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敗神話zero wrote:
我只是好奇,電車充電...(恕刪)
我只能就我這邊的觀察跟你分享,
以法國來說 電動車的充電樁 巴黎市內非常非常的多 我觀察到 有公車站牌的地方就有 規劃是好幾年累積下來的
台灣的居住環境特別是都會社區住宅 不是每個社區的管委會都歡迎設立充電樁的 (我先前住的社區 3年大樓的新社區 每年都提 設置充電樁 然後每一年都被否決) 即使是民間 也不見得歡迎跟認可電動車的價值, 買不買電動車 有時還得看社區管委會的意願, 而如果你是停機械車位的 那難度又更高了!
歐美那邊你以買tesla來說 他們是可以協助你做充電'樁的設立 辦公大樓充電樁都還算是算普及的 充電樁跟加油站幾乎都已經是並列存在了 (他們加油站密度也低 設立充電樁普行很快就架構起來了) 但台灣幾乎不是這樣發展的你看到的幾乎都是民間公司自己來設立的 , 政府公家單位也不是說都沒有 但配置的都是"堪用" 的基本款 跟超級充電樁 根本不能比 (或許這也是反映基本電力不足的事實) , 市立停車場 配設的電動車停車位 都反映著電動車是一個很少數族群的位置
真有電力短缺到很嚴重的地步 充電樁 的確有可能沒辦法被歸類到" 優先供給群" 再來就是缺電導致的一度電價會提高 到最後有可能電動車充滿電跟汽油車已經相差不遠 甚至超過了!
台灣的機車電力供應系統 發展的就比汽車來的要完善很多 一來成本相對低 二來市場大 但你如果去細問騎電動機車的每個月電池的費用訂閱下來比較 一般摩托車可能還比較彈性 跟便宜
萬物齊漲的年代 算下來 你會發現台灣並非是一個 電動車友善的居住地 多半都還是民間公司跟車廠主動建立的 所以你會常看到很多tesla車主在外面排超級充電樁 甚至排到吵架的窘況 然後我看到有設置tesla超級充電樁的 有比較有規模賣場的有十多個快充 如果沒有停滿的狀況下 假日大賣場常停車格不夠用 就會聽到管理人員抱怨 停車格無法有效利用的尷尬情況 所以電動車暫時台灣還是被邊緣化 或是處在多半是給 有錢人 使用的 (必須要說 越是像帝寶那樣的高級社區 接受電動樁的設置就越普及 所以電動車在台灣一直被歸類在有錢人的玩具 這樣的印象 (最早進台灣的tesla model x 我印象中 約2015年 101大樓下就開始有tesla的專屬充電車位跟電動樁 那時候的model x 也是要四五百萬吧?!)
總之 最後 我把購買電動車的計畫擱置了 還是改買燃油車, 也是看到以目前狀況即時都是在台北相對電動車便利的城市 我都還是以"不方便" 為理由淘汰了 , 我預估台灣至少還要等10年以上 會相對來講 "改善" 一點 如果電力問題有被改善的話.....
Audi 電動車美歸美....但我想即使是五年後下一部車 我很有可能還是選燃油車....沒有太多其他的理由 就只是單純的便利性~
Coldsnap wrote:
缺電導致的一度電價會提高 到最後有可能電動車充滿電跟汽油車已經相差不遠 甚至超過了!...(恕刪)
電力系統的發電結構中分為基載、中載和尖載電力;所謂電力缺口是集中在尖載這個需求時段,而電動車是任何時間都可以充電的,只要改用離峰時段使用基載電力就完全不會對電力缺口造成任何負擔。實際上各大充電站也是這樣規劃的,比如EVOASIS有所謂星空電價也就是時間電價晚間比日間充電便宜近一半,就是鼓勵車主多利用離峰的基載電力。所以白天你去觀察快充站,車位空置率實際上是很高的。而家中有裝設充電樁的,習慣本來就是晚上下班回到家才充,用的就是基載電力。甚至目前電網技術還發展到V2G(Vehicle-to-Grid),可以晚上基載補電,白天車子再像行動電源那樣併入尖載供電,轉身從電力的消費者變成供給者。不但不造成缺電,反而是缺電問題的解方之一。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