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一般上班的使用情境,我的 IO 是這樣接的
左邊接 TypeC 的小 Hub,電源線接在上面
右邊接 TypeC 轉兩個 DP 螢幕的 Hub,輸出雙螢幕
這樣加上原本的螢幕就是三個螢幕了
照片的部分我加入了高斯模糊,所以字會看不清楚是正常的
上方的橫螢幕主要用來 Coding
左方的豎螢幕主要用來輔助用,會有各種視窗
下方的螢幕是用來開網頁查資料(偶爾偷閒)用
左邊螢幕中間那個 illustrator 是遠端到隔壁的 HP 電腦操作的
只細看左邊螢幕的左方,有個豎起來放的 HP Probook 430G5
那台其實才是公司配給的電腦
這兩台電腦之間的檔案交流主要是透過 SMB
如果離開公司,那就是透過 OneDrive 或是 Gdrive 做交流
凡是所有在 PixelBook 尚無法操作一定要 Windows 的事情
都是這樣子遠端操作的
另外還有一個使用情,因為工作上有研發的需求
免不了有一堆 Paper 要閱讀
這個時候就會把 PixelBook 翻過來拿出筆來閱讀
然後把雙 DB 的 TypeC 線接上左邊的 ProBook
上面兩個橫豎螢幕馬上切換成 Windows 的延伸畫面
我的滑鼠跟鍵盤都是用羅技的可多裝置配對的滑鼠
只要 1/2 切換,馬上就可以在 Windows 底下繼續開工
同時又有一個平板跟筆可以閱讀
以上是我用 PixelBook 當作日常主力工作機的心得
至於如何克服 PixelBook 在工作上使用不順暢的心得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過慢慢習慣,或者尋找解法,也解掉一大半了
雖說有些解法解得不好,不過看 ChromeOS 迭代速度這麼快
就只能祈禱哪天會釋出新功能或是加以修正了
補充幾個周邊推薦:
左邊 HP 電腦是用 Ikea 的 GREJA 餐巾紙架豎起來的,一個 NT89
餐巾紙架的夾力是靠上面放的東西本身的重量去夾的
所以放的腦,可以穩穩的立在那邊,完全可以放心
還有一個是筆架,沒有入鏡
我是用宜得利的牙刷架,一個小小圓圓的陶瓷物品,中間有個洞的那個
一個 NT39,也是很便宜 X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