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588 wrote:
其實後扭力樑也沒那麼...(恕刪)
pete588 wrote:
其實後扭力樑也沒那麼不濟,Peugeot 車絕大多數都是扭力樑設計,連200萬等級的RCZ也是後扭力樑設計,操控也不差。
Q2採用扭力樑設計,除了降低成本,應該也是為了增加車內空間。
個人認為扭力樑的短板應該是難以兼顧舒適性,很有名的HONDA CIVIC TYPE-R的扭力樑架構用了很久。AUDI Q2應該就是省成本的前提下,順勢選了符合底盤機械成本的取向,讓車開起來多一點樂趣吧。
水藍鏡空 wrote:
同感,其實扭力梁是有節省空間和成本的優勢。至於操控不是問題,如果底盤調校的好,是不會輸給多連桿。
有開標緻的車友比較過,用扭力梁的標緻,高速駕駛仍是比用多連桿的馬自達穩定。這就是整體底盤懸吊,防傾桿等等,包括車體剛性的實力差異。
扭力梁操控不是問題,但是舒適性,就不容易兼顧了。
bogi0809 wrote:
quattro好像也有扭力樑 TT就是~~~~~~...(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