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驚險旅行 with 小Q4

Q4標榜著有500km以上的續航力, 第一趟旅程跑一趟嘉義梅山+台中來回約400km. 途中行經一號國道走走停停約塞了一小時, 之後有走平面道路, 電耗達到7.8km/度, 所以回來還有150km以上的續航力. 所以很是滿意
所以近期又排一趟日月潭2天1夜小旅行 (單趟200km-230km). 還跟女王誇下海口說中途不需要充電即可回到家. 誰知這趟旅程選擇國3, 一路通暢無阻, 整路100/110定速自駕, 然後越開心越驚, 果然到達目的只剩下33%電力約150km續航力, 這肯定回不了家的! 當下跟女王認錯, 需要緊急找充電樁了, 網路搜尋一下整個日月潭只有2支CCS2, 分別坐落在向山遊客中心及伊達邵遊客中心, 所以立馬奔向較近的向山, 到達之後一看沒人使用立馬停好車刷QRcode然後揷槍準備就緒......咦怎麼不給充呢? 再仔細看一下螢幕, 原來故障待修中啊, 昏倒!!! 於是立馬奔向對岸的伊達邵, 還好皇天不負苦心人, 這支就可以正常充電啦, 但是呢它一度電要12元+50元停車費, 實在不便宜但也無可奈何了!!
為了可以回家就充吧, 等充到快60%的電力時, 女王說飯店有提供AC慢充預約服務, 而且有提供J1772 type 1 轉CCS2 AC的轉接頭 (押金3000元, 這真的是做服務的啦), 二話不說就拔槍快跑前進飯店.........於是就順利地停到尊榮感十足的充電車位然後就給他慢慢地充到100趴啦 (免費的就是讚)!
於是剩下的行程就可以高枕無憂的慢慢逛了..........
隔天回程決定走不一樣的路, 由省道開往水里.....這時才驚覺到原來日月潭是有一點海拔的, 去程可能是因為電車的關係所以沒感覺在爬坡,但電耗只有5km/度左右. 回程你就會有明顯的下坡感, 常要踩煞車減速. 重點來了, 下坡的電耗竟然可以來到20km/度左右, 電量不減反增一些些........真是會讓人開心錶啊!!!
經過這次的經驗小弟有幾點可以分享給大家:
1. 順暢的高速公路要注意電耗與剩下的電量/續航力;
2. 爬山亦同;
3. 住宿的飯店盡量找有提供充電服務的, 目前還是以Type 1 - J1772為主, 可以考慮隨車備著轉接頭;
如此將可大大的減少旅程焦慮


驚險旅行 with 小Q4
2025-03-08 21:42 發佈
原廠規定不能用轉接頭喔,建議不要使用!
Jason Chen1234

昨天特地問一下業務, 他說可以耶但是要買有認證的產品即可,我還傳產品品牌型號給他看, 他說J牌是有認證過的可以買, 但不便宜就是了, 給各位車主參考囉[100分]

2025-03-10 20:31
hiroshi9

如果有業務保證最好了[讚],有問題業務都可以解決。但我的業務交車就跟我說不行,所以我還是乖乖的去快充或是找type2充電避免麻煩。

2025-03-11 8:21
電車的可行駛里程僅供參考,差異比油車還要大很多。
建議離開主要道路前最好還是適當補足電量比較安心。
還是要善用回收強度來增加回收的力道;之前從杉林溪下到平地也僅增加 5% 的電力。

我是習慣以可行駛里程的八折當做實際里程計算的參考。

Jason Chen1234 wrote:
Q4標榜著有500km...(恕刪)
Jason Chen1234

好的, 了解! 繼續來摸索回收強度的功能, [謝謝]

2025-03-09 9:33
Jason Chen1234 wrote:
這趟旅程選擇國3, 一路通暢無阻, 整路100/110定速自駕, 然後越開心越驚, 果然到達目的只剩下33%電力約150km續航力...(恕刪)
記得之前我開太太的特斯拉M3從台北去南崁買麵包⋯去時就耗掉20%!回程又耗掉20%!這就是我自己不會想要電車的原因~高速公路的耗電量實在是⋯
尤其是路況好時看到前方無車卻為了耗電量無法一腳踹下去加速!那種折磨感讓人揪心啊!
Jimcoco

比起前幾年,目前國道的休息站都有快充站了,可以好好利用。該踩當踩,怕什麼呢?

2025-03-09 16:33
inconceivability

為什麼要揪心呢?你是怕花時間充還是怕沒充電樁充?

