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來自大陸的Q3

cgbvcchao wrote:
以前我們笑大陸的車子(恕刪)


MIC的德國品牌就是只能在中國賣,而且嚴格說來那是合資廠不是原廠,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原廠(不管歐洲廠/南非廠/美洲廠)出口。

不可否認中國的人口及消費型態多到德國品牌願意冒著技術分享被偷學走的風險也要進去吃一半羹是事實,但每個市場的狀況不一樣不能同日而語,硬要拿中國的國產車來比台灣的價格實在沒意思,而且合資廠的中低款在用料上還有妥協。

台灣要考慮的其實是進口稅跟貨物稅,但是保護主義也是在顧及幾大車廠員工的就業,除非要像澳洲紐西蘭一樣完全放棄國產全部進口;但是真的去紐西蘭可以發現,當地居民對於車的物質需求相對很低,開在南島的路上可能一個小時看不到一台BMW,全部都是日本韓國車,在喜歡追求品牌的亞洲地區有可能嗎?

再來就算哪一天MIC的車子真的可以進口來台灣了,其他原廠進口的同款車勢必會有不同(例如美國外匯車葉子板上的反光板),會有多少人願意因為便宜一些去選MIC? 從買個外匯C300就被網路上嘲笑就可以窺知一二。

台灣車子貴是事實,但不是簡單一句說"中國車子便宜/引進台灣打趴國產/台灣國產車子沒競爭力"等等就能解釋的。
LaFrance0823 wrote:
MIC的德國品牌就是只能在中國賣,而且嚴格說來那是合資廠不是原廠,世界其他地方都是原廠(不管歐洲廠/南非廠/美洲廠)出口。

这个你真的确定?
在德国人当厂长和技术长的挂德国厂牌的工厂里,用德国认可的原料在德国的机器设备上按照德国的图纸生产出来的就不算原厂?其他的地方的都算原厂?
你是仇中到什么地步才能发此高论啊!!!
skybug wrote:
这个你真的确定?在德(恕刪)


我覺得爭辯這個頗沒意思,但既然你都扣我"仇中"這種大帽子了,那只好稍稍回應一下。

我自認"合資廠"這個名詞沒用錯,既然你覺得"原廠"這字眼這麼讓你暴跳如雷,那我就換成"母廠"好了,至於差別在哪裡我想很清楚,只有進中國設廠需要受到國家(or黨)規範保護,必須讓本地品牌各半持有股份,所以合資廠的敘述完全沒錯。拿Audi來舉例,在匈牙利/墨西哥的廠還是受德國總公司控制,這就是差別。

至於在地化的材料經過母廠認可我也不反對,但的確用料上例如鋁合金的比例是有差的,再說小弟因職業關係是有與其中兩大車廠人員往來的,德國人看似嚴謹但為了市場差異及量產性也是有不少"deviation approval"。

我站在客觀角度上談討MIC與其他母廠的東西確實有或多或少的差異,即便開放進口國人因多重因素可能也不見得會買單,這樣就叫仇中? 那我是不是也可以說你一味捧中? 是說我發前篇文章時就想到會不會有人跳出來護航中國,果不其然...不過這種沒意義的回覆就不用再占版面了,也謝謝你的指教。
樓主您好,

想跟您請教一下您說的車身長度不同,我上網查了一下有4481mm跟4495mm兩種,
請問主要差別在於後輪之後的長度嗎? 謝謝喔~~~
因為我有點想去掏寶買車側踏板,怕買回來不行裝.......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