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來一張新車沙龍照
小弟的前一台車是奧迪A4,從購買到更換的17年間,除了發生了1次死亡閃光燈及車頂篷脫落事件外,倒也沒碰到其他故障,不過從第15年開始,車子就開始陸陸續續發生水箱水洩漏、吃機油、窗戶無法升降等問題,當然返修後可以暫時解決,但不久又產生其他問題; 當然每次修完又變得非常好開,只是長久下來的維修費,不如直接添購新車,所以在拉扯2年後就誕生了這篇文章了XD
一開始小弟想換不同品牌的車,因有新家庭成員加入,故直接鎖定休旅及旅行車款,諸如BMW、Lexus、Skoda、Telsa、Hyundai、Kia等都嘗試了一遍,但最後還是選擇了Audi.....,試開各式車種後,小弟只能說沒有完美的車,因為每家車廠都有自己獨特的調性,端看自己注重的是什麼? 如性能、 舒適、安全、 保養費用、 妥善率等。

側面再來一張,Q5 SB真的是非常漂亮的一台車
不免俗來分享一下試駕心得:
1. 電動車(Kia EV6):EV6開起來調性挺歐系,隔音做的不錯,但濾震反應比較鈍,加速沒像model3那樣強,實際開起來比較貼切一般使用情況,不過小弟針對在台灣維修這一塊比較有疑慮,還有居住地方充電樁安裝也沒想像中的方便,所以後來也沒考慮買電動車。
2. 電動車(Tesla Model 3) : 網上很多人分享心得,故優點不多說,主要缺點是濾震效果很差,後座很顛,高速隔音很差,後座體驗不舒適只能直接放棄。
3.BMW(X3 20i): 可能油門及煞車設定偏運動化需比較細膩的踩踏,小弟開起來煞車頻點頭、加油會暴衝....重點是轉彎後座很晃,原本第一首選立刻被打槍,太座連30i都不願意再試。
4.Lexus(RX300):只有2個感覺,1個是加速沒力,另1個是車身挺晃的,可能日系車就是這樣的設定,以舒適為主,但小弟不大喜愛。
5.Skoda(SUPERB 4X4):這台是旅行車,後車廂空間超大!隔音工程非常棒,行駛之間幾乎聽不到外界聲音,造成明明加速及車速很快,但完全沒有感覺,一整個就是非常詭異,所以放棄。
6. Hyundai(TucsonL):不得不提這大概是小弟試過最令人映像深刻的一台車,以前對韓國車總覺得不佳,但試開下來非常驚艷,不論是外型、空間、內裝、動力等都非常優秀,尤其是行李箱容量及後座空間根本屌打其他品牌,不過小弟針對在台灣維修這一塊比較有疑慮....最後也是忍痛放棄。
7. Audi Q5 SB: 開起來很像房車,沒有因為SUV體積較大而造成壓力,跟BMW跟Benz相比調性剛好介在中間,每項都很均衡,但也都不特別突出; 45跟40都有試過,45動力比較飽滿,最後選45的原因是發現過灣比較不會晃,選SB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外觀比較帥!但就是後面空間因為線條下墜,所以最上面的空間少一塊,如果高一點的物品就無法垂直放進去,變成要橫放佔空間,另外車頂箱因為沒有軌道,要另找套件安裝,花費會比較高,這點有大量物品放置需求的朋友要考量一下。

交車的時候運氣不錯,剛好旁邊就放了另一台黑色Q5SB,有S-line套件加持後運動感加強很多,不過重點還是那個21吋的鋁圈,看起來真是香
最後是剛滿1千公里的心得:
1. 隔音不錯,車速到130km/hrs以上才開始會有比較大的聲音。
2. 穩定性不錯,80km/hrs過灣也不會有很大的側傾,過程中車身也很穩定,開山路太座很滿意。
3. 動力的部分,起步就算用了S檔,也不會有貼背感,但加速過程中可以感覺到很穩定的推力,就算是120km/hrs以上再加速也是非常輕鬆就可以達成。
4. 油耗部分,行駛市區內約為7~9km/L,但高速很省油大約是12~14km/L。
其他的部分就待後繼累積里程後,再更新了。
5.推薦一下Audi桃園業務,人很細心講解也很清楚,如果有購車需求可以找他聊聊。

後車燈可以考慮加選一下OLED燈,比較漂亮一點。而S-line上半截黑化後所有的銀飾條就會不見,好不好看就是個人美感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