2025-03-10 9:14
Jason Chen1234 wrote:
Q4標榜著有...(恕刪)


J大

日月潭埔里週邊一堆快充站可以快速補能

其中還有補電超快的U power

焦慮應該可以減低蠻多的

建議可以下載Plug and Share這個App

可以掌握週邊所有的快慢充電站



電動車高速耗能是天缺

EtronGT和Taycan的兩速變速箱這時就發揮了效用

低速雖然能耗差Q4 蠻多的

但高速的差距就拉平了

我GT充90%從台北清晨5點少車時出發

沿途都是110-120定速 超車時有時到130-140 沿路順暢

行車模式北部開eco 南部天氣太熱改回舒適

中間休息兩次到高雄左營奧迪補電還剩8%

能耗平均還有5.5km 還不差
Aluminum

其實我在油車時代 非直營的中油加油站我都不加 有時也會繞路去找直營點 進入電車時代後 加上現在快充站滿佈 兩者感覺差異不大

2025-03-09 21:00
Aluminum

我最常充電都是在奧迪展示中心 就進去點杯免費飲料點心休息一下 蠻舒服的 若其他快充站 就是附近的便利商店買點東西坐在店裡吹吹冷氣吃喝點飲料囉 充電就當休息囉

2025-03-09 21:03
要有行程規劃 還有備案方案
過年我也被搞到 有家人開Y 所以服務區要待久一點 還好的是 民宿有免費充電樁。
前陣子也是去日月潭+清境3天2夜
我是直接殺上清境去用星舟快充
下山往日月潭,印證了上的去就下得來的耗能(但上山就很恐怖了km/Kwh不到2)


回程去台中逢甲商圈用餐充電,整個旅程無痛充電
inconceivability wrote:
前陣子也是去...(恕刪)


i大 清境農場大約2000公尺

上山2-3應該還蠻正常的

我用GT跑過太平山和翠峰湖 上山大約也是3.1左右

但是不要被爬山的電耗嚇到了

因為下山就很爽了 用滑行下山 很少補電門

減速都是用方向盤撥片來做煞車並回收動能 力道不足的地方再腳踩煞車

德系的煞車和回收都是做在一起的CRBS系統

能量回收,再生制动与 CRBS

就算腳踩煞車 只要在前1/3深度 只會啟動回收 不會啟動機械煞車

能量也不會被機械煞車損耗掉 而實現最大效益的回收

可以兼顧行車的舒適和回收效益

只要跟車跟的不要太近 不猛煞

基本上下山的動能幾乎都可以完全被撥檔片和煞車給回收

所以當時下山的路途中

留下了一張平均能耗是0.0kWh/100km的照片紀念

到了平地行駛了一段到宜蘭家裡

最後留下了33.3km的紀錄







建議跑山的里程電耗看上下平均就好

我的整趟翠峰湖旅程總共157公里

平均電耗大約5.1左右

真的老話一句 只要上得去 就下得來
Jason Chen1234

嗯嗯, 沒事就找時間來試試爬山的電耗!保險起見上山前先給他充飽飽![謝謝指教][謝謝指教]

2025-03-10 20:24
Aluminum wrote:
i大 清境農場大約2000...(恕刪)

嗯嗯
電車儀錶應該都有使用POWER跟動能回收的顯示
除了放開電門就即時動能回收,踩剎車時可看到動能回收又進一步放大
A大的車有2檔...對高速耗能有所幫助
inconceivability wrote:
電車儀錶應該都有使用POWER跟動能回收的顯示
除了放開電門就即時動能回收,踩剎車時可看到動能回收又進一步放大
...(恕刪)


我覺得這就是電車比油車好玩的地方

油車減速就必須靠來令碟盤摩擦

油門一旦踩下 無法回收能量(汽油)了

踩多了要減速 也只能浪費油變成熱能消散

上山雖然可以轉換成位能 但下山時位能只有部份能轉換成動能 大部分都因為煞車磨耗變成熱能損失

都是屬於不可逆的過程

但電車不同 可以隨時監看控制回收的能量

就算速度過快要減速 還是可以把多餘的速度換成電能儲存

上山多耗的電能變成位能 下山再從位能變動能和電能還給你

若不計轉換效率 能量都可回收 屬於可逆的過程

開電車就會比較注意電量能耗的問題

甚至因為電車因為機械結構簡單 內部牽引摩擦力比油車少

不開回收的電車放電門後的滑行距離明顯比油車長很多

有時看起來很平的一段路 事實上它有微微的上坡或下坡

你開油車或是B mode電車是感受不出來這樣的差異

但開電車你從踩電門的深淺或是電耗來看感受會非常明顯



Aluminum

目前家裡就兩台電車一台油車 我開應該不算少耶 Q4 交車四個月已經快破萬了

2025-03-13 5:12
Jason Chen1234

嚇死人, 我才快破2千耶, 充電金剩下一堆, 都不能折現[熱血]

2025-03-15 15:46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