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uangs4 wrote:
感謝你的指正, 不過:
1. 我說的是車重(=不太輕)是事實, 其中金屬複合式車架可能占了40%以上的重量, 但不等於說過RS5很笨重喔? 其實我想表達的是RS5這樣的重量很不令人意外, 但若加上四驅系統是不會有太多的勝算, 連GULIA QV都可以在賽道上釘死你不對?
2. 那你就盡情期待新RS5的表現吧? 在歡樂之餘也不請回頭看看我的第一篇PO文內容: 果然沒意外的平淡無奇....450匹是能夠跟人家玩幾年?? 大改款耶!
3. 感謝你的澄清, 否則我還以為你跟那些紙上自慰隊一樣.
4. 不瞞你說小弟從1999年接觸B5 S4開始, 到目前開過的RS車款橫跨老中青三代, 車庫裡還擺著三台Audi捨不得賣, 因此對於Audi近十年的造車工藝還不至於漠然, 只是科技這種東西很抽象, 或許它之於你來說很滿足了, 但對一位開Audi將近二十年沒換過他牌車的資深車主而言, 只是一次又一次的麻痺與失落, 從S8, SQ7, R8, 到這次的RS5....說真的, 這兩年連提起興趣走進展示間看車的動力都沒有!
5. 鋁合金我哪裡說不好? 只不過重了點不是? 如果R8的發展都像小媳婦般的東扣西減的, 那它的市場肯只會越做越小, 不信可以去打聽一下新的R8銷售如何? 況且你說了1A2B, 請別刻意忘記i8的碳纖車體喔? 至於麥拉倫算我沒提, 反正R8跟人家超跑不能比就是?
6. 抱歉我誤會你的意思, 但讓我聽起來就是如此...
Gulia QV 是一台跌破眾人眼鏡的好車
當然如果你的出發點是愛之深責之切我可以了解
只是我覺得沒到那麼糟,你說的好像Audi 都在停步怠惰一般
可能出法點不同,所以觀念有落差
我看Audi會對比的會是雙B等級的車
這三家此一時彼一時,再不同時期互有進展
不會特別覺得 R8 應該上打超跑,或是 RS4/RS5 應該要能對抗純種跑車
所以以過去到現在的表現以及進步我會覺得可圈可點
當然 RS5 只有 450P 感覺很失望,但是 F80 M3 上市時的馬力不也一樣?
跑車原廠或改裝都可以有大馬力大扭力,但是我更在意的是 balance
再說 R8 也有 R8 LMS,1250kg 後驅自然進氣高轉
雖然是台賽車,一直以來也是常勝車;A4 DTM / RS5 DTM 也是輕量化後驅賽車
主因是四驅被禁,可是他們有能力做
但是對於市售車來說,他們堅持四驅的品牌定位,這是值得肯定的
碳纖車體是很好,但是我也是覺得沒有一定必要
當然如果你是說同樣的價格人家有,Audi 卻沒有,是比較遜色
而且以 570S 來比,常上賽道的話,當然是拿 570s 上賽道
R8 比較像是一代的 NSX 定位,一台能平日開,心血來潮時也能下場跑一跑的跑車
總歸來說我覺得他們以自己的步調,不見得是一件很糟的事
而且品牌本身就是以設計和風格見長,再來才是安定又容易上手操控的四驅
要說硬底子的跑格,還是 McLaren 才是優選
瞎咪哇歌 wrote:單以R8 V10 PLUS的引擎規格來看(赫赫名機V10也), 論跑直線贏570S跟NSX應屬合理, 但我指的是它的整體性能表現沒有期待中的好, 才會陷入上不上下不下的泥淖裡!
剛剛複習了一下YouTube...(恕刪)
以R8的四驅定位來看,降低車重視幾乎是提升性能表現的唯一方式, 之前PO的Ultra light research若能全面應用在二代R8, 那我猜570S要挑戰的機率會很低, 幾乎是488/LP-610等級的競逐者, 若還能夠將2013年發表的一代R8 e-tron車體碳纖維技術用上的話, 那簡直就是完美, 只可惜Audi或許考慮整個集團車系的同質性, 讓Audi的車主無緣享受真正屬於超跑的配備, 只能一個個默默投到其他車廠的懷抱....

看看這個2013年的研發成果, 再對比當今的R8, 這就是我當時指出二代R8仍使用笨重鋁合金車體的背景與觀察!
我猜測類似R8 e-tron的碳纖車體將來一定會用, 或許用在第三代的R8身上, 但面對這麼多競逐的後起之秀, 你的決策已經明顯跟不上市場的潮流, 當然兩次R8 e-tron的研發失敗, 在電動車市場上的競逐拱手讓給BMW, 這又是另一個傷心的故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