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

千萬不要買Audi渦輪增壓的車款!若你擔心不幸運遇到異常消耗機油的人

Kimi0311 wrote:
1.你說:若要說VW 跟 Audi 本質上是一樣有點多餘...我覺得不多餘,因為上一位我回文的大大他就不清楚,我只是在告訴她事實。


Sorry
VAG包含VW, Audi, Porsche
這是常識
小弟還懂的

1965年,VW從Daimler Benz手上買下Auto Union GmbH
然後製造出第一代Audi

2002-2007
Audi Group包含幾個運動型品牌Audi, SEAT, Lamborghini
Volkswagen Group則包含Volkswagen, Skoda, Bentley, Bugatti

2009, Volkswagen AG買下Porsche AG 49.9%的股份
而Porsche也是VAG最大股東(50%以上)



Kimi0311 wrote:
Cayenne柴蛙車主集體訴訟,交車期長...這是VAG體系的,偷超貴PDF零件


個人覺得是總代理問題
而非原廠
lesliechen1023 wrote:
SorryVAG包含...(恕刪)


車廠歷史你解釋的很清楚
不過我補充一下最後的部分
其實你說明的
2009, Volkswagen AG買下Porsche AG 49.9%的股份
而Porsche也是VAG最大股東(50%以上)
....中間有一個插曲,其實當年因為PORSCHE要去收購VAG,造成了自己的財務危機
差點被財力雄厚的VAG反收購

還有再補充一下VAG體系的車很多零件是共用的
同一個零件打上了4個車廠的LOGO-AUDI,VW,SKADO,SEAT...
這些都是我經歷過的
所以我才會說他們的本質是一樣的
在簡單的說,類似除了外觀其實前一代的PASSAT其實就是上上一代的A4翻版

PORSCHE PDF的問題,我也是覺得是台灣總代理的問題
處理得太慢,方式也不對,這種是沒什麼好說的,完全理虧
集團共用這已經是趨勢
甚至於是跨集團共用, 例如 mini跟 peugeot
怎都沒有人會說 opel 跟saab共用底盤是一樣的車
一樣的東西要看各廠家如何調校
一樣叫柴油引擎, 我瞭解是使用Bosch的專利零件
剩下的是各車廠怎樣去運用, BMW的引擎技術絕對沒話說, 530D 也絕對是好車, 因為那是台BMW
不需要試開體驗就知道了, 這就是品牌跟時間的效果影響

今天audi用完給VW, Skoda 在我看法也只能說VW Skoda本質上是前幾世代的 Audi
而不是說Audi就是VW Skoda, 就算共用的零件的R8也永遠不會是 Lambo
作為消費者我認為品牌形象跟調校就是本質上的不同, 如果使用起來沒有任何不同, 不管是駕駛經驗或是開出去走路都有風,通通都一樣,
那VAG 該死,賣一種Skoda 或是 VW就好,也不用搞那麼多品牌
作為一個銷售人員, 我一定會說他們是一樣的, 這樣會好賣一些, 總是要消費一下集團共用的好處

我說供應商要負一點責任也只是剛好我自己是汽車業的供應商之一
VAG( 不是VW)高興要給那幾台車同時使用或是10年後折舊攤提再用在別的車上
也是集團策略的問題, 作為一個供應商我也樂見其成,至少我有很穩定的量去規劃一條專屬的生產線
今天Audi開出了規範跟條件給各大供應商去設計再送給Audi去測試
通過要求就是可能的供應商, 供應商通過車廠的稽核就應該是交合格的產品去車廠組裝
車廠不會也沒空再做一次進料檢驗, 所有的質量問題都在產品的前期規劃(APQP)就要做好的
若以這樣的流程看起來供應商也是有他的責任

