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Audi新車終於到港,幾乎全部標配ACC了!


mibro wrote:
按照上禮拜跟自己的業務聊天內容
看起來台奧換了新總經理後應該是大改風格了
從去年下半季到現在都一直在清庫存的做法來看
很可能真的是要改成 以量小為主減輕庫存壓力
然後維持與競品雷同的配備及規格來維持售價(所以以後不會有大減價了.....也不需要東奔西跑比價的感覺....)
同時也透過拉高二手車收購價來維持奧迪的品牌價值(讓二手價不要崩盤)

對想要換車的車主是利多
但對於要入手的車主可能就吃驚...(恕刪)


這樣真的可惜了
看樣子Q7離我越來越遠了
siegemode wrote:
要再往下訂價搶自己golf的銷量? 同一間公司耶我幹嘛自己打自己? 穩穩賣golf錢還是進自己口袋。...(恕刪)

修正一下觀點,控股絕不代表是同公司喔
鴻海控股富士康,不代表鴻海等於富士康
日月光控股矽品,也不表示矽品經營決策都要日月光簽核
裕隆成立納智捷,不代表裕隆代工日產的獲利納智捷還可以分到錢
子公司獲利經董事會決議,可用股息股利方式回饋母公司
若決議不派發股息,母公司持股再高也不能手伸到庫房自己拿錢
那叫掏空,是違法的。
故golf大賣絕不等於奧迪有錢賺
福斯奧迪集團設計相似零件共用僅僅是基於降低成本的考量
同樣是手錶,有人seiko戴的開心,也有人喜歡patek phlippe
然後Nike有後背包,prada也有後背包
縱使規格相差不遠
平價車跟豪華車的差別真的不是只看配備啊

david9246157 wrote:
同樣是手錶,有人seiko...(恕刪)


是看虛榮心,我知道

siegemode wrote:
從2017/10 A3...(恕刪)


我覺得不能只看GTI/R

你是以價位差不多來比較 但預算150萬買車的人 最後未必真的花150萬

GTI/R 都是馬力比較大的車款 對這方面比較有需求的人的選擇


事實上 便宜幾十萬的r line 配備就充足了 馬力也不輸

原本預算150萬的人 看了看也許就花120萬買golf r line 省了30萬可以做別的事


當然你說audi降低訂價打自家vw 的確沒啥道理

我是站在消費者角度來看 怎樣會促使消費者傾向選擇audi , audi怎樣的策略會比較賺錢 我不太懂也不是很在意


但我覺得 搶2B客戶是個死路 改成搶lexus volvo客戶 可能比較有機會?
david9246157 wrote:
同樣是手錶,有人seiko...(恕刪)


當然不能只看配備

但audi A3和vw golf的差距不是prada和nike的差距


我就舉個例 "假設"國外同規格的包包 prada賣5500 nike賣5000

包包的皮質拉鍊五金都共用 並且prada和nike是同個集團

這種狀況才是A3和golf的關係


這種事情很主觀沒錯 但還是有程度上的差別

現在德國進口車就那幾個品牌 如果用最便宜的VW當作CP值考量的極端

什麼品牌容易讓人選擇 不考慮CP值?

最厲害的當然是porsche和MB BMW次之 最危險的是audi

因為從各種角度上看來 audi都離VW最近

Fa1con wrote:
修正一下觀點,控股...(恕刪)


在台灣營利登記是

公司名稱奧迪福斯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統一編號29060646

把這間公司當作一間經銷商/代理商,進口兩種產品來想會比較簡單
前面在說買A3不如買golf....就是鍵盤車手心態,規格表看不到的東西都不值錢就是了
底下同集團有福斯,高一級的Audi當然在用料、質感、做工要更好
更何況Audi在設計跟質感的評價一直比雙B好,結果在01上被網友比較成連vw都不如
車子真的不只看規格表,要開過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

Z夫 wrote:
前面在說買A3不如...(恕刪)
贊同,我家就是買第一代的A3seden 非常好開,外觀又好看,到現在只有保養的錢,省油,好車一部,害我一直想換車都沒有理由換車。

fairytale1208 wrote:
增加競爭力的方式不...(恕刪)


說實話就消費者的角度,加配備但不漲價跟定價拉高的差別沒那麼大
你說要標配最高級的燈組+quattro+電子懸吊
那用不到這些配備的人是不是會覺得我不要這些,降售價比較實在
而且這次就拿話題比較高的A3來說,本來動力性能跟售價就比雙b的競品要好
這次也把ACC+車道維持下放到主力的車款上,再加上五年保固
網路上喊喊口號很容易,不過就策略來看,我倒覺得Audi這波做的已經很不錯了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