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紐時:台灣電子業不再領先

http://tw.news.yahoo.com/%E7%B4%90%E7%B4%84%E6%99%82%E5%A0%B1-%E5%8F%B0%E7%81%A3%E9%9B%BB%E5%AD%90%E6%A5%AD%E5%89%B5%E6%96%B0%E4%B8%8D%E8%B6%B3-213040045.html

看了之後 感嘆很深
曾幾何時 HTC 手機 和華碩 變形平板
創新領先 引領潮流
ACER 則是死守NB 個人PC 不知變通...
現在台灣3C 產業 感覺變的很被動
...給韓國人壓的死死的...
都是看了對手 出了新產品 才開始研發跟進 .....
只心甘情願再美國底下乖乖組裝代工..
反觀3星的 電視 手機 ...代工一段時間 覺醒了
不管是 相機 NB 電視 手機平板 樣樣自創品牌
獲得一定支持度....
台灣!! 爭氣一點...
2013-05-14 20:4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電子業
先叫那些老闆在研發的投資爭氣一點再說
是員工能力有問題還是老闆不肯投入資金
不要老是在意這種只能看爽的名次。第一又怎樣?倒數第一又怎樣?

國民平均年所得如果可以變成世界第一那才是值得高興的事。

裡子比面子重要多了。
不意外

貴的主流機型,是貴到買不起

而便宜的機型,盡出一些 1024x600、1024x768 的,還有 TN 面板的哩,出來坑人。

處理器也是都那樣子,最好也就雙核,還有單核+512MB 的...

然後給個插卡、給個 HDMI、手機給個可以換電池,好像天大恩惠似的。殊不知大陸平板和南韓手機,那根本只是標準配備。

就算有心支持國內產業,但還真是買不下手。

在台灣還可以請一堆工讀生去論壇狂消毒,在外國的話,外國人大概不吃那一套。

台灣的樟腦跟茶葉曾是出口第一 靠天然資源出口被取代

更何況是靠只會代工的台灣電子業

等著看吧 淘汰時間速度會是過去產業的N倍
我討厭 N7不能差 TF 卡這部是擺明 是爛貨嗎????????
看看三星 平板=打電話=GPS
不過三星有一台相機就是不給打電話可以3G上網 要打電話要破解

現在智慧手機 跑LINUX SYSTEM RAM 沒2G 還是不要買 因為會很DEALY

cm4430 wrote:
不要老是在意這種只能...(恕刪)


倒數第一的話, 你的國民所得也不可能會高到哪去的.

回應樓主的問題, 電子業不再領先, 不是員工能力出現問題 (至少 10 年內不是),
也不是資方不願出資研發, 而是, 中華民國的政策出問題, 導致結構性的競爭力大幅衰退.
對電子業前 20 年的光景來說, 這個錯誤的政策叫 "員工分紅費用化";
它的問題在於, 沒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前, 法規規定每年公司只能提撥盈餘的某個百分比來分紅給員工,
而這個分紅如果是以股票型式來發, 可以以面額 10 元來發放; 因此, 若某公司在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前,
發了 1000 萬股票分紅, 則一共可發出 1000 張;
但因為若這家公司很爭氣, 股價有 300 元, 則實際上分給員工的紅利, 換算成現實股價是 1000x30 萬.

看到了嗎, 差 30 倍.

就是這 30 倍, 讓資方可以輕鬆地讓員工以 30 倍的努力來工作, 所以員工才會瘋狂超時工作,
然後這公司又因此獲利大增, 讓每年可分紅的股票張數增加, 另外此公司的股價也因此會再漲,
因而形成正循環.

實施員工分紅費用化後, 30 倍還原成 1, 在這個情況下, 員工也就不需要拼命工作了;
資方要補足這 30 倍的能力差, 就得提高研發資金, 但因為無法一次把研發資金提高 30 倍,
而只能補個 e.g 10 倍, 那麼結果就是, 還是比以前差至少 3 倍的能力, 但每年公司的費用卻增加
10 倍. 這結果就是, 這公司的研發能力相較於過去, 差了 3 倍, 但這公司的花費卻是過去的 10 倍,
然後, 投資人就不太想買這種股票, 然後股價開始跌, 形成能力往退步方向的循環.

阿門.

herbu wrote:
倒數第一的話, 你的...(恕刪)

這個觀點我不是很認同
歸根究柢 還是企業環境的問題
企業主不肯投入成本 心態不夠創新
推出的產品偏離市場的需求 當然賣不出去

股票分紅這種制度 也只有台灣這樣搞
一天就只有24小時 可以上班的時間也只有8~10小時
如果以樓上網友的說法 透過股票分紅要員工發揮30倍的工作 是要員工做到死嗎

股票股票...台灣人真的非常愛講股票這檔事
如果你公司的產品有競爭力 可以和國際大廠競爭 消費者願意買單
公司獲利增加 自然會有投資人青睞 自然股票價值會上漲
股價跟甚麼員工分紅費用化 沒甚麼絕對的關聯性
是有影響 但是不能把企業主的不作為 用一句股票分紅費用化掩蓋過去

股票分紅不是萬能 韓國沒分紅這制度 不也一樣 業績嚇嚇叫

jailerer wrote:
反觀3星的 電視 手機 ...代工一段時間 覺醒了
不管是 相機 NB 電視 手機平板 樣樣自創品牌 ...(恕刪)


沒那麼簡單的,
台灣想要自創品牌,不是一天二天的事了,
很早之前就這樣子幹了,
只是,你知道的,
當年喊最大聲的就是「BenQ」,

BenQ有沒有出相機?有,只是....
BenQ有沒有出NB?有,只是....
BenQ有沒有出電視?有,高CP值,但....
BenQ有沒有出手機平板?有,只是....

研發一項產品,
可是要花大錢的,
而且可能搞不出什麼東西出來。

這種結果並不意外
甚至早十年前就可以預見這種局面
十年前、早就有新聞媒體報導「韓國能、台灣為什麼不能」
姑且不論當初這類的報導是否有切合所有的情形
至少有一點就點得很貼切
那就是「台灣資本家不願意投入資本進行開發與設計」
甚至記得當初還有報導某台灣知名企業主的論點、那就是「不鼓勵員工創新」
還有許多企業主提出「投資報酬率」論點、來抨擊當初鼓勵投資創意設計的論調
後來發現人家的投資開發漸漸開始有了成效
台灣的企業主與資本家卻在同時選擇西進、到對岸投資、追求低成本的代工
等到發現自己代工的毛利越來越低、想選擇開發卻早就晚人家十年、甚至二十年
資本較為雄厚的公司、卻因為沒有長期培養開發人才、缺乏開發整合的管理階層
導致基層可能有許多有才能的人、上頭的人卻是代工時代的老頑固
無法順利整合、最後就是開發成果有限....
如今景氣不好、想要追上別人、又得花費更多的開發成本、資本家們又心痛荷包而花不下去
就這樣、一步步不斷地被拉開距離、就算想全力追趕、只怕已經不是一年兩年就可以追得上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能期待各產業能趕快讓中生代、甚至年輕的世代、跟得上時代的人掌握權力與資本
台灣才有機會追上他國
想期待現在這批老頑固
那簡直天方夜譚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