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55 wrote:跟Volvo為什麼前...(恕刪) 講到底盤 Volvo最沒資格來這裡說三道四另外再解釋給不懂的網友聽 Q2是奧迪最入門的休旅車 底盤架構是建置在A1 polo等級上集團內A1 polo底盤架構是什麼 Q2就是用什麼底盤架構 T-roc也是這個級別 前驅就是用後扭力樑 四驅就是用後多連桿就算是保時捷或賓利要做這個等級的小車也是得遵守集團的規定使用不同級別 不同價位 考慮成本使用不同的底盤架構 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你要買多連桿 就請選擇Q3以上車款 反之就可以選Q2以下這是集團為了產品多樣性提供消費者選擇性變多 怎麼會有人把它講成VAG為了省成本只有提供扭力樑 未免被其它廠業務洗腦洗太厲害啦再者就算是用同一個架構 也有調得好的資優生 也有調不好的放牛班有人硬要把它妖魔化 然後又被自己支持的車廠打臉搞到現在沒台階下只好選擇消失 這樣是有比較好嗎?
magiQ _ Q wrote:不過誰會管你集團...(恕刪) 你說消費者誰管你集團策略?VAG2017銷量破千萬已是世界第一大消費者不接受VAG集團產品策略能買單成世界第一 ?不用拿VAG 只拿奧迪來看 2017年奧迪188萬輛Volvo才57萬輛 Infiniti就更不用說了 Volvo Ifiniti連奧迪零頭都沒有賣到你說的對 消費者的確管你Volvo 集團是用鐵鑄件多連桿就算用上多連桿了操控調教依然還是不行 Volvo給消費者印象只有安全 其它沒有了所以才反應在銷售上再說 話不要說太滿 樓主挺賓士挺到賓士也開始A class用扭力樑了 等於你推薦的Q30下一代也會開始用扭力樑 被中國蒐購的Volvo 成本銷量壓力下 現在XC40已經跟中國吉利汽車共底盤了CMA 為了擴大產品線用上扭力樑再次打死忠者的臉也不是不可能的
likesing wrote:品牌價值沒到1A2B的程度當然要拿點好料出來,不然怎麼在市場上競爭。 對二線高級車品牌的V及L都適用.科技含量及賽道榮耀光環的不足是品牌價值跟不上的主要原因.不過都是好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