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採訪】小改款Audi A4/A4 Avant及性能旗艦RS 4 Avant首度亮相,RS大軍年底前報到!

angeric.ch wrote:
我有點疑問....「(恕刪)


一般全時四驅車搞平常前四後六主要是維持後驅感,算替操車時增加駕駛樂趣的小配方。
就駕駛樂趣和極限的角度來看,從前四後六的偏後驅全時四驅,
變成前驅為基調的適時四驅,就是減分。前後輸出比例在正常情況下頂多50:50。

Audi傻不傻小弟個人是不便評論,
現在非性能車款用Ultra的確有他的道理,性能車沒用Ultra也是有他的道理。
但過往的Audi即便是一般車型的AWD,賣點之一是縱置引擎全時四驅,改成這樣特色和賣點不見了。
某方面來說就是在打自己臉。愈認同過往Audi成功的人,愈會認為現在的ultra母湯或是沒吸引力。
現在的ultra和其它德系高級車比,雖然就一般人對一般車型的使用情境來看,
使用者未必感受會遜於賓士或寶馬(說好說壞的人都有),
但這樣的4WD架構,在規格上的確是輸給了德系同業。
c系和3系以上,4 matic和x drive目前awd狀態下都可以平常前四後六。
而AUDI在4以上的車系卻開倒退車,當然非過往AUDI鐵粉樂見。

就操駕面來看,小弟認為往後燃油車的AWD系統。

像BMW x drive這種
可以RWD,但有需要時可以維持AWD。

比ultra的
平常FWD,有需要時自動4WD,
小弟不清楚開sport模式是否可以維持AWD,但就算可以,
也是從4:6降級到5:5。

哪個更有吸引力?
小弟認為x drive的出發點,明顯更有吸引力。

另外汽車業是組裝業,
最終比的是很多零件的運用、底盤部件整體下來的結果綜合而成。
講的誇張點,就是Audi把這個配置在車市發揚光大。
會有torsen才是正quattro的說法,
其實背後代表的就是這版的quattro是很多人認同的,
這也代表的是Audi過往成功的象徵。
kkmdti wrote:
一般全時四驅車搞平常(恕刪)

Ultra是根據你的駕駛行為在做判斷 基本上你會做拉轉 他就馬上接合
你可以很明顯感受到他的動態如果說要在他之上就是有選配滑差的Torsen
沒有滑差的也許就各有勝負也說不定畢竟小弟沒有體會過沒有滑差的
kkmdti wrote:
一般全時四驅車搞平常(恕刪)


Ultra 引擎啟動就是四驅,只有不需要的時候才會disengage,所以如果你全程都是偏運動式操控它就都給你四驅,是一套smart system,你看不懂我沒辦法。

But if you focus on dynamic driving behavior — so, for example, accelerating — then you have a transfer of weight from the front of the car to the rear axle, and if you have more weight of the car on the rear axle you can transfer more torque. And then it automatically switches to 40/60 or 30/70 front/rear split
小改的車頭感覺沒有b9那麼銳利,有種像a3小一號的車格,後面看就一如往常很好看,我看好幾家車評或新聞也是大量或只用後面拍的照片宣傳,是否也是嫌車頭改的有些保守呢?

總覺得少些什麼,尤其從g21問世後,本來總是認為奧迪不二之選的我,也漸漸被吸引過去。跟這樓某個網友說的感覺一樣,奧迪除了s版跟rs之外,一般版本給人的亮眼程度跟以往真的有差。

但s版跟rs又不是人人能入手的等級,或許看之後銷量台奧會在調整一下吧,另外四驅是不是正Q對我覺得真不是那麼重要,除非全車系標配q,不然一般消費者只會買到前驅,感受不到也自然覺得沒差別。
Audi現在的賣車策略很明顯不是要拼量
現在車子種類進的多、讓產品陣容多元化
這樣不是很好嗎

