此一來才能正確分析市場的需求!

另外提供數字您參考:2014全球 A8 車系成長約 5%,S Class 車系成長約 75%,七系列減少 13.4%!

Davidchubby wrote:
F大:之前我有發表...(恕刪)



好想知道 ...Porsche 這幾年業績大爆發, 是靠 Audi 的改來的SUV 大賣..還是靠原來 Porsche 設計的車子?
suarthur wrote:
好想知道 ...Porsche...(恕刪)


我也好想知道,以前的 Audi 只有 A4、A6、A8,請問您知道 Q 系列的 SUV,血緣關係是來自 VW 嗎?

我知道比利時生産的 A1,使用的 DQ200 DSG,是來自 Volkswagen!2011 年因為這款不到四米小車的加入,銷售量才能一舉超越 Benz,2014 A1 全球也賣了十一萬六千多台。

一直有人跟我說:你的 A1 骨子裡其實是 VW 的 Polo

我說:才不是呢,四圈 Logo 它就是一台 Audi!
AUDI賣不好,自己要檢討!

當初和AUDI一起搶雙B市場的LEXUS,現在的銷售量多少?就可以讓AUDI慚愧反省了!

當初兩個車廠都用較雙B低的價格,超值的配備來搶雙B的市場。現在,LEXUS跟AUDI價格都已經不比雙B差太多,但是銷售量差距之大卻有目共睹!

差別只有一個!一間叫專注完美,近乎苛求!品質服務都有口皆碑!
另一間叫吃機油?業務跩?還是維修貴?


Davidchubby wrote:
F大:之前我有發表...(恕刪)


我是真的很不認同這樣的銷售手段
砸大錢做出業績但是實際的利潤可能只有一點點甚至是虧損的
台灣某些大公司的高層主管們很會給自己做面子
然後過不久又換個公司繼續搞
(糟糕說出秘密了)

就好像最近的悠遊卡新任爭議人事問題一樣
還敢大言不慚的說給香蕉只能請猴子
明明自己就是隻猴子
還好意思拿高薪
這類人不靠這種騙術,當然只能拿香蕉囉
看了就很不爽
而我們還要繳稅養他?!
減半薪都不爽




Davidchubby wrote:
我也好想知道,以前的...(恕刪)


在怎樣都還不是像有些名牌是在中國的廉價勞工生廠的
洗一下用一下就壞了

fatlee3 wrote:
我是真的很不認同這...(恕刪)


沒記錯的話,2011 年時,Porsche 有五間展示間,年銷售量僅 1019 台,平均月銷不到 100 台

2015 年了,Porsche 仍是五間展示間,平均月銷售量已經到了約 400 台的水平,可見產品及價格策略的確很成功,沒有增加太多營運成本,可以大幅提高公司營業額及獲利,做生意真有一套!更重要的是產品的可靠度值得消費者信賴!
看了以上各位 大大的見解

好像 一開始是基本款空車 消費者 大家的價位都一樣

然後要加配備 再加錢

這樣比較OK
1.叫你們經理出來 2.在地下室大喊 50路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