再者是經銷商得問題了, 太古不是台奧, 若台奧把自己當太古在經營,有問題的是台奧
那台奧也就沒有必要進來台湾經營, 既然品牌需要時間經營,經銷商的維修體系也是要時間經營給消費者有信心
Audi 從永業 太古到台奧終於有輪到一個像有心經營的原廠,
沒有車子是不會壞的就算不壞也可能會撞壞甚至於改壞或修壞
希望他門的態度不要是千錯萬錯都是消費者的錯, 這樣的經銷商沒有資格在這邊生存
有問題有人能處理比被踹開沒人理好
今天Audi的使用者對吃機油或是機油消耗不滿
也可以學前些日子對岸的大嬸一樣來個寶馬不拉找隻牛來拉引起注意
買了用了再來大聲跟Audi說, 我的車問題很多我很不爽
這裡只能遇到熱心的消費者跟業代
車子有問題記得牽去修不要上網修, 永遠不會修好也會變成破銅爛鐵或是永恆紀念版


沒錯
集團共用是趨勢
但是mini跟 peugeot這個例子,跟原本所討論的論點是有點不適合
我所提出的是audi用完vw跟skado用..這是流用
跟同一世代為了分攤開發成本的共用是不太一樣的
雖然結果都是降低成本創造最大利益

對於引擎技術,其實也不是單純專利因素這麼簡單
那為何大家都是一樣的基礎,但是所造出的引擎效能與動力根本就是差了一大截
這難道沒有各車廠所擁有的knowhow嗎?
例如:全鋁的引擎本體--輕量化與更好的散熱,高達2000bar甚至2200bar的高壓噴油--更好的霧化燃油,再加上獨特渦輪技術,精準控制與優化的進排氣系統,才能艱難的造就大部分消費者所認同擁有頂尖引擎技術的車廠名號

還有個人在補充一個觀點給大家思考..現在車用內燃機不外乎汽油及柴油所搭配或衍生出來
但是柴油引擎所要克服的先天不良-震動與引擎轉速,引擎轉速牽扯到的是馬力,是有難度的,
但是現在看起來BMW是占據了領先地位1.5400RMP 2.單位容積所產生的馬力及扭力也是高出一截
3.在大眾化的車用市場上目前只有一家別無分號的3渦輪技術-聽業務說已經接單價530萬,下半年車會到港550D TOURING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思考..

你說:供應商要負一點責任也只是剛好我自己是汽車業的供應商之一
VAG( 不是VW)高興要給那幾台車同時使用或是10年後折舊攤提再用在別的車上
也是集團策略的問題, 作為一個供應商我也樂見其成,至少我有很穩定的量去規劃一條專屬的生產線
今天Audi開出了規範跟條件給各大供應商去設計再送給Audi去測試
通過要求就是可能的供應商, 供應商通過車廠的稽核就應該是交合格的產品去車廠組裝
車廠不會也沒空再做一次進料檢驗, 所有的質量問題都在產品的前期規劃(APQP)就要做好的
若以這樣的流程看起來供應商也是有他的責任....1.我想澄清的是我沒說過集團共用,或是流用是不對的是不好的,站在公司立場其實這都是讓有限的資源所產生的利益最大化的作法
我只是在敘述給某位知道的補充說明,回文請往前多看幾篇文章
2.你說零件商也有責任,其實這是站在車廠的角度看問題,我覺得並不實際,因為零件商是跟車廠簽採購合同,消費者是跟車廠簽銷售合同,本來車廠對於消費者就應該100%承擔所有責任,無任何轉嫁問題,我們從來沒聽過消費者客訴零件商,不是嗎?如果車廠遇到召回等情事,跟零件商的求償,不也是車廠自己的事嗎?你身為零件商,一定會跟車廠簽採購合同,仔細研究一下吧

你最後提的有問題就去修,我很同意你的說法,在這裡遇到最恐怖的就是告訴大家過度消耗機油是正常的,加加機油而已,小事..唉!!有一票人在說喔
Kimi0311 wrote:
沒錯
集團共用是趨勢
但是mini跟 peugeot這個例子,跟原本所討論的論點是有點不適合
我所提出的是audi用完vw跟skado用..這是流用
跟同一世代為了分攤開發成本的共用是不太一樣的
雖然結果都是降低成本創造最大利益

對於引擎技術,其實也不是單純專利因素這麼簡單
那為何大家都是一樣的基礎,但是所造出的引擎效能與動力根本就是差了一大截
這難道沒有各車廠所擁有的knowhow嗎?
例如:全鋁的引擎本體--輕量化與更好的散熱,高達2000bar甚至2200bar的高壓噴油--更好的霧化燃油,再加上獨特渦輪技術,精準控制與優化的進排氣系統,才能艱難的造就大部分消費者所認同擁有頂尖引擎技術的車廠名號

