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4869 wrote:發這篇文章的用意跟...(恕刪) 同級車建議售價 Audi 訂的比雙B低(跟著市場領導品牌訂價),市場上早就有默契,個人認為那只是數字遊戲;真正的成交價格才是重點!保時捷自從新的產品及價格策略執行後,買過 Porsche 的車友應該了解,實際成交價格跟建議售價之間只有非常非常少的議價空間,而 Audi 呢?在實際成交價格不夠透明的情形下,只怕有很多車友買貴了!市場供需的道理也很簡單,促銷最有效的「送配備」及「大降價」,就看消費者喜歡哪一項,只能說考慮買 Audi 的話,挑對時間點入手很重要!最近歐元貶值,國內進口車市場也是高成長,原廠又訂下了這麼高的業績目標,要跟眾多歐系對手搶市場,想當然的等牛肉端出來再下手囉!!價格太高買不起?何不說是價格太高賣不掉呢?
Davidchubby wrote:同級車建議售價 Audi 訂的比雙B低(跟著市場領導品牌訂價),市場上早就有默契,個人認為那只是數字遊戲;真正的成交價格才是重點!...(恕刪) 真正的成交價,平均來說該也是比較低的尤其滿多人是到跨年或是特仕去買的樣子Audi 的訂價一般車種 A 的價格比雙B 低,到了S 和 RS 車種又比雙B 高我反而覺得台澳的銷售成績跟訂價或是成交價沒什麼關係雙B 在台灣這種根深蒂固的品牌形象,Audi 要追上或是超越得要有一些特殊的辦法,不然就是要慢慢來,培植和等待新的族群和世代
ps.以 Porsche 在台灣銷量的崛起我覺得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這個銷量是靠他們的 SUV 撐起來而P牌的 SUV 的綜合性能表現和配備等,c/P 值加上品牌價值的確是滿打趴這個價格帶的豪華性能休旅競爭對手以低價試圖搶市場的更好案例我覺得是 Infiniti vs LexusInfiniti 絕對擁有不輸於,甚至更優於 Lexus 的性能,而且價格好很多但是即使價格壓再低,這麼多年來,銷售量和二手價還是...回過來看 1A2B 的主戰力為房車,這三家在這些車款上都各有擅長和優缺點,沒有大幅領先的地方,或是特高的C/P 值(台澳卻又有大幅落後的 "DSG" 和 "修不好" 惡名)因此價格降低會短時間有好處,可是長期來說,在這些惡名無法被改善期間,品牌形象反而會更加惡化,相信這是台澳的高層也不願見到的
fatlee3 wrote:真正的成交價,平均...(恕刪) 個人認為實際成交價格的不透明,是賣不好的關鍵之一,心理因素佔很大,而保時捷讓成交價透明且制度化,保固條件也優,相對二手車價也穩定。買Audi特仕車算賺到,一開始花錢選配的心裡OOXX此外:1. 買貴的人一聽到二手價差,相對折舊太高,就留著開不換,拉長了再購買Audi的頻率2. 買貴的人吃虧一次之後,再也不買Audi,甚至不推薦給親朋好友3. 少部分(或是大部分)車主,內心希望Audi是稀有車,發表言論造成反效果4. 後勤服務感覺不好,就算出保不付錢,耗費時間也是一種傷害5. 有很多的理由不選擇Audi...
Davidchubby wrote:個人認為實際成交價...(恕刪) D大 我覺得你說的都是事實但是我覺得更重要的因素還是在於國人拱起來的自我"品牌意識"這裡沒什麼女性,所以我們可以拿女性的配件行頭來舉例早年的 LV 在台灣滿街都是到現在更高階的柏金包也沒有什麼特殊科技或是研究需要重金砸成本研發,頂多做作廣告和活動和招待等就可以等著客人上門數鈔票他還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賣妳其他的很多品牌看在眼裡多少都有想要仿效而且應該也都知道,如果還用低價試圖搶市場,只會打壞自己的形象和降低未來的價格及收益就像雙B 和 日本車版友們常提到的匯率降了,但是這些市佔率高的車商還是老神在在,根本不需要考慮降價,只會再把價格往上拉因為國人喜歡這種 "獨一無二" 感 (多於其他國家)希望墊高自己,有別於其他人如果價格高,買的人就少,物品就稀有拿著或開著就更了不起,或是獨特不過歸根究柢我們的不平等保護稅則應該才是始作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