更別說還有RS大軍
能把RS4、RS5、RS6、RS7、RSQ8一口氣進來台灣
台奧夠殺好樣的
angeric.ch wrote:
Ultra 引擎啟動(恕刪)
 
 
兄台,剛好你樓上那位講的才是貼近事實。
而先前是在討論怎樣叫全時四驅。
Ultra事實上的設計和運作邏輯就是平常FWD,
有需要再來四輪驅動,而AUDI採torsen全時四驅的時候,
是一般狀態下就是AWD,而且是前四後六。
 
你們引的那文,當中有一個很大的IF
if you have more weight of the car on the rear axle you can transfer more torque.
And then it automatically switches to 40/60 or 30/70 front/rear split
 
其實就是在間接印證小弟講的才是對的,
請容小弟再寫一次
「只有在前軸開始失去牽引力時,後軸才會有多於前軸的動力輸出。
和可以維持平時前四後六的x drive架構就是不一樣~」
講這話的就是想要技術性騙人,而有些人被騙了還不知道
Y.Lin0939 wrote:
台奧夠殺好樣的


+1。

小弟其實本來也以為台奧不會進RS車了。
畢竟過往很多RS車賣的並不好,
肯重新引進的確是值得稱讚。

明年且看多少台灣買家買單
kkmdti wrote:
+1。小弟其實本來也(恕刪)

確實,我去年初想買Q8或SQ7都在台奧得到不知道時間的答案,只好求其次買了Q7,年底因為覺得Q7太大台在雙北市區停車諸多不便,決定加買一輛小一點的性能車,好停車偶偶可以享受一下開車樂趣,諮詢買Q7的桃園台奧有什麼RS車是我可以買的,他們就是回答可能只有RSQ3(或RS3我忘記了),其它沒有進的消息,無法接單,我因此改買Supra 3.0回來改。
現在才一年不到的時間,台奧決定進大部份的RS,確實做了不小的政策或方向改變。
mark1008 wrote:
確實,我去年初想買Q8(恕刪)

可能疫情台灣影響不大 塞車給台奧說加減賣賣吧
這次配額算是抓得蠻巧妙 有些車應該差不多要賣完了
kkmdti wrote:
Quattro Ultra在架構上就是沒辦法作到一般狀態下40/60。
因為前軸是直接連在變速箱上,所以一般情況下「前軸上的動力永遠不可能小於後軸」,
因為「前軸和變速箱間沒有中差或離合器」,只能控制往後軸的輸出要多少,
往後軸的離合器完全接合,在離合器HOLD的住的情況下最多就是前後輸出一樣,
只有在前軸失去牽引力時,後軸才會有多於前軸的動力輸出。
和可以維持平時前四後六的x drive架構就是不一樣~


一般車主應該分辨不出來 50/50 和 40/60 拉

而且市場上四驅車有偏 40/60 的車不多

kkmdti wrote:
要說一般買家開起來有沒有有感差異,小弟覺得還比較有討論空間。
Quattro Ultra架構真的就是那樣(攤手),很多車迷的眼睛是雪亮的。
這架構說是學x drive,恐怕是把x drive看低了………


就歷史上來說 Audi quattro 先,BMW xdrive 後。torsen 機械式的好就是反映直接沒有時差,在幾十年前電腦沒有現在發達下,xdrive 的多片式電子液壓系統跟機械式的高下是有的,但是隨著時代變遷,現在電子系統又小又輕,運算更快更多可以背負更複雜的偵測系統 (例如 ATTESA E-TS Pro)。 也因此多年後 Audi 在一般車輛的 ultra 捨棄了自己一路走來的 torsen and haldex 轉而運用 多片式電子液壓設計 我認為是 Audi 向 BMW 模式靠攏,因為失去了堅持和精神,雖然 ultra 沒有中差,但是沒有再進化原來的系統是事實,甚至於可以說,連有沒有中差都沒差了 [攤手]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