還有個人在補充一個觀點給大家思考..現在車用內燃機不外乎汽油及柴油所搭配或衍生出來
但是柴油引擎所要克服的先天不良-震動與引擎轉速,引擎轉速牽扯到的是馬力,是有難度的,
但是現在看起來BMW是占據了領先地位1.5400RMP 2.單位容積所產生的馬力及扭力也是高出一截
3.在大眾化的車用市場上目前只有一家別無分號的3渦輪技術-聽業務說已經接單價530萬,下半年車會到港550D TOURING
以上是個人觀點,僅供思考..

你說:供應商要負一點責任也只是剛好我自己是汽車業的供應商之一
VAG( 不是VW)高興要給那幾台車同時使用或是10年後折舊攤提再用在別的車上
也是集團策略的問題, 作為一個供應商我也樂見其成,至少我有很穩定的量去規劃一條專屬的生產線
今天Audi開出了規範跟條件給各大供應商去設計再送給Audi去測試
通過要求就是可能的供應商, 供應商通過車廠的稽核就應該是交合格的產品去車廠組裝
車廠不會也沒空再做一次進料檢驗, 所有的質量問題都在產品的前期規劃(APQP)就要做好的
若以這樣的流程看起來供應商也是有他的責任....1.我想澄清的是我沒說過集團共用,或是流用是不對的是不好的,站在公司立場其實這都是讓有限的資源所產生的利益最大化的作法
我只是在敘述給某位知道的補充說明,回文請往前多看幾篇文章
2.你說零件商也有責任,其實這是站在車廠的角度看問題,我覺得並不實際,因為零件商是跟車廠簽採購合同,消費者是跟車廠簽銷售合同,本來車廠對於消費者就應該100%承擔所有責任,無任何轉嫁問題,我們從來沒聽過消費者客訴零件商,不是嗎?如果車廠遇到召回等情事,跟零件商的求償,不也是車廠自己的事嗎?你身為零件商,一定會跟車廠簽採購合同,仔細研究一下吧

你最後提的有問題就去修,我很同意你的說法,在這裡遇到最恐怖的就是告訴大家過度消耗機油是正常的,加加機油而已,小事..唉!!有一票人在說喔
...(恕刪)

Audi用完給VAG,Skoda用?也就是說Audi先debug完才給VW,Skoda用?

Han-Tung Li wrote:
Audi用完給VAG...(恕刪)


其實你要這樣子說,廣義的回答是成立的
audi會先擁有使用集團先開發出來的配備或是技術
等新世代的產品出來時,就把原先的在下放給vw或是skado...
當然有時在產品末期,會有共存現象
我再重申一次,這不是不好或是不正當的行為
畢竟audi是賣得比較貴,定位也較不同

Kimi0311 wrote:
其實你要這樣子說,廣...(恕刪)


請問一下資料來源? 這個已知的狀況是不一樣的

yenchee wrote:
請問一下資料來源? ...(恕刪)


請問你懷疑的是哪一個部分?
請提出
我以前在VAG上班,請問你要什麼證據?
而且我想告訴你,我已經說得很清楚
文章你可以往前看
不需要突然看到某一段就來問我
我不是很需要應付你一個人
如果你也是希望有善意的討論我很樂意
不管你現在心態如何,我先假設你是善意的
不過下次請你自己先查證,覺得我說的有問題
沒關係,請你提出證據或是理論,我樂意與你分享交流
上一代PASSAT的底盤是以前舊A4的底盤
當A4給PASSAT留用得當時,A4用的是新開發的底盤
底盤代號是B開頭,我記得當新A4用B6底盤時,舊A4的B5底盤是給PASSAT用了
這是一個概念,如果底盤代號我記錯了,歡迎幫忙更正


Kimi0311 wrote:
我再重申一次,這不是不好或是不正當的行為
畢竟audi是賣得比較貴,定位也較不同...(恕刪)
你說的太深入到許多人看不懂

天天放假 wrote:
你說的太深入到許多人...(恕刪)


不好意思
我已經盡量敘述清楚了
  